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胶囊和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二级预防中的应用观察

2016-06-12伍曙光陶然

当代医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脑心通气虚血瘀

伍曙光 陶然

脑心通胶囊和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二级预防中的应用观察

伍曙光 陶然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和阿司匹林在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证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脑心通胶囊、B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C组使用脑心通+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脑梗死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C组显著高于A、B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A组远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单独使用脑心通胶囊疗效与使用阿司匹林相当但更安全,而2种药物联合应用则能够收到满意疗效,但安全性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近。

脑心通胶囊;阿司匹林;脑梗死;气虚血瘀

脑梗死有高发生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其恢复期的二级预防是为了预防和降低再次发生梗死的危险,目前临床上基于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降糖等为主要目的,形成了以阿司匹林、他汀类、降压、降糖等药物治疗为基石的防治体系[1],但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不仅可能发生较强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且还极可能发生阿司匹林耐受性[2];祖国医学认为缺血性卒中病机为“阳微阴弦“,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血瘀证最为多见,故推荐使用脑心通进行治疗,但对于将脑心通、阿司匹林分别及联合应用并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拟观察脑心通胶囊和阿司匹林分别及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南昌市二医院确诊为脑梗死,并进入恢复期且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单用脑心通组(A组),单用阿司匹林组(B组),两药联合应用组(C组),各36例,3组各有男16、15、17例,女20、21、19例,平均年龄(58±6)岁、(56±4)岁、(60±5)岁,平均病程(80±13)d、(84±15)d、(79±10)d,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选3组108例患者均符合西医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和中医关于卒中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且发病时间为发病后2周至6个月以内;年龄在40岁以上住院患者;首发或既往有脑卒中但不影响神经功能评分的再次发病患者;欧洲脑卒中量表(ESS)总分<80分,意识分>6分者。

1.3 治疗方法

1.3.1 统一治疗 3组均治疗前停用一切其他抗凝药,给予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控制糖尿病、降低血脂等治疗。3个月随诊1次,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随访1年进行总结药物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2 分别干预 A组:给予服用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001)治疗,每次3粒,3次/d,饭后服用;B组:阿司匹林肠溶片(合肥久联制药,国药准字H34021136)100 mg每天晚口服;C组:阿司匹林100 mg+脑心通胶囊每次3粒,3次/d联合应用。3组患者均长期口服治疗药物。

1.4 观察指标 注意观察3组是否有脑梗死复发,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如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异常,及分析比较以下指标。

1.4.1 临床一般症状 脑梗死功能缺损分级,观察语言、运动功能、综合功能的恢复程度,正常到重度共5级,依次为0,1,2,3,4分;中风病疗效评价标准:(1)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2)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以内,甚至有增加。临床治疗有效例数=(治愈+显效+进步)例数。

1.4.2 中医证候疗效 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证候积分减少值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n≥95%为痊愈;70%~94%为显效;30%~69%为有效;<30%为无效。中医证候有效例数=(痊愈+显效+有效)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上,A、B、C 3组有效率69.4%、63.9%、91.7%,C组显著高于A、B组,而A组虽然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显示,A、B、C 3组有效率63.9%、55.6%、86.1%,C组有效率仍然远高于A、B组(P<0.05)。见表1。

表1 3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2.2 3组并发症及脑梗死复发情况比较 复发率方面,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显著低于前2组;但并发症发生情况上,A组则明显低于B、C组(P<0.05),而B、C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并发症及脑梗死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血液高凝会继发纤溶活性改变,但纤溶系统激活晚于凝血系统,导致纤维蛋白的形成超过溶解,同时伴有血液黏度和血脂增高,血管内皮的异常。目前临床上因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环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可以预防血栓形成而推荐使用其作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用药,但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可引起大量不良反应且可能导致剂量耐受[4];由于中医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期多以本虚标实为病机特点,即气虚血瘀证候为最常见,而脑心通作为能够有效降脂、抑制血小板粘附的中药,国内大量研究报道[5-7]均认可其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本组研究也证实:在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上,脑心通胶囊拥有堪比阿司匹林的效果,而当脑心通联合阿司匹林时,则能够获得明显高于两种药物单用的显效率;同时,在复发情况上,2组单用药物的复发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应用时则能将复发率降低至2.8%;而对并发症的观察中,也发现,单用脑心通胶囊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阿斯匹林的2组,特别是在消化道出血方面,而B、C 2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脑心通胶囊的使用并不能增加阿司匹林使用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脑心通胶囊由黄芪、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红花、乳香、没药、桂枝、全蝎、地龙、水蛭等成分组成。祖国医学认为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脑脉痹阻可引起气虚血瘀证,故治疗主要在于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脑心通组方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观点[6],同时现代医学研究[7]也认为,该组方能够使患者NO、前列环素升高,降低内皮素水平及血小板粘附率,抑制血栓形成及D-二聚体的表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粥样斑块,改善供血系统及脑部微循环,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而对于脑梗死预后,国内杨宏武等学者认为[8],脑心通胶囊能够增加大脑海马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降低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及提高精氨酸加压素含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以及抗自由基损伤作用,对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和减轻梗死体积有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理论,认为脑心通胶囊对于损伤机体除了有类阿司匹林效应外,还有其他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且药性温和,当单独用于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二级预防时,能够获得不弱于阿司匹林的效果,且更安全,而当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时则能够得到更好的疗效,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高于单用阿司匹林,这也与国内余帮兴的研究报道相近[9]。

综上所述,脑心通胶囊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二级预防中的效果不低于传统药物阿司匹林,且更安全;而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则能获得更好地疗效而并发症发生也并不多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值得临床上更深一步的探讨研究。

[1]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1):1-49.

[2] 陈静.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防治[J].黑龙江医学,2013,37(5):369-370.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 樊萍,王荣,陈恬.缺血性卒中患者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分析[J].江西医药,2012,47(8):694-695.

[5] 史德海,张卉田,赵梦杨,等.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B):2699-2700.

[6] 李继光.阿司匹林辅助脑心通治疗腔隙脑梗死11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20-21.

[7] 胡寿信.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心和脑血管事件的疗效[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12):2835-2837.

[8] 杨宏武,周征成,楼小亮,等.脑心通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4,49(10):990-993.

[9] 余帮兴.脑心通胶囊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典型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2):1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92

江西 330003 南昌市二医院神经内科(伍曙光 陶然)

猜你喜欢

脑心通气虚血瘀
话说血瘀证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脑心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的影响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