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寒独自开 为有暗香来

2016-06-11丁小华

江苏陶瓷 2016年3期
关键词:虬枝凌寒咏梅

丁小华

梅迄今已有逾三千年的栽培史,从古至今始终是文人吟咏不绝的主题。古有位列唐宋八大家的北宋王安石《梅花》五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今有当代著名词作家阎肃《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它冰肌玉骨,凌寒留香为世人所敬重,也由衷地引发了笔者创作梅题材的“咏梅壶”(见图1)的热情。现以“咏梅壶”为例,细述其造型装饰设计及人文内涵。

1 “咏梅壶”端庄挺秀的造型

人有人的姿态,壶有壶的形象;紫砂壶的造型就像一个人的形象,是展现个性的重要途径。创作十分讲究造型和装饰的搭配和比例:从壶体的各种姿态,到千变万化的装饰风格。个性化的想象与点线面的自如运转融为一体,流露出自然的隽永美感,并最终将其转化为别致的艺术品。

紫砂“咏梅壶”选用优质原矿紫砂泥料,泥质柔嫩、色泽沉郁,富有古拙之风。壶身以一段端庄稳重的梅桩为主体,苍劲虬枝,妙趣横生。嵌盖、壶钮则以一小段梅枝为原型,树节逼真、虬枝攀附,铁骨铮铮。五片花瓣清晰可辨,烂漫可爱间藏有傲霜斗雪的气魄,在平整的盖面上仿佛有生命般兀自绽放。枝状流、把遥相呼应,自然得体。一枝梅从流、把根部探出,盘根错节贴附于壶侧。朵朵梅花饱满热烈,或含苞,或怒放,暗香浮动,静谧中自有初春的蓬勃动感,生机盎然,将梅花傲对霜雪犹自报春的执着和坚忍表现得淋漓尽致。

縱观紫砂“咏梅壶”,生动别致的形象彰显出百折不挠的气势,整体造型自然天成。其造型看似简单,却简中有繁、粗中有细,表现出傲霜斗雪的高峻风骨。

2 “咏梅壶”深邃隽永的内涵

中国传统的造物观往往并不单纯地“物”本身,而是更多通过其形制的内在寓意,去追求精神层面上的期待。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常常认为物有灵魂,《周易》中就有“道寓于器”、“载礼释道”,“道不离器、器因道生、道器并举、尚功重用”之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华丽,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没有水仙的婀娜多姿,却冰肌铁骨,傲霜斗雪。梅是寓意幸福的吉祥物,有“初生为元,开花如亭,结子为利,成熟为贞”的“四德”之说。梅花开五瓣,俗称“五福花”,有“梅开五福”之说,是希望的象征,寓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更象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铁骨铮铮、不屈不挠,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气的中国人。伟人毛泽东曾赋《卜算子·咏梅》一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把梅花和我们伟大祖国的高贵品质、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求学、立业、治世,无不以此为训,而紫砂壶艺的创作也同样如此——只有勤学苦练,甘坐冷板凳,才能苦尽甘来,收获成功。赏紫砂“咏梅壶”,壶色好、气韵足、身段佳,不仅如此,还能领略到梅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的风采。“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时至今日,梅花这种品格也应成为紫砂艺人的品格,以梅花励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有新意的紫砂壶,给世人带来更多更新的艺术享受。

猜你喜欢

虬枝凌寒咏梅
梅雪情
浅述“水洗(刻绘咏梅)”的创作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点绛唇·咏梅月
焦佃毕
梅花
游遗爱湖“红梅傲雪”景区
陈文灿彩墨画作品选
赞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