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016-06-12徐翠娜
徐翠娜
摘要:小学数学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则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描述,根据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促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74-02
小学数学在成人眼中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点的抽象性并不利于他们的理解。为了能够为以后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老师则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发现知识、学习知识,从而促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1课堂气氛过于死板虽然素质教学理念在学校内被广泛地推行,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老师说的话仍然是学生不可违抗的,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状况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的空间,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所规定的程序来,并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2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灌输式"教学。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传授数学知识点,这样虽然能够尽快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样学生只能被动的听,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需要老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不利于学生理解,一味的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老师应当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位置和方向"这一课的时候,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认识方向,并且能够利用方位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往往还不够丰富,如果直接开始进行书本知识教学则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四周的物品,来进行导入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方位词之后,老师再开始进行教学。通过将抽象的平面方位图延伸到具体的生活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联想的方式来理解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
分析思维训练指在知识的分解、归纳和总结,而综合指把分解的内容归纳和总结的那部分。分析和综合是彼此依赖的,分析是基础,没有分析就不全面,另一方面,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人们分析之前,研究对象总是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在这整体概念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否则,分析是一个障碍。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总是有一个全面的分析,综合再分析的。
4.通过沟通,发展学生个性
实践证明,学生有爱和人打交道,表现自己的特点。心理学表明,讨论、辩论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创造多种形式、多种沟通的环境,培养学生在团体中建立自己的角色。交流学习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方式。学生有可能在合作学习时,针对某个问题出现一个精彩的比赛,因为同学之间互相激烈的讨论可以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就像在"十减去9、8"内容的教学中,我根据传统的方法教12-9=?,12分为10和2,10-9得到1,1加2得3,所以12-9=3。然后小组讨论有没有其他方法,组织学生说几分钟,"老师,12-9,2-9是不够的,我们正在减少。从后9-2到7,再用10减一个7得到3,所以12-9 =3",并表示:"由于9加1得10,所以1加上被减数的2得3,所以12-9=3"。因此,在这个话题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开发,能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和选择,学生发现最好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在集体的智慧下得到发展。
教学时要在难点处开始合作。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困难的地方,如果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弥补对方劣势,在同学之间彼此借鉴,启发。让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动手动脑,形成的效果往往是1+1>2,一个有效的方式更多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