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金田村东养古民居
2016-06-12黄麟
黄 麟
藤县金田村东养古民居
黄麟
东养古民居群
画栋雕梁几代雄•东养古民居
一村丽景展芳容,
东养民居亘碧空。
不尽风光呈眼底,
无边锦绣在诗中。
继往开来千般美,
画栋雕梁几代雄。
草木山川铺画卷,
乡关十里醉春风。
每次来到藤县太平镇金田东养自然村,凝视一幢幢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的古民居,我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诗兴大发。
东养古民居群坐落在广西藤县太平镇金田村,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民居排列有序,飞花筑脊,流金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东养古民居水陆两路距太平镇城区都是五公里,是东养自然村400多人的祖居。这里依山傍水,古树葱茏,修竹成林,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民风淳朴。
据记载,东养古民居长136米,宽76米,面积852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向大楼江,多为青砖木结构,为东养吴氏先祖所建,其中吴氏祠堂最为富丽堂皇。每座民居均雕梁画栋,瓦脊、瓦檐、屋梁、门楼、四壁都有木刻、浮雕、五彩壁画和书法装饰,民居内还保存了许多古人功名牌匾等文物。
潜心画栋亦雕梁,
恍如隔世散古香。
时光仿佛已倒转,
孔孟入室已登堂。
据考证,东养吴氏先祖是从南京迁徙来的,其古民居大约建于清朝中期,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抗日战争期间美国飞虎队与日本飞机曾在东养古民居上空激战,至今墙上还留下日本飞机机枪扫射的痕迹。
东养古民居原来共有15座,在土改时拆了2座,剩下的13座在“文革”时又历经“破四旧”的劫难,可幸至今保存完好。
东养古民居内的格局,具有岭南四合院的特色。
岭南民居的四合院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单看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围绕纵横轴线形成前后左右对称的布局;单看庭院空间,也自成完整的格局;建筑群之间有相互连接的檐廊、转角回廊、院墙与垂花门等。因此,一座完整的东养古宅,不论规模大小,布局都严谨清晰。它们拥有前庭和后院,中间是天井,青砖铺就,颇具规模。一座座宅院自成一体,又互相依存,构成浑然一体的古代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巧妙。廊檐下、额枋上,均刻有精致的镂雕图案。房墙上也是雕梁画栋,垂柱花栏,飞檐翅角,古风盎然。墙上的吉祥图案,大都两边对称,雕刻圆润,图象逼真,栩栩如生,历久弥新。彩绘和雕饰丰富多彩,既美观大方又结实耐用,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彩绘使用的油漆颜料中甚至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古代建筑中的高科技含量,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岭南地区深宅大院的文化深度和高度。
东养古民居屋顶上的屏风横匾,最为引人注目,上面刻画着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山川河流,神仙凡人,形神兼备,色彩斑斓,至今鲜艳如初。而墙柱上的书法端庄典雅,秀丽精美,一派龙凤呈祥、富贵荣华的景象。主人当年的风光和气势,可见一斑。
每座主屋后厅高堂上,还有价值不菲的木雕神龛,上面的雕刻龙飞凤舞,金光闪耀,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一座神龛正中,还装着一个老西洋钟,这种中西合璧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神龛上的木雕、书法精美至极,集诗、书、画、工艺于一体,令人感觉到尊贵典雅。
东养吴氏祖先当年人才辈出,至今留下了许多功名牌匾,处在中座的“昭信第”门匾,距今201年,是清朝嘉庆六年(1802年)武略骑尉吴日高的功名牌匾;靠西一座门楼上的“善著一乡”大匾,是道光十八年(1839年)吴氏署藤县政堂评德时所奖的功名;向东一座门楼上的“拔元”匾,是同治十二年(1874年),吴国彦参加在桂林的全省科举考试高中“拔元”所授;珍藏在室内的“诰封奉直大夫”匾,是光绪四年(1879年)皇帝封赠给吴宗文的功名牌匾。这四个牌匾,是东养吴氏在清朝历史受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四代王朝奖励的功名,是古民居跨越两百年历史的见证。
虽然现在如“诸侯宝剑”和“御赐墨砚”等很多文物已经散逸不存,但现存的房屋、木雕、浮雕、壁画、书法等,都散发着清中晚期的文化和艺术气息。东养古民居俨然是当年太平盛世的一个缩影。
毫无疑问,东养古民居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蓦然回首,东养古民居就像一颗璀璨的建筑明珠,镶嵌在太平镇金田村上。她散发出来的光辉,将长久地留在游人的心里。
正道是:
万象涵春,问藤邑奇观,谁移此处?
几分醉意,揽民居秀色,汝抱怀中。
责任编辑:陈薇
正如一首古诗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