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评:屈原永生
2016-06-11
毛泽东认为屈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他的生命之树常青。毛泽东说:“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
7.毛泽东说屈原“生命长存”
屈原担心“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他颠簸流离,仍忧怀民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了理想的追求,屈原誓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泽东在阅读屈原的这些著名诗句时,用笔划了许多标记,作了圈断。显而易见,毛泽东读《离骚》、诵楚辞,超过“三温四复”,常读常新,时有领会,心旷神怡。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的同时,还汲取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精髓,融会贯通,发扬光大,使屈原的精神不死、生命长存。
屈原诗歌,无论是《离骚》还是《涉江》,都令人领略其重行、重思的风格。重行如他的忧国忧民,两次放逐,其志不改。重思如他的丰富想象,思想解放,无羁无绊,崇尚自由。确实达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毛泽东不仅继承了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而且高度评价屈原终生追求并为之献身的政治理想——国家统一富强,社会繁荣昌盛,政治清明廉正,并在新的时代,率领全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践行不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毛泽东说:“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
所以,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感动得落泪:太史公日:“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屈原已逝,人格长存。
古人云:“纳于大麓,烈风骤雨弗迷。”青年毛泽东热衷于风浴、雨浴、冷水浴,率先倡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确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张扬个性和敢于接受风雨洗礼的过人胆识。
青年毛泽东手抄的屈原代表作《离骚》并提要重点,将其中名言名句所蕴涵的哲理精神发扬光大,“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大夫幻渡沅水、湘水,到九嶷山向帝舜陈诉,以求得人生启示;别舜帝后,玉龙、彩凤、乘清风,向上天进发,洋溢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激情。千百年来,舜的文化影响,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湖湘文化的源頭,成为湖南精神的底蕴。
湖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受屈原精神的影响。刘昂回忆说:“蔡和森喜欢唐诗,常教我读诗。他更喜爱《离骚》,常给我讲屈原的故事。他说屈原是个爱国的大学问家,但是楚怀王听信谗言,不重用他,把他流放在外。屈原走山问水,用一草一木来比喻国事,怀报忧愤抱石投汨罗江而死。老百姓为了怀念他,家家都包粽子,丢进汨罗江。”说明蔡和森不但自己崇敬屈原的人格精神,而且向下一辈人传授,启发人们学习屈原的精神,做高尚的人。
而如毛泽东诗词中所写的“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军事家黄公略就喜欢吟诵屈原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树立和践行报国之志。井冈山红军的另一位重要将领张子清,是益阳桃江人,桃江镇有座桃谷山,桃谷山上有个天问阁,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修的。张子清白小就能背诵屈原《天问》,立志像屈原那样胸怀天地,为国为民忠贞不渝。
而创造了骆驼精神的任弼时,从小就生活在屈原远游投江的地方,深受民族文化中凭吊屈原遗风流韵的影响。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培国,寓意爱国、卫国、强国,并给他讲述屈原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崇拜屈原的种子。读书之余,他经常瞻仰屈子祠和屈原墓,参加民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激励自己和同学的爱国图强思想,努力探求国家、民族的兴盛之道。《离骚》、《岳阳楼记》所抒发的求索真理、忧乐天下、关怀黎民的博大情怀,也使一腔热血的少年任弼时十分崇尚和景仰。他在小学作文中发出呼吁说:“人人若有卫国之心,即有御侮之策”,全国同胞应“本爱身之心以爱国”,从少年时代就培养和张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诗、词、曲、赋兴趣浓厚,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开始的历代名篇,他都很熟稔。欣赏之余,作了圈点,写了评语,特别看重具有民主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对于屈原其人其作的挚爱是一个明证。
毛泽东很赞赏郭沫若先生对屈原的理解和阐释。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屈原及其作品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楚人是把在政治上统一中国的功名和产生了一位屈原的功名兑换了。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出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中国人如果不灭种,中国文如果不消灭,《楚辞》没有毁灭的一天。楚人的功劳是不朽的,屈原是会永远存在的。”
因此,毛泽东指出:“何况诗人的时代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对于他的命运,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启示之四:毛泽东精辟而生动地塑造了屈原人生“不朽的形象”、“长存的生命”,实际上是通过一个历史人物,再次向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倡导为人民而生生的伟大、为人民而死死的光荣、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的人生观念,颂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那些“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英雄人物。正如毛泽东怀念瞿秋白时所写:“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