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情浓蕴紫泥
2016-06-11周杰
周杰
摘 要 紫砂壶的创作贵在意韵、难在寓意、妙在通灵,一把用心设计制作的紫砂壶宛若天成,泱泱古韵,具有星月争辉之美。
关键词 竹;竹春壶;意韵
美人隐珠帘,紫砂醉中国。陶都宜兴的这位“美人”隐在一帘幽暗之后,显得神秘而愈具魅力。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这句话最能表现花货的特点。紫砂花货采用提炼、取舍的手法,突出自然中富有审美价值的部分。紫砂花货的可塑性决定了陶艺人对线条的无限追求;而可刚可柔、可繁可简的造型也给予了观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烹茶品茗,要有一颗朴实之心。阳羡山水孕育了宜兴紫砂,紫砂是一把握在手心的乡土。而宜兴的风情典故更是紫砂创作源源不断的素材。宜兴既有“陶的古都”之称,亦有“竹的海洋”之誉,太华、省庄、茗岭山区有无边无际的竹海森林,宜兴城乡居民居家亦喜用竹茶具、竹床、竹椅、竹篮、竹席等竹器。也许是前人认为 “修竹虚心万年绿”的缘故,在陶都宜兴,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竹有着密切的关联。竹题材广泛应用于紫砂茗壶的创作,也就不足为奇了。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青春永驻及顽强的生命力;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有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苏东坡爱竹,留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名言,为世人所敬仰。郑板桥画竹传神写影,千变万化,各尽其妙。人们赞美竹,因为它刚强正直、宁折不屈。根生大地,渴飲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创作一把造型简约、风格古朴的竹题材壶的想法由来已久。这就是“竹春壶”(见图1)。
取材于宜兴春竹,春风尚未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新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它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褪去层层笋衣,它便像个活泼的小姑娘,在明媚的春光里亭亭玉立。壶体取材于传统造型,圆润高洁。壶身敦厚稳重,在黯淡的灯光下,浓浓的古意扑面而来,给人以悦目清心的视觉享受。这样的朴实之美,是岁月的积淀,也是文化的积淀。这样的魅力也许只能用“黯淡之光”来形容——虽然没有耀眼夺目,但却如此深邃,让人沉沦在其柔和的魅力中。嘴似微微扬起的竹节,出水流畅自如。耳形把呼应壶嘴,也取材于竹节造型,挺秀刚劲,拿捏舒适,与壶身的衔接仿佛一气呵成,过渡自然。该壶的重点设计在壶盖上。敦厚的壶盖,因为融入了独具特色的竹元素,表现出清秀灵动之感。壶钮选取竹优雅的一节,自然地横陈于壶盖中央,不偏不倚,却毫无喧宾夺主之感。竹叶装饰得当,疏密有致,布局合理,达到了恰到好处的立体效果,与壶体彼此协调统一。这把“春竹壶”选取原矿底槽青泥料制作,以竹入壶,虚实相间,以简为贵,但简中见情趣,形简而意不简,达到了“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效果。成型后壶体线面简洁明朗,且行云流水如一洗晴空,穹窿尽虚。所饰竹叶精纯爽利,枝、叶、节既有龙筋虎骨之刚健,又有吟霜傲雪之魂魄,更具有春日带露之高洁。这就要求心手合一,制作技艺亦须达到“沉而不凝、逸而不浮、复而不杂、稳而不飘”的高标准。
紫砂壶的创作贵在意韵、难在寓意、妙在通灵,一把用心设计制作的紫砂壶宛若天成,泱泱古韵,具有星月争辉之美。此心安处是我乡。茶禅一味对于忙碌生活工作的我们,不失为一种启发。有心之人,将喝茶当成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仪式,静心与清茗相随,定然有所体悟。用一把汇聚匠心的紫砂壶在繁忙中偷得一闲品茗,定会在气定神闲中品味出独特的滋味。和静清寂,是茶的根本品格。溯本求源,简约而质朴的紫砂壶方寸间尽收乡土和思想。回味茗茶中浩然之气,这就是紫砂壶最大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