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运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2016-06-13邱建祥�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幅图蜡像林则徐

邱建祥�オ�

[摘要]在中学历史课堂开展史料教学已成为常态。中学历史教师在史料教学中切不可贪多求全、断章取义、主观臆断,否则就会走向误区,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历史史料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01

翻开现在的高考试卷,单纯考查知识点识记的题型已日渐减少,甚至消失。以江苏省为例,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选择题被材料型选择题一统了江山,非选择题也连续几年出现了根据材料写小论文的题型。这种题型的变化与考查,使得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史料教学实际中,中学历史教师容易出现几个常见的误区。本文试着对此作探讨。

误区一:贪多求全,以论代史,影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预设的观点,往往采取多个材料说明同一个问题,甚至直接给学生论点,让史料解析变成了论点概括。

马克垚在《星际信使》一书中描绘的月亮形象

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讲述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在屏幕上呈现右图和下面这段文字:

1609年,伽利略亲自制作了一台能把远处物体放大近千倍,把距离缩短到三十分之一的天文望远镜,由此发现了大量以往不为人知的太空奥秘。他……发现月球的表面像地球表面一样坑坑洼洼,远不像以往哲学家所断定的那样平滑无痕……他还发现太阳上有黑子。

投影之后,教师借助图片和文字提问学生伽利略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什么,由此总结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的重要意义。其实在这里只要呈现图就够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自己得出月球表面并不是平滑无痕的事实,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误区二:断章取义,形式单一,丧失史料教学的基本功能。

史料呈现方式单一,解析史料不遵循史料的本来意思,而是为了让观点符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断章取义。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述《鸦片战争》这一课时,为突出林则徐因历史功绩而受人尊敬这一史实,有位教师引用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林则徐蜡像,并解说成不仅中国人而且英国人也非常尊敬林则徐,以致英国人帮助其树立蜡像。但这个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据王韬《漫游随录》记载,林则徐蜡像没有与那些君主、太子、公主放在一起,也不在“良臣名宦”之列,而是“侍立门侧,若司阍然”。试问一下,把林则徐的蜡像放在门口,类似于今天的保安,是对林则徐的尊敬吗?在英国何伯英编著、张关林翻译的《旧日影像:西方早期摄影与明信片上的中国》这本资料的记载中,英国关于林则徐的明信片上赫然写着“他和他的小脚老婆”等极尽嘲笑的字眼,你能说这是对林则徐的尊敬吗?

显然,教师在解析这样的史料时有断章取义之嫌。其实可以用这些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东西方对林则徐评价差异及其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到不同的阶级立场、时空环境,对同一历史事件、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

误区三:主观臆断,指向不明,打击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

在课堂上,教师还经常呈现一些史料,然后给出现有的结论。但其实单从史料上看未必甚至根本得不出这样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解放战争》这一课时,为了突出广大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说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战争的不得人心,某教师运用了右边这幅图作史料。通过这幅图教师向学生说明,抗战胜利后各地群众忙着拆毁碉堡,以期和平。但其实这则史料的选择具有很强的主观臆断性。第一,从图上我们根本无法看出是发生在抗战胜利后的事情。第二,即便是抗战胜利后的雕堡拆除,也难以通过这幅图看出老百姓力图民主与和平。也有一种可能是,日伪统治时期该碉堡曾经严重威胁过当地的人民群众,因此人民自发将之拆除。第三,有没有一种可能,群众是被组织去拆除的?第四,如果说这幅图是抗战期间敌后战场的破袭战的图片,可不可以?对这样一幅图片的解释可以有很多种,而教师在上课时选择其中一种可能作为引导,无疑走进了主观臆断的误区之中。如果学生经常从史料中得不到合理的推断,长此以往,学生还有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吗?

史料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头戏,但是史料的选择、解析都彰显教师的史学功底、教学态度。史料运用得好事半功倍,运用不好则会适得其反。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在日常的史料教学中要精益求精,反复推敲,避免走进教学误区,误人子弟。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幅图蜡像林则徐
林则徐奖“错”
人体可笑堂
思维训练营
找不同
奇怪的影子
蜡 像
蜡像
谁大谁小等
家乡的世界伟人
留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