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劲俊逸 风姿悠然
——读李熹年画作有感

2016-06-12林筱本

西江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集子笔墨画作

林筱本



苍劲俊逸风姿悠然
——读李熹年画作有感

林筱本

李熹年近照

仲春的一天,我读着李熹年的一本画作集子,温暖的阳光从阳台盆栽的枝叶间穿过,洒在我的身上、画上,让我生出许多感慨和想法来。

李熹年是柳州人,早年曾师从广西著名画家潘文经先生、黎振欧先生研习花鸟画。李熹年来梧州的时候,还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俊俏青年,眨眼功夫,二三十年就过去了,当年“小李”的称谓再也不好意思叫出口了。然而,他在砚田辛勤耕耘的身影时常在我的脑海出现,他充满激情的画作总是打动着我。

我手上这本集子只收录了李熹年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大略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生作品。经常到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现美,寻找新的创作对象与灵感,并通过写生获得形象资料,这是李熹年的常课。本集子收录了他在金秀壮乡和在西江畔的小部分写生作品,前者以白描形式写出,线条讲究长短、疏密、浓淡对比,颇有韵味。后者描绘的是他在西江边所见,画面取舍得当,疏密有致,笔法娴熟,显示出画家深厚的构图功力。集子的第二部分是李熹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第三部分则为近期作品。

其实,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作品的区别并不在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在于艺术审美的取向和技巧的运用。我们先看前一部分,画家试图以高于时代的境界和理念,以现代审美意识和情趣重新体察、表现花鸟世界,以寻找自我心灵世界和大千宇宙的契合点。因而,画家择取传统绘画尤其是简笔泼墨的概括手法和精神内涵,充分利用矾、胶和宣纸等材质的功能,营造出一种既写又制、既泼又绘,略带抽象的绘画语言和形式。他的《春曲》《春望》《秋趣》《有余》等作品,着力捕捉大感觉,抒写大印象,追求单纯洗练、整体大气的效果。其中,《春望》和《有余》最能代表他在那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前者只用寥寥数笔就把水禽的头部描绘了出来,而水禽的身子与荷叶则以泼墨泼彩的方法为之。画家巧妙地利用了水与胶相融流动、白矾与水墨相阻相斥的特点,营造出一片“荷塘春深雨迷蒙”的意境;而后者的画面上,金鱼游动于“荷叶田田”之间,景物的描绘都十分简约,彩墨淋漓,朴拙有趣。

《虚怀劲节》

《桃花双栖》

第三部分收录的是李熹年近年的作品。人们常用传统标准来衡量今天花鸟画的发展,并鉴别其作者是否有基本的绘画功力,时代的特性,甚至有否超越时代的力量。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李熹年决心拓展自己的绘画领域,所用笔墨尤重心灵与外物相交融的感发作用,强调运笔与施墨新鲜活泼的性情化与灵感作用。因此,他的作品中的“墨竹系列”“紫藤系列”“苍松系列”“荷花系列”等,笔墨飘逸,灵动多变,运笔潇洒,虚实相间,颇具笔致魅力与技巧,发所当发,止所当止,跌宕起伏,疏密有致。比如,在《虚怀劲节》《乾坤清气》《春雨润新篁》《素翎清影》等作品中,遒劲的竹竿,摇曳的叶子,具有泼墨的意趣,线条的韵致,追求简洁、灵动,特别是对麻雀、白鹭和白鹤的勾画,用笔用墨都十分精到。除了上述几个系列的题材外,梅、兰、菊、牡丹、桃花……都是李熹年所喜欢和擅长的题材。在画家的笔下,意象的书法用笔,潇洒、柔韧与富于韵律,使物象具有很强的形式意味,线条的精致运用和水墨的韵味,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视性,还体现了画家的气质与才情,并由此表现出笔墨运用的性灵特点。笔墨因此成为灵动、新鲜、生动的意趣寄托,使人产生美感。我们读他的《桃花双栖》《春江水暖鸭先知》《南国之春》《露华浓》等作品,意象营造于画家的审美构思,虽然画幅不小,笔墨却华美滋润,它们是外物与作者心灵相融的产物,那种精致与凝炼,确是新颖、生动的,它们不能不说是缘于画家的敏感心灵与娴熟技巧,特别是表现空间意象之细微处与笔墨瞬间美感,都显示了画家善于营造笔墨图式和精致意象的才情。

《乾坤清气》

《有余》

纵观李熹年的花鸟画,强调构成,强调形式,事实上是在强调一种文化的精致性和开放性,把单纯、古老与优美、韵律、节奏空间相结合,就转化出一个比题材本身更丰富的艺术世界。

如今,画家李熹年正在这条蜿蜒曲折的路上前行。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集子笔墨画作
笔墨童年
雅盗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为练笔墨才写荷
献给您一本《班排长手记》
黄金的心
不应重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