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生活鞭策企业创新

2016-06-13周晟

现代企业文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能效能源经济

文/周晟



低碳生活鞭策企业创新

文/周晟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及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挑战与机遇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气候变化问题如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迅速兴起、人口老龄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一样,有可能成为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并且会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变暖本身将会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全球温度的升高、降水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高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水资源、农业、自然生态、基础设施以及企业人力资本等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极端性的气候事件所带来的冲击性和持续性的破坏,都将会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并且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影响到企业的资产价格以及信贷和保险等金融运作,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逐渐承担控排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企业面临的约束性条件,而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高的企业和行业将会面临显著的合规风险。

中国将会在市场、技术、标准、投融资方面不断推出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会通过行政、法律、经济和社会等手段实现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中国最终将会建立起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建立起能够真实反映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稀缺性的价格体系,建立起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与税收体系,建立起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社会经济生产与消费体系,这都会对中国企业的营商环境带来巨大变革。

气候变化问题还将使得企业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投入、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的价格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竞争力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的转变以及消费者逐渐提高对于气候友好型产品和服务的支付意愿,都将会通过消费者选择的变化而体现出来。而消费者对于企业声誉的关注,特别是关注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否发挥领导力量,也迫切要求企业采取切实措施承担社会责任。

启动“低碳”战略

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金融危机的挑战,“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其实很多企业已经在身体力行中被实践和发扬,员工中午休息时随手关闭了电脑;将办公室的打印纸正反面充分利用;冬、夏季办公室空调适度调节;坚持少开车多乘坐公交地铁……

尽管如此,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一些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还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特征,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消耗,碳排放居高不下。

所以,低碳经济肯定成为中国企业历史大潮发展的必然。低碳经济的理念从经济形态的高度为节能减排的推行提供了新的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等,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任务,其中更是现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最可行,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幸运地是,中国的各行各业正在积极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加入到“节能减排”的行列中来,比如有的企业通过降低能耗实现低碳目标;有的通过无线解决方案促进城市更有效地管理;有的则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促进其它行业部门实施减排项目……某种角度而言,它们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果或许会带给成为后来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示范效应。

毋庸讳言,低碳经济的来临不仅仅为中国的企业带来了重大风险和挑战,同时也是企业认清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产品服务市场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并且也是企业顺应未来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获取巨大商业利润的重大机遇。

通过战略性地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企业运营管理的决策之中,企业能够减少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影响,降低由此带来的相关的气候风险、法规风险和市场风险,并且在降低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的同时,提高企业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并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能效能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上海:稳中有进 能效趋优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浅谈实现高能效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欧盟:LED照明能效标准将实施
家电行业新能效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