APP下载

高铁首席“研磨师”
——访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宁允展

2016-06-13刘晓林玉茗

现代企业文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南车构架转向架

文/特约记者 刘晓林 本刊记者 玉茗



高铁首席“研磨师”
——访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宁允展

文/特约记者刘晓林本刊记者玉茗

齐鲁最美职工宁允展。

宁允展被人誉为高铁首席“研磨师”,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他和他的团队手中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73列高速动车组,奔驰9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多圈。他执着于创新研究,主持的多项课题和发明的多种工装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创效近300万元。

自1991年进入公司后,宁允展一直扎根生产一线,目前主要从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研磨、装配工作。从业24年来,他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从他手中出去的产品创造了10年无次品的纪录,为高铁列车的高质量生产作出了突出贡献。分别获得2006年、2011年公司生产质量标兵。

钻研,打破瓶颈难题

2004年,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由国外引进高速动车组技术。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而转向架构架上的“定位臂”则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位。正是这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的“定位臂”,一度成为高速动车组试制初期困扰转向架制造的巨大难题。高速动车组在运行时速达200多公里的情况下,定位臂的接触面要承受相当于二三十吨的冲击力,定位臂和轮对节点必须有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05毫米,否则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唯一可行的操作方法就是手工研磨。然而经过机器粗加工后的定位臂,留给人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一根发丝的直径。在当时,国内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操作技术经验,宁允展主动请缨,向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发起挑战。打磨机以300多转每秒的转速高速旋转,一旦磨小了,精度达不到要求,不慎磨大了,动辄十几万的构架就会报废。经过无数次反复研究试验,宁允展仅用一周的时间便掌握了外方熟练工人需花费数月才能掌握的技术,打破了这一瓶颈难题,他研磨出的定位臂受到外方专家的高度肯定。

在高速动车组进入大批量制造阶段后,“外方”的研磨方法已经不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宁允展将目光瞄向研磨工艺。他反复摸索,试验了近半年时间,发明了“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采用分层、交错、叠加式研磨,将定位臂接触面织成了一张纹路细密、摩擦力超强的“网”。这一研磨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这项绝技被纳入工艺文件,应用到现场生产,使长期制约转向架批量制造的瓶颈难题得到破解,为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高质量、高产量的交出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目前,就定位臂研磨而言,在国内能够在0.05毫米的研磨空间里进行打磨作业的只有宁允展一人。

创新,做“万众创新”代言人

宁允展出身钳工,但他自学了焊工、电工,是高速列车转向架生产的“多面手”。突破常规、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这成为他工作中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转向架检修加工部位容易损伤,由于精度要求高,修复起来非常困难。而一个加工件动辄上万元。针对这一突出难题,在行业内没有先例可以参照的情况下,宁允展将自己的研磨技术和焊接手法巧妙结合,独立发明了一套“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5,能够有效还原加工部位,这一操作法被中国南车认定为集团级别的“绝招绝技”。 而他利用空闲时间研究出的“折断丝攻、螺栓的堆焊取出”操作法,适用于所有螺纹孔的检修或者新造过程,适用于全部具有螺纹孔的产品,具有非常广泛的推广价值,这项在行业内被广泛认可的“绝招绝技”,成为解决相关难题的必备“武器”。

平凡中铸就伟大。宁允展善钻研、爱钻研的性格让他不断承接公司大量颇具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生产制造攻关课题项目。在构架加工初期,如何保证加工铁屑杂质排出、如何确保构架空气室内无铁屑等杂物?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构架生产的难题。作为公司提高产品质量的大师级人物,宁允展认真研究分析了各车型构架内腔结构,决定通过技术革新从根源上避免铁屑等杂物进入空气室内。他结合各车型构架特点,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经过上百次的试验和改进巧妙地制作出了多套防护空气室工装,有效地避免了构架加工空簧孔时铁屑进入空气室内。空簧孔防护工装在各车型构架生产中得到应用及推广,并在高速动车组和出口产品上广泛应用,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多次表彰。

能够立足岗位主动工作,解决多部门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是宁允展的工作理念。当广州地铁6号线构架上二系空簧安装座1/4′BSPP管座螺纹损伤,无人员能修复构架即将面临报废时,宁允展自告奋勇,结合构架结构特点和螺纹孔缺陷类型,利用精湛的操作技能研究出了一套独特修复方案,该方法纳入公司级“解决技术难题库”。其中,“一种轨道车辆构架空簧孔防护装置”“350公里速度等级克诺尔夹钳开口销开劈工具”等2项发明通过专利审查,获得了国家专利。一种转向架衬套退卸力判定装置专利初审已通过,这些发明每年能为公司节约创效近300万元,为企业精益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宁允展的理念是“工匠就是凭手艺吃饭”。2012年,他在家自费购买了车床、打磨机和电焊机,将家里三十多平米的小院,改造成了一个小“工厂”,成为他业余时间钻研新工装、发明新方法的第二厂房。凭借这种创新创造、探索不止的劲头,宁允展成为企业“万众创新”当之无愧的先锋代言人。

奉献,授业解惑育人才

作为高铁研磨的第一把手,宁允展当上了研磨班的班长。可没过几年,他主动辞去了班长职务。他认为一心扑在一线更加适合自己。之后,宁允展潜心研究工艺改进和工装发明,将多数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怎样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上,做起了生产线上的“疑难杂症”处理专家。

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如何将自己的所学所获最大化地奉献给企业,宁允展一直在思考——将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年轻的同事是他作出的选择。多年来,宁允展一方面不断为自己充电,一方面将自己的经验无私传授给身边的同事。在他传帮带的徒弟中,1人成为高级技师,2人成为技师,5人成为高级工,2人成为中级工,这些人均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通过这种无私传授,宁允展为企业发展培养输送了多名优质的制造技术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来自基层的一股动力,他所带领的团队也由此成为基层互帮互助、凝心聚力的典范。

一心一意做手艺,不当班长不当官,扎根一线24年,宁允展与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这是宁允展的信条。

如今,国内铁道线上飞奔的高速列车,近一半来自宁允展所在的南车四方股份。宁允展说,身为第一代“高铁工匠”,他的梦想就是自己研磨的高速列车走出国门,驰骋世界。

猜你喜欢

南车构架转向架
建筑安装造价控制核心要点构架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20t轴重米轨转向架装用摇枕的研制
基于SPS模式的转向架轴箱装配线仿真研究
基于结构应力的转向架构架焊缝疲劳强度研究
高可靠全平台ICT超融合云构架的设计与实现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209 P型转向架轴箱弹簧断裂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