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习惯,学好小学语文
2016-06-12王秀华
王秀华
摘 要: 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的习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将来的更深层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习惯 勤于动笔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具体知识,而是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的习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将来的更深层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一方面是为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是为了做好具体知识内容上的准备。课前预习的具体步骤和做法是: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把握重点内容,寻找难点部分,为听讲做好准备。进行了课前预习后,在听教师讲课时,能够有目的地突破重点和难点,益于接受新的知识。
小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学期开始,在拿到新课本后,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在大体上浏览课本的目录,对教材有初步了解;每周开始,教师指定将学习的课文,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细致的预习,有不明白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每天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分层次、划段落,找出内容的重难点,并在课上进行适当检验,以此巩固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学生之所以感受不到,是因为他们没有细致观察。作文的写作,需要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学生只有细致观察周围的生活,耐心寻找和发现事物的更替、变迁,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等,才能激发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写出言之有物、感人至深的作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最重要的是从生活、学习中入手,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如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游玩时,看到新奇的动植物等,在学生兴奋之余,教师要适时提醒和引导他们,让他们既知大概,更知细节。细节的审视,需要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细微。最好的办法是,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细微的差别。比如引导学生对鸭和鹅进行对比,说出它们的区别。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对其进行认识和学习,逐渐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为语文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常为学生挑选适合阅读的图书,推荐给他们,并引导认真阅读,并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受益终生。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可以与“书香河北”全民阅读活动同步,每月定时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的阅读书目,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生活技能,了解自然、社会,认识人生真谛。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具体的阅读活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为阅读更多书籍提供有利条件。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我国清代学者陈宪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道出了质疑发问对学问进步的重要作用。对于课文中不懂的问题,不敢于发问,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是对学习不好的;对于课文中存在争议的地方,不善于质疑,是不能很好地领会文章的内涵的。这都是不会学习的表现,都不能使学生取得学习进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会提问、会引导,激发学生的疑问,进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在课文讲解伊始,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鼓励学生提出较复杂的问题;课文讲解完后,鼓励学生对课文中自己认为有悖常理、自相矛盾等内容,提出质疑,并阐述观点和看法,教师选择有典型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学生在质疑、讨论中,对所学知识不断深化,为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五、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习要勤于动笔,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无论是自己读书还是课堂听讲,都应做到这一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课堂听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记笔记,标记重难点,勾画表达感情的句子、段落等。课外阅读时,教师刚开始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拿笔在书上标注,或在本子上摘抄、记录;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水平后,可以引导学生在书的留白处,对字、词、句、段、篇等作批注,起先不要求必须成句,可以是简单的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等,然后逐渐用完整的一句话、几句话代替,形成完整的意思表示。在校外,学生的所见所闻很多,生发出不同的感想,把其及时记录下来,不仅可以为写作文积累丰厚的素材,还可以养成动笔的习惯。
六、培养学生阶段复习的习惯
人的记忆是有阶段性的,学过的知识不经常复习,久而久之就会忘掉。因此,要培养学生阶段复习的习惯。其好处表现在:首先,可以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知识的线索。其次,可以避免忘记所学知识。再次,可以查漏补缺,使所学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阶段复习的习惯,首先从每天课外作业开始,在做作业之前,要求学生首先将当天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整理。每篇课文学习完后,对整篇进行复习、整理;每个单元学习完后,对整个单元进行复习、整理;一本教材学习完后,对整本书进行系统复习、整理。学生在不断地复习、整理中,巩固所学,对知识进行内化,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贾瑞英.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09).
[2]刘珍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08(04).
[3]江廷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小学时代(教师),2010(08).
[4]余娟.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