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声乐教学基础训练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2016-06-12李超

艺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呼吸

李超

摘 要:声乐演唱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以形成和发展一种自觉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学生通过这种基础训练,才能同时满足在声乐演唱时自如地运用声音技巧和充分地表达思想情感的各种需要。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在声乐教学基础训练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为今后的歌唱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声音概念 呼吸 发声与吐字 音乐修养 声乐曲目

声乐教学是一门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劳动课”,这种创造性通常体现在教和学两个方面。在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和发展相对有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声乐学生在进入艺术院校之前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基础训练,演唱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声乐打好基础,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笔者从事声乐教学已十余年,在这里,仅把我个人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所遇到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累积的一些经验和认识,简单的谈一谈,仅供大家参考。

一、树立起正确的声乐概念

声乐教师在教学的早期阶段,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良好的、灵敏的听觉能力,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和审美观点。使学生能分辨出正确的、优美的声音。其次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能够记住自己所唱声音的好坏,掌握好不同状态和控制上的感觉,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这样学生除了能用耳朵来辨别声音好坏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自身的歌唱感受来区别肌肉放松和紧张的不同状态。从而为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提高自学效率打下基础。当然,这种正确的声乐概念需要经过反复磨练的过程才能获得。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多看音乐会,多听相关的专业性的音响资料,多参加名家讲学,体会名家的演唱经验与心得等等。

声乐是一门相对抽象的艺术形式,在依靠正确的、理性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指导的同时,还需要依靠感性的歌唱体会来判断声音的对错。因此,声乐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细心地、反复地体验正确的歌唱感觉,使学生能较好的领会教师的意图。笔者深感如果没有在声乐教学的早期阶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就有可能使其在众说纷纭面前,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从而打乱了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二、掌握好呼吸的控制与运用

呼吸一直以来被视为是歌唱的“源泉”。在意大利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就十分重视呼吸的训练,认为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意大利声乐学派甚至认为:“谁懂得呼吸,谁就会歌唱”。这一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却很有道理。对于歌唱的呼吸,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呼吸方法。例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横膈膜——胸腹式呼吸等等。而第三种呼吸是当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符合生理科学的呼吸方法。因为它全面地调动了人体呼吸器官的综合能动作用,为歌者提供了良好的、可靠的气息支持。实践证明歌唱的呼吸要比平时深,肺部的容量增大,胸廓下部的肋骨向外扩张,呼吸的活动范围大,其伸缩性也比较强。利用这种生理调节来控制歌唱时的呼吸,显然具有它的优越性。

笔者在声乐教学中遇到过很多初学者不会运用正确的呼吸,最常见的现象是:歌唱时身体紧张,喉部肌肉使劲,气息吸的浅,呼气时不能保持慢慢、均匀地吐出来,而是一张嘴气都泄光了,起音时爱漏气,总是发出沙沙的、不干净的声音等等。笔者认为声乐教师应灵活地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针对每个学生存在不同呼吸问题进行教学,才能收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告诉学生吸气时要做到嘴部微笑的自然张开,气息要沉下来,喉部尽量保持松弛、平稳的状态;气息流畅的吸进去,有深的气息支持的感觉。呼气时横膈膜和两肋应保持吸气时肌肉向外扩张的力量,形成一种相对抗的状态,平稳地控制气息的呼出;在歌唱之前做好准备,要干净、清晰、肯定、直接地唱出起首音,不要含含糊糊地唱出来,做到声在前、气在后。声乐教师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支持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应采取深入细致、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严格、系统的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呼吸器官活动的规律,从而提高歌唱呼吸的能力,为更好的完成作品做好准备。

三、处理好发声与吐字的关系

人类嗓音作为一种特殊的“乐器”之所以被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它得到了语言的辅助,有着比其他器乐更为直接传情的歌词。如果失去了优美的语言,就失去了它特有的魅力。那么歌唱时如何达到吐字清晰、声音优美、悦耳动人的艺术效果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了。在声乐教学基础训练中对于没有建立正确歌唱方法的学生来说,不要过分强调歌唱中每个单独的字音,而应更多地去要求学生注意歌唱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尽量减少僵硬和多余的动作,嘴巴做到松弛自然,一旦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吐字方法,歌唱时字与字的转换就能够运用自如了,声音也就圆润流畅了,从而达到吐字和声音融为一体。反之,一字一点,一字一口形,发声和吐字分家的做法,则破坏了歌唱时的平衡和舒展,并且容易养成声多字少、吐字不清,音色不统一的毛病,从而能失去了声乐独特的语言魅力,破坏了训练的目的。所以在声乐训练中,发声和吐字必须同时进行,绝不可把两者分开。而咽喉腔的部位需要稳定,口腔的吐字器官则要在稳定中求灵活。

四、全面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

所谓修养是指在其专业范围内的理论、知识、思想、审美等方面所具备的一定专业水准。那么什么是音乐修养呢?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泛而深入地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包括学习音乐基础理论、中西方音乐史,了解各大音乐流派以及各民族、各地区音乐的风格和特点等等。第二,要多加学习和欣赏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全面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以20世纪享誉世界的美籍(希腊裔)女高音歌唱家玛利亚·卡拉斯为例,她四岁时就对收音机里实况转播的歌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其父亲就为其购置了唱机和大量的唱片供她学习和欣赏。在以后的几十年的学习和演艺生涯里,她始终把购买唱片,学习和欣赏歌剧当作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她聆听了大量歌剧唱段,学习借鉴名家们的演唱,她才能博采众家的风格优点,并结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从而逐步形成了独特特色的演唱风格。第三,全面提高音乐修养,大力增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这是对歌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和考验。玛利亚·卡拉斯可以称得上歌剧界崇高音乐修养的典范。她为扮演好自己在剧中的角色,认真阅读歌剧总谱、剧本的歌词和台词,努力将剧中人物的个性、心理状态以及一颦一笑都演的惟妙惟肖。有时为表现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宁可声音差一些,也要把人物表情和音乐表情放在第一位,使她在观众面前把歌剧人物演唱表现的激动人心、淋漓尽致。因此,从一位歌者所表现和驾驭作品的能力高低,就能看出其自身音乐修养的高低。

有些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演唱能力进步的逐渐迟缓和平庸,这是因为他们低估了音乐修养在歌唱中的重要性,认为仅有一副好嗓子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就够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属性都是天生的,作为优秀的、有发展的歌者来说,更需要以丰富的专业理论、广博的音乐知识和后天的勤奋作为其成功的基础。歌唱技巧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而良好的音乐修养、演唱歌曲的高度艺术性、对作品的独创性和深刻的理解能力则需要长期的、艰苦的、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因此对于声乐教师来讲,引导学生从一开始的声乐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是非常关键而必要的。

五、做好声乐曲目的选择与安排

学生在学习声乐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大小不同、难度各异的声乐曲目配合练习,以提高演唱能力。因此教师选择适合的声乐曲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初学者,由于每位学生的生理构造存在差异,所以在准确对学生进行声部鉴定的基础上,首要的问题是要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嗓音条件,存在的优缺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来因材施教,特别要按照学生的声种、音色及学习程度的不同,选择能够发挥其优点或克服某些缺点的曲目。其次,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题材的歌曲要结合起来使用,并有一定的侧重点,主要以每个学生的不同程度、嗓音特点而定。通过广泛接触不同风格特点的歌曲,不但让学生提高了歌唱技巧的能力,增加了音乐修养和见识,还会使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够较好的结合起来。第三,正确使用练声曲也是选择声乐教材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它的针对性、目的性很强,需要教师掌握不同学生的嗓音条件和发声特点,选择适合的练声曲。使用时要注意与语音的有机结合,以达到较好的训练目的。第四,在学习声乐演唱的早期阶段,曲目的选择不要仅局限于中国作品,同时需要兼顾外国优秀曲目的选择。当然在演唱外国作品前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发音技巧,多朗诵歌词,增强语感,以体现出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总之,要根据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声部特点、演唱风格、学习兴趣进行声乐曲目的选择与安排,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综上所述,树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好呼吸的控制与运用,循序渐进,处理好发声与吐字的关系,全面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做好声乐曲目的选择与安排,对于学生在初学声乐阶段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声乐基础训练是一个艰辛而又复杂的实践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有着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声乐教师应遵从学生心理发展、认识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并运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规律指导教学。另一方面,声乐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和了解业界较新的学术理念,为自身的教学工作吸取更多的养分,勤奋多思、严谨治学、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声乐演唱道路,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美】维克托·亚力山大·菲尔兹,李维勃译.训练歌声[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苏】N.K.那查连科,汪启璋,译.歌唱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呼吸
“三定法” 在3min跳绳训练中的应用
民族民间舞蹈中呼吸与情感的处理与运用
漫话芭蕾
论呼吸在民间舞蹈中的作用
小号演奏的姿势与呼吸技巧
长笛表演艺术的研究
略谈美声演唱的特点与艺术创造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浅谈呼吸对舞台发声的作用
浅谈歌唱演员的基本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