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2016-06-12白娜

中国市场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旅游业发展趋势

白娜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对旅游品质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推动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但也遭遇了更多的市场竞争,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文章试图去阐述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征、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提高旅游业发展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业;创造性思维;发展趋势

1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征

1.1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在人类认识史上首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高级思维活动。无疑,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只能为少数人所具有。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则是对某一具体的思维主体而言,凡具有新颖独到的思维见解都可视之为创造性思维。它既可表现在科学史的重大发现之中,也可存在于处理日常具体问题之中。在这种说法下,可以认为每一位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1.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思维种类之一,是一种人类较高级的思维方式。它本身具有很多鲜明的特征。

第一,独创性。创造性思维顾名思义,它的特点就是独创性,这是它的本质特征。创造性思维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的思维,而不是盲目的毫无根据的去进行思考。创造性思维是突破原来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去看待问题或者解决问题。

第二,混合性。任何一种思维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和其他的思维方式混合在一起的,创造性思维亦是如此。最常见的方式有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混合。当然,也有其他的很多组合。

第三,价值性。除了新颖独特,创造性思维还必须对社会或个人有一定的用途,有一定的作用。创造性思维的价值性就在于其创造出来的新成果有科学

价值或社会价值。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那样,精神病患者的语言同正常人相比,包含了更多新奇独特的词语,但没有人会把这些絮语叫作创造性,因为它体现不出其价值性。

2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百姓从仅仅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到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高要求,旅游就成为了人们一个重要的消遣娱乐的方式。但由于我国的人均消费能力有限,旅游业中仍然存在低消费旅游团队、旅游项目单一等弊端。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更高要求服务的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把这些具体的状况总结如下: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5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其中,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0%和16.7%。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到了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我国的旅游业。虽然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国土面积大,但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较欧美国家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人均旅游投入占GDP比重还不够高,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较多,休闲式旅游较少,很多人是为了旅游而旅游。我国的旅游业的一大景观就是到了“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之类的节日,各个景点人满为患,而平时景点却是冷冷清清。

虽然说中国人的绝对经济收入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但是国人的压力却也是成倍的增长:子女的教育投入上的巨大增加、住房价格的飞涨、独生子女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使得国人的多余的可支配收入十分有限。旅游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成为了一种奢侈品。缺少整体规划是我国很多地方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例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游客几乎都会去看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但在歌舞表演后很少有对接的、连续的文化节目。近些年来,新闻频频爆出导游要求游客强制消费,对游客恶语相加甚至施以暴力的事情,可见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机遇。

3提高旅游业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3.1旅游产品要进行创新

旅游产品的创新是旅游业创新中的最重要的环节。旅游产品的创新是广泛的一种创新,要进行深度的认知。有的景点扩大了旅游项目,有的景点新增了旅游线路,有的景点更加丰富了自己的旅游品质。现在的大景区的概念就是对旅游产品的一种创新,有更多的旅游项目,有更多的休闲场所,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费。创新思维不单单是要体现在对于新产品的开发上,还是对于已有旅游产品的改进,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体现。适度地改进现有的旅游产品能够更好地延长旅游产品的使用年限。现阶段我国没有专门为旅游产品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旅游产品大多大同小异,因此开发新的旅游产品难度较大,即便是开发出了新的旅游产品,也会迅速被社会其他旅游资源模仿,造成千篇一律的现状,因此对原有产品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旅游文化的创新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际经验而言,对于原有产品的改进需要从服务方面入手,再者要充分注意细节的改进。这方面优秀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杭州教育旅游文化的发展,此项旅游文化主要目的在于向国外介绍我国优秀的旅游文化,当时旅游管理人员制定的策略就是每年增加一项新的旅游内容和旅游活动,并积极采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就是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注意细节追求完美的心态,使杭州教育旅游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民族特色的旅游逐渐受到当今大众的追捧,很多旅游景点都争先在相关方面进行创新。例如海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汇聚的省份,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他们在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适合自己民族和文化的传统体育项目。像我们熟悉的黎族,他们拥有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拔河、打花棍、打陀螺、弹弓、掰手腕、拔绳等。苗族有我们十分熟悉的竹竿舞、打陀螺、赛龙舟、摔跤等。回族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较少,但也有荡秋千、拔河、摔跤、找物竞技等。海南的几个少数民族所创造的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明显的自己民族的特色,因为这些体育项目都是与他们世世代代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具有深厚民族烙印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始只是在自己民族内部流行,地域性和独特性较强,甚至有的项目已经成为了某个民族的代表。例如我们一提到“竹竿舞”,就会想到黎族,想到他们跳跃的矫健的形象和身姿,这个时候“竹竿舞”就成了黎族的代表。当我们提到“上刀梯”就会想到苗族同胞的果敢的形象和坚韧不拔的追求品质。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与它生活的地方的特色息息相关的,黄河流域的文明和长江流域的文明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海南的这些民族,他们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与他们世居的环境所依存的。之所以很多传统体育项目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它的适应性极强,而这就体现在它的融合性上。不断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诸如黎族的“打柴舞”由最初的“男跳柴女打柴”演化为后来的男女都可打柴都可跳柴的舞蹈。

3.2导游的服务要进行创新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人们开始把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旅游活动中。旅游业逐渐成为了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占据着各地区较大比例的经济数据。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离不开导游,高品质的导游服务是树立旅游企业品牌的基本要素。可以说导游在帮助企业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财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导游团队,对提升企业的形象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理,一个较差的导游团队也会给企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甚至给一个城市造成恶劣的影响,对这个城市的形象造成影响。导游服务的意义在于帮助和引导游客体会旅游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提升游客的服务享受和精神娱乐程度。高品质的导游服务,能够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在身体上得到妥善的照顾,而且能够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得到赏心悦目的感受。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的旅游热地以发达的欧美国家为重。因为当时在世界上欧美国家的经济更发达,旅游配套设施的发展也更完善,诸如酒店更多、服务更好、公共交通更发达等。随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国际旅游中心开始发生转移,不再只是欧美国家的产业,尤其是亚洲、非洲不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异军突起。中国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文明古国,一直深深吸引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游客,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中国,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多了一个角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导游的品质显得更加重要,对企业的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个行业的职业素养对这个行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导游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亦是如此,只有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素养的导游才会促进企业和旅游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导游是直接接触游客的工作者,也是面对企业的工作者,导游的品质直接决定着游客的旅游品质的高低。我国为了提高导游的综合素养,组织了全国性的导游资格考试。通过这种考试,来选拔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正确的道德素养的导游从业人员。导游对旅游业的影响是一种最直观的影响,人民大众对旅游业的感性的认知就是通过对导游的认知,对导游职业素养的认知。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导游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导游,专业知识的储备也是一个合格导游必不可少的要求。游客通过导游来直接体会旅游的感受,其中导游的专业知识会给游客一个直观的感受,对某个景点的介绍专业与否对游客的感受有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胜莲.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教学研究[J].教学研究,2012(7).

[2]王海滨.浅谈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商界,2009(21).

[3]马东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4).

[4]李铁强.创造性思维中的非理性因素[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7).

[5]李晓阳.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政府行为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旅游业发展趋势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