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收集能力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有力臂膀
2016-06-12俞秋枫
俞秋枫
摘 要: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如何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特点以及信息变换的特定过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传递信息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新使命。我们老师要带着学生潜心研究,让信息收集能力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有力臂膀,让信息收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保驾护航。
关键词:信息;收集能力;学生;学习;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78-0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列入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掌握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围绕一定目的收集有关材料的能力”被列为现代学生应该具备的十大管用能力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将课堂内搜集到的信息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并且将课外搜集的信息补充于课堂教学,同时通过构建校园生活语文环境,通过挖掘社会语文生活资源来达到综合提高小学生语文信息能力的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特别是在课堂阅读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思维发散,探究、合作的激情就不能被彻底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就无从谈及思维、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来进行“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呢?以下就我在实际工作中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主动参与者。”为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主动探究,引发其获取信息的欲望。学生若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钻研、创新。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爱学、乐学,乃至成为一位研究者、探究者。一开始,我让学生收集信息时,学生总觉得很麻烦,只有少数的同学进行了收集。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采用了“得星”制。对每次能在学习新课前主动收集资料的学生,除了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外,还在他们的“得星”册上加一颗星。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无形之中,让孩子自身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赶、学、比、超的意识,收集信息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二、创造条件,轻松收集
学生有了兴趣,可大部分学生处于享受状态,并没亲自去查。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忙于家庭作业,无时间查找资料;另一部分,家长阻止学生上网查找,心存猜疑;还有一部分,不知如何收集查找。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为学生查找资料创造条件:(1)精简家庭作业(2)寻求家长支持(3)教给收集方法,教会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勤动笔墨是积累信息的好方法。为此,让学生每人备一本信息本,用于搜集自己认为有趣、有价值的东西。我指导学生,一边读书读报,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要摘录优美词句以及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同时指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出版日期等有关信息,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
三、指引方法,有效收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资料的收集还处于启蒙阶段,此时的老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的彰显出来,让学生以课文为载体,以课文的主要内容紧密相关来收集各种信息。如学习一年级下册《雨点》时,我制定了一张《我是小小调查员》的调查表,意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去收集到关于诗歌中“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资料。课上我循循善诱,通过不同形式的问法,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资料适时地演绎出来。学生通过课前的收集准备,课上热情高涨,争前恐后地想要表现自己。这样,在学生脑中对“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惊喜地发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读书,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前的实践所给学生的不仅是感性经验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在课上与课文情感与语言表达形式上产生的呼应对照。
四、交流信息,资源共享
当今社会不但信息数量多、传播速度快,而且信息更新变化极其迅速。单靠个体的搜集和处理是无法驾驭充满变幻的信息;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集众人之力,才能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才能信息共享。因此,组织学生开展“信息交流”是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捷径。我们当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创设条件,给时间、给舞台,让学生充分时间说,让学生充分展示,让学生更多的机会表现,提高学生信息表达和传递能力,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五、善于总结,巩固积累
收集的资料并不是课上交流之后就把它弃之不顾,而应该让学生善于总结,巩固积累。我坚持为学生搭建一个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平台,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小报、手抄报展览评比对优生读者给予表扬和奖励,既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让学生养成整理信息的良好习惯。学生在一次次的总结之中,渐渐体会到收集信息对学习的帮助,才能让学生产生坚持不懈地收集信息。
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如何根据现代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工具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的特点以及信息变换的特定过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传递信息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新使命。我们老师要带着学生潜心研究,让信息收集能力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有力臂膀,让信息收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