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荣万物生
2016-06-11夏朝伍
夏朝伍
紫砂壶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传承的手工艺品。宋代文人梅尧臣的《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膜寄茶》诗中就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词句,可见在宋代的时候,紫砂茶具就已经深得文人雅士的青睐。一把壶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艺术理解、思想情感和时代背景。它不仅是良好的实用茗具,更登入大雅之堂并在精神上给人带来美的熏陶。
紫砂壶艺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历代陶工的世代相承,是人们利用紫砂泥特有的性能,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取得的成就。对于每一位壶艺创作者而言,若要制作出高水平的紫砂壶,就必须摆脱粗陶捏制的观念,同时必须将传统和创新合为一体,同时赋予作品一定的构思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不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和谐提梁”紫砂壶(见图1)就是一件富有寓意的作品。该壶取提梁之形、和谐之意,在传统壶型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具有鲜明的风格和一目了然的内涵,尤其注重整体统一性,增进壶的艺术性能和文化气场。
乾坤之间,万物生长。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一花一草一木、一虫一兽一人,皆是这天地间造化的元素。没有人知道,为何一切的组合如此自然,而生命延续的方式竟如此和谐,像一个奇迹。简单的相遇就为万物带来新生。每一把紫砂壶的诞生,同样也是源于人与砂的相遇。紫砂壶“和谐提梁”便将这种和谐共生、万物一体的自然境界巧妙地融入壶中,赋予作品全新而深刻的内涵。
“和谐提梁壶”在造型和具体外观上下足了功夫,其壶身呈四方形,但四条棱线做了曲线化处理,线面过渡自然流畅,圆中寓刚、方中有变,在变换之间彰显和谐。壶肩坡度平缓,圆壶口与平圆盖相切,上下严丝合缝、圆润美观。壶底承托方形圈足,虽较矮,但却支撑了壶身,提高了重心,使之厚而不笨,足显轻盈;整个壶体端庄唯美,而圆盖、方圈足上下对应,更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古老哲学观,壶内有乾坤,和谐自不待言。壺盖(见图2)上自是另一番风光,盖中央内凹,内以红色泥绘 “和谐”二字,简约之间完美对应主旨。盖面上则陶刻山水风景,画面中山峦叠起、草木葱茏,河面清波、云帆翩过,水鸟飞于天际,人们品饮岸旁,一派和谐自在的场景。天地间诸多元素被巧妙布局于一幅画中,搭配合理、比例精准,从侧面烘托出和谐的主题,使整把壶的内涵通过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得以升华。与此同时,三弯长壶流舒展得体,方形高提梁凌空成势,无不是对主题风格的完美对接,虚实相济,彼此相辅相成。
紫砂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紫砂壶雅俗共赏,它们或用于寻常百姓的桌几上田埂边,或置于文人墨客的书案上,每件作品都有着独特的内涵、深刻的寓意,饱含了作者的智慧与个性,常与赏壶者心灵相通。和谐是一种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的和谐观。“和谐提梁壶”从紫砂艺术的层面,通过特立独行的艺术语言,将这种观念予以形象化的表达,惟妙惟肖。该壶将造型与装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抽象的宏大气场,即天地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情景,观感震撼。
通过“和谐提梁壶”的创作,深刻认识到对于壶艺创作者而言,由于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和眼光都不尽相同,因而更应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尝试与改进,将大千世界融入壶艺,并最终实现与紫砂壶的巧妙结合,从而使作品具有独特气质。这种气质既承载了个人性情、认知,也承载了艺术传承的强烈使命感,是艺术与人文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