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
2016-06-12刘茹
刘 茹
(西安交通大学 南洋学院,西安 710049)
□ 新生教育
高校新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
刘茹
(西安交通大学 南洋学院,西安 710049)
摘要:新生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起点,也是学生个体成长的内在诉求。在对国内外新生教育现状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养成教育实践,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和需要,对当前的新生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丰富与扩展,提出相对完整的高校新生教育体系。这一全新的新生教育体系,将对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阶段,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规划好大学生活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新生教育;书院制;体系化
新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起点,对于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发掘自身潜能,有效提升自我认知,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也是学生个体成长的内在诉求。
一、新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生教育问题的提出源自于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诸多困境,比如大学学习方法不适应、心理状况不健康、集体生活不适应、人际交往不顺畅、自我管理能力弱、奋斗目标缺失、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的错位等。上述诸多问题大都最初显现于新生阶段,如果我们缺少对这些情况的关注和干预,那么这些问题会随着学生大学生活的展开而不断累积和强化,并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何积极面对与回应这些问题和困境,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近年来新生教育问题日渐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为了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并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很多高校建立了相应的新生入学教育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的新生教育多集中在大学生入学的一周到一月以内,形式多以报告、讲座、参观为主的入学教育,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以校史校情介绍、校园参观、学科成就展示为主的学校基本情况介绍;以规章制度学习、政策条款介绍、经验交流为主的校园生活情况介绍;以开学典礼、新生见面会为主的仪式教育;具有素质养成教育、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军训等。
基于以上形式的新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对高校进行基本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大学生活常识。但是,从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来看,这些新生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并没有真正起到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的效果。究其原因,这种新生教育设计过于传统、形式单一;时间短暂、内容肤浅,不能满足新生多维度的心理预期和诉求;影响力不够、影响时间较短,不能提供给学生较有持续性的成长动力;以集中教育和集体活动为主,缺乏“私人订制”,较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难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此状况下,大学适应问题仍然频现,教育者的初衷与受教育者的效果之间的反差较大。
与国内的新生教育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指导不同的是,西方的新生教育包含学术指导与生活指导,重点在学术指导和适应性教育。例如,澳大利亚高校中,设立专门的适应性教育中心以帮助新生能够顺利地实现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美国新生教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走向了以《学生服务或发展项目指导纲要》为标志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致力于提供各类学术指导资源,倡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而思想引导则以环境、文化等隐形渗透为主的方式展开。以北京大学陈征微老师研究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新生教育为例,该校设立了专门的新生项目办公室,与相关联的注册等工作一起由同一位助理副校长负责,面向对象为本科新生、新生家长、转学生,内容有新生定向训练、家庭定向训练、家庭周末日、导师项目、教学戏剧团队、迎新活动、面向新生的学术活动(新生研讨课、学习社区),并在宿舍区设有学业咨询员负责学业相关问题的咨询,向新生推荐学校资源。
二、高校新生教育体系的革新
(一)高校新生教育内容的革新
理想的、与高校育人目标相适应的新生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为:学生与环境的和谐、学生对专业的良好认同、学生对自我的良好认知,最终使学生呈现一种积极、进取、向上的状态。因此,高校新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新生能够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能够更有成效的开始大学生活。当前的大学生多为95后,他们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强、主流积极向上、价值多元、知识面宽,但团队意识淡薄、自我调整能力较差、心理压力较大。综合分析当代大学生特点、高校育人目标及我国现实国情,高校新生教育应完成如下内容:
1.大学适应期的调适。大学适应期的调适阶段应完成角色转换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我管理教育、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等内容。
大学适应期是指新生从进入大学开始的三个月,由于从熟悉环境进入陌生环境而产生的适应阶段。著名的心理学家利兰·科恩认为:“社会适应性是个体与社会生存环境交互作用中的心理适应,即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应对”。新生适应性相关研究表明:新生适应问题集中表现在因独立生活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感;因人际关系等交往问题不适应而产生的孤独感;因为中学时期的个人优势消失而产生的自卑感;因理想与现实落差较大而产生的失望感;因学习方法未能及时转变造成学习不适应产生的苦闷感;由于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确而产生的迷茫感;因学校管理制度、生活节奏不适应而产生的空虚感等。
大学适应期的调适是否顺利,将直接影响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质量与生活体验,新生教育应首先帮助新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顺利过渡。
2.专业认同感的增进。要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就要坚持以专业基础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抓手,以提高学生专业兴趣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目标。
认同在社会学中是指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85,在心理学中又用来表示主体感、归属感92。专业认同指的是个体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以自我认同为基础,通过自身学习经验建构起来的对某一学科专业的整体认可,既有内在态度,也有外在行为,是在了解、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情感上的认可、接受和投入,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适切感。专业认同是影响个体未来成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人格类型、学校培养方式、社会认可度、学生兴趣等都会影响专业认同。
专业认同感的建立是学生学科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培养方案中,专业学习一般设置在大学高年级学习,学生低年级对专业的涉及较少,而在第二课堂教育中,缺乏相应的专业学习内容。针对新生选择专业的调查研究发现,约半数学生高考选择专业时,对所选专业并没有较系统的了解,约两成同学会在大学选择改变专业。
新生教育应在使学生认知自我、认知专业的基础上,尽早找到专业兴趣点,尽快进行专业调试,进一步帮助学生完成个人学业、专业、职业发展规划。
3.校园生活的适应。校园生活适应部分主要完成传统入学教育的基础功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校园生活,例如:校史校情、校规校纪、校园安全、学生手册等,除此之外,越来越人性化的适应教育还应加入学习方法的转变、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等内容,更应强调一对一的个体咨询。
同时,新生教育还应通过团队辅导进行团队意识的建设,并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融入新生教育的全过程中。
(二)高校新生教育方式的革新
为配合教育内容的变化,在设计高校新生教育体系时,方式方法层面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时间应予以延长。新生的时间界定应为从学生大一入学到下一届大一学生入学前,新生教育则相应需要将对象设定为处在大一全阶段的学生,新生教育应相应的延长为学生大一的全过程,同时不应过于强调时间,学生的成长是连续的、整体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将学生管理培养的全过程作为对象考量,才能更系统、更准确地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时间过短的新生教育,难免在新生缺乏认知及主体感受时,成为形式化的灌输,使新生需求与教育服务错位;
2.教育模式应进行创新改革。好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主动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感受,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教育活动的形式应多元,教育者的形象应柔化,教育理念应从“说教式”向“服务式”转变,注重实效,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3.条件保障应形成合力。应建立、健全新生教育工作制度和稳定长效的组织机构、考评机制,与新生相关的各环节、各部门应协同参与,实现功能互补,将育人融入全过程、全方位。
三、高校新生教育的实践创新
西安交通大学实行本科生书院制管理模式,通过营造温馨的社区环境和良好的成长氛围,致力于提供给学生专业的第二课堂教育和个性化的咨询服务。2014年,西安交大以书院为平台,开设融“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于一体的新生养成教育课程,致力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1.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创建系统科学规范的育人体系。新生养成教育课程紧抓大学一年级作为奠定学业基础、养成良好习性的关键时期,在全体本科新生中开展交大文化与精神、专家学科报告指引、杰出校友励志成才、学生标兵榜样教育、职能部门制度宣贯等5个关键环节的成长教育,通过主题报告、实践参观、素质拓展、班级讨论等多种教育形式,引导本科新生主动认知自我,明晰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顺利转变角色,全面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科学制订大学四年学业规划和未来职业规划,迈好大学学习生活第一步。
2.增进课内课外协同,构建新生养成教育长效机制。学校将新生养成教育课程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通识教育类必修课进行设计,占到课外实践8学分中的2学分,要求本科新生在大一期间必须参加新生养成教育课程学习;新生养成教育课程由教务处和学生处联合开设,各学院、书院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和院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商新生养成教育课程建设,形成人才培养“一盘棋”格局;学校印发《“新生养成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各院系制定课程具体实施方案,学校从教学经费划出一定额度,专项支持各院系新生养成教育课程建设,保障了新生养成教育的持续健康开展。
3.实践导向特色鲜明,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养成教育在对目前部分高校“新生研讨课”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以大学学习方法和适应大学生活为核心内容,以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导,以“大班讲授+自主学习+实践参观+小班讨论”为主要形式,呈现出五个特点:短期的集中教育与长期的分层次教育相结合;重分享的课堂教育与重体验的实践体验相结合;师长的专门引导与同龄人的朋辈帮扶相结合;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与团队辅导相结合;第二课堂的实体教育与新媒体网络传播相结合。西安交通大学新生教育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西安交通大学新生养成教育体系设计
(二)南洋书院新生养成教育的具体实践
南洋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8所本科生书院之一,包含电气学院、电信学院、公管学院、少年班等,专业构成管工结合、传统优势学科与增长学科相结合,生源构成传统录取与特殊录取相结合,该书院的新生养成教育教学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学科特点,课程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新生养成教育课程内容设计
1.南洋书院第一阶段教育。主题为大学适应教育,主要内容如下:专业认知、学习方法等专题讲座、校内外实践参观、专题班会素质拓展等,促使大学生了解了校史校情、学科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学校学籍管理制度、书院社区式生活等。通过该阶段,学生普遍能主动认知自我,自觉调适心理,明晰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尽快转变角色,并在集体互动中形成了较好的集体凝聚力,形成了团队互动的良性循环。
第一阶段实施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对教育成效进行检验,问卷内容涵盖新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时间安排、教师作用发挥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经统计,南洋书院2014级学生对新生养成教育总体评价较高,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学生占到74%(549人);对内容安排,学生普遍比较认可,选择 “满意”以上评价的比例在75%以上;对于教学形式的调查中,学生满意度由高到低项目依次为朋辈指导、“主题班会或小组讨论”、教师专题讲座、参加学(书)院开学典礼、师生一对一交流、校内参观校史馆实验室、校外景点参观或小组讨论;对专业指导教师的任教水平,学生普遍反映满意度比较高。
2.南洋书院第二阶段教育。主题为职业发展指导,主要内容如下:通过3次专题讲座、40次班会讨论、8小时的网络自学、1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1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等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和意义,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探索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理性规划、探求职业目标,进而主动的提高个人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教育课程在学生大一结束前完成。
3.南洋书院“6S”育人体系。书院从2014级新生开始启动实施“6S”计划,每位学生从价值引领(spirit)、学业规划(study)、科学研究(science)、志愿服务(service)、体育运动(sport)和大学收获(surprise)六个方面制定个性化的年度“6S”实施计划书。在新生教育课程,开展以“6S”为核心的专业教育,其中“专业的概括与发展”模块,南洋书院每一位同学均要通过“我的第一份paper”活动,进行所学专业的某一领域自选主题、自择导师的研究论文的写作练习,完成了学生专业基础的引导以及科研精神的培养,受到相关专业学院、专业课任教教师、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作为新生教育的课外内容,南洋书院开展“阳光成长训练营”,训练营主要面向性格内向、不善沟通、人际交往困难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通过个人认知工作坊,职业规划,心理团体辅导等精心组织的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更科学的自我认知,更好的心灵成长,从而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南洋书院在新生养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还以朋辈学长和班干部建设为抓手,促进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每个班级配备两名优秀的高年级学长,从新生入校前开始协助书院开展各项活动,答疑解惑,发挥学长的优势,陪伴帮助新生完成大学生活的适应。通过举办“南洋好班委”系列活动,为大一的每个班级选好和组建好班委会。经过一年的课程实践和探索,新生养成教育课程及班委建设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行为养成,更好的增强班级凝聚力,为学生顺利度过大学四年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的良好开端。
实践中发现,新生教育在分阶段长线教育效果明显好于单一集中式的新生教育活动,但“大班授课+小班辅导”模式的师资保障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模式仍有待固化及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征微.中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比较研究.高校辅导员,2015,(3)
[2]赵金梅,等.大一新生环境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思想理论教育, 2014,(6)
[3]王翠春,等.大一新生适应性教育系统工程的构建.价值工程,2013,(31)
[4]G.A Theodroson& A.G Theodroson . A Modem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New York,1969.
[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Kr1stieAT.Anemergingprofessionalidentity:influencesonthe achievement of high ability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femai1s.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2006, (3)
(责任编辑:乐程)
Freshmen Orient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ent and Approach
Liu Ru
(NanyangCollege,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Freshmen orientation is the very start of college education; it is also the inherent demand of students' personal growth. Based on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freshmen education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experien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as gained in freshmen formative educ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th a rather complete college orientation system with enriched contents and expanded approaches that ar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the new students. It is hoped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can help students in a large way to move into the learning stage with smooth role transition and to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with better plans for their college life.
Key words:freshmen orientation; collegiate system; systematization
DOI:10.13585/j.cnki.gxfdyxk.2016.02.005
作者简介:刘茹(1969-),女,西安交通大学南洋学院院务主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37(2016)02-0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