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

2016-06-12李帆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主体地位初中

李帆

摘要: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14-01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基础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启蒙教育更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再者,当今的世界,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普遍加大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力度。我国也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国家决定:从2001年秋学期开始,逐步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应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主导地位体现在:(1)课前准备(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准备、课件设计等);(2)上课时对课堂的控制。信息技术课大部分内容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的,该学科存在多种互动,其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创新是模式转变的难点所在。

此学科教学需要实施网络互动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变更复杂、更有意义。教师不但要熟悉教学内容,备好课本,而且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资料来制作网络课件。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要在制作的课件中体现出来,对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要做出适当的预测,并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要在课前对课件进行精心的设计。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与材料的整理、加工,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教师对教学的控制有很多种方法:

1.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重要素质。对于21世纪的学生而言,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2.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创设情境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人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内化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学的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提升,针对这一点,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该更加高效方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分层教学。该方法在新课改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授课。这样一来,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听课时更能够达到共鸣,且课堂讨论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分层授课模式下,学生更能够更好地发挥个性,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实现学生全面化的发展。由于分级教学的难度对于学生而言是更适合自己的,因此在学习上不会因为那太简单而懈怠,或是因为太难而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第二,角色扮演法。除了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角色扮演法也是一个创新的教学方法,初中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有一种抵触的情绪,角色扮演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更加乐于表现自己,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进入到老师设定的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整个班分为若干个小组,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竞争,通过学习的整体效果选出最佳小组,该方式能够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展现。

第三,项目教学法。该方法是指教师设定一个学习的项目,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开展学习任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地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创建一个网页,让学生在根据该项目展开学习。项目教学法和实际的操作有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最能体现学生的操作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4.加强学生的主体学习

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存同时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那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最能体现出这一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并不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只在学生操作时,给予适当的指点,缺少必要的教学组织,是完全错误的。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一节课的设计,组织学生研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对操作的关键步骤进行必要的强调,操作内容的安排,这都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在讲Windows XP的鼠标操作时,鼠标的操作可以分为单击、右击、双击、指向、拖动,在这五种鼠标操作中双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在双击的时候不是速度太慢就是两下单击时不连续,那么在指导学生时,老师的手点击在学生的手背上,使学生的头脑里面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学生再根据这种感性认识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因此这种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5.注重学生的实践成果

对于学生来说,往往非常注重自己一节课的操作实践作品成果。我经过总结和观察,发现只要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同学们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操作完成以后,达到教师作品成果要求,每位同学都是非常兴奋的。对于作品成果比较快完成的,应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与表扬,这样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同学与同学之间也能产生一种竞争意识。但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能过分注重学生的作品成果。因为有的同学接受能力较差,在一节课的有限操作实践时间里,很难完成,会导致偷袭他人的作品成果来应付教师的检查,这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能影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从而对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觉得在注重学生的作品成果的同时,也应注重知识的应用,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教学方法。上面几点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那么教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做到因材施教,总结出更多的教学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主体地位初中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