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6-06-12朱火星
朱火星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小学数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教学法是化抽象为具体,化刻板为生动的有效途径,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关键词:创建情境;小学园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08-01
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更多的教育领域学者开始关注情境教学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情境教学法,所谓生活情境就是将在创建情境的时候,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入手,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熟悉,更加容易接受的学习氛围。生活情境教学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很容被带入问题的思考中,并且情境教学是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维特点出发,学生对各种抽象的数学知识吸收和理解都会更快。本文针对生活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几点研究。
一、拉近与生活的距离,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建有效情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来看,应该懂得与小学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根据自己熟悉的事物去想象、去判断一个未知的事物。所以说,教师在创建情境的时候,要找到常见事物与被比方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恰到好处的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连接在一起,从而激发小学的思维。创建情境是小学获得语言发展的一个良好平台,小学能够更加快乐的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小学教师在运用创建情境这个方法的时候,必须要才能够学生的语言情况出发,掌握全班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这样才能轻松驾驭创建情境这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
比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外出野餐的情境,让班级的学生带几个苹果,和矿泉水,在班级中创建一个郊游的情境,将四个苹果和一个蛋糕分给两个人,那么如何将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呢?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会更高。
二、创建情境要灵活,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会涉及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如果教师不懂得使用创建情境这样形象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就会变得非常沉闷,小学的学习兴趣会很低,很无法掌握良好的语言技巧。所以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但要懂得使用创建情境的教学方式,而且创建情境还需要灵活多变,多创造新鲜感,注意将具体形象与抽象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到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小学才会兴致勃勃,学习兴趣高涨。
比如:小学数学教学中抽象的符号会比较多,教师在带领小学认识“0-9”的数字式,就可以运用创建情境的方法,可以将0比做鸡蛋,1比作铅笔,2像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等等,对于不来不认识数字的小学来说是很难记住的抽象知识,但是经过这样的创建情境以后,抽象的数字变得生动、具体,课堂不但充满乐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学习效果以及语言能力自然会提高。
三、从学生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会涉及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如果教师不懂得使用创建情境这样形象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就会变得非常沉闷,小学的学习兴趣会很低,很无法掌握良好的语言技巧。所以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但要懂得使用创建情境的教学方式,而且创建情境还需要灵活多变,多创造新鲜感,注意将具体形象与抽象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到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小学才会兴致勃勃,学习兴趣高涨。
比如:“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时,小学生对分数的大小比较很难理解,这样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而形象的情境,以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形象,创建一个情境:唐僧带领自己的徒弟去西天取经,在过了火焰山之后,村中田里种了很多西瓜,村中的村民给他们送了一个大西瓜,八戒看到西瓜以后口水直流,但是悟空坚持要将西瓜分成四份,八戒听了小高兴地说:“我的胃口大,要吃1/6”,这个时候沙僧给他切了1/6,在大家开心吃西瓜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的西瓜比比人少呢?那么大家看看到底八戒的西瓜到底是多是少呢?这个时候学生的兴趣给激发了,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始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平铺直叙,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小学生天性好动,如果让他们一直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并且会出现倦怠心理。因此教师如果可以恰当在创建生活清静的额时候,提出问题,就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种刺激作用,就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结束语
本文对小学数学小学中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引用进行了几点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在创建生活情境的时候,要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特点出发,这样的情境创建也会有效,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 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
[2] 梁绍玲.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