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教学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学习能力
2016-06-12徐芳文
徐芳文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传播信息文化,普及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素养的一门工具,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微机课侧重电脑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容易受硬件及师资水平的影响,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可持续性不利,本文着重从新型的教学模式入手,采用启发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积极性;操作性;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17-01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资源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驱动力,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作为学生接触信息化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在信息化学习中扮演中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为学生的长远、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新教学方式,调动积极性
儿童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善于动手实践的特点,作为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与兴趣,及时调整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学生好动、探究欲强的特点,教师不必过分拘泥于理论知识,课堂上可以灵活安排微机课理论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配合实践,在实践的同时讲解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讨论不仅提高了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和求知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学生团结互助的品质。此外,还可以多进行信息教学的革新,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感,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教学的任务。
二、加大实践力度,提高操作性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提升获取、传输、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掌握计算机学习的一些规律。而实践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性非常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定能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进而真正完成学生“全人”发展这一艰巨的任务。
计算机作为信息传导中最重要的平台和媒介,让小学生能够及早地掌握其基本的技能和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只有抓住孩子爱好游戏的天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独具的交互性和展示媒体的多样性,在“学中玩,玩中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计算机入门课中,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直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那么如果在教学中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通过“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学生就会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枯燥的教学就变成了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丰富学习活动,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领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不断讨论、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通过这些活动,取长补短,可以有效地激励和帮助后进同学,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完善评价机制,培养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知识多且枯燥乏味,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那么学生很容易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应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从而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上进心和积极性。采取比赛、考试、竞答等督促方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在考试优秀和平时表现优异的同学重点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来带动和激励其他同学从而提升整体学习成绩。
总之,灵活小学信息技术课,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不断创新思想,更新理念,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多渠道、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将自己的新想法、新理念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让小学生的信息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信息社会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