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2016-06-10李艳玲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断面施工技术

李艳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隧道里的施工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大断面湿陷性的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方面就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对失陷性的黄土地基处理的措施,我们通过对不同的隧道的湿陷性的黄土地基的处理做出的具体的分析,并通过结合不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经验,研究了不同的关于这项工程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一、前言

我们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对隧道的大断面湿陷性黄土的施工环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施工环境。对于这个工程我们在不同的方面在最近获得了许多方面的关注。我们通过对这项课题的研究,在未来我们对于提升在大断面的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这样我们将得到更加好的施工的结果。

二、对湿陷性地基处理的方法

首先我们所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应用土和灰土的铺垫的方法。这种方法具体来讲就是将土夯实这样来做成铺垫,这样可以减少黄土地基的湿陷性我们首先对一部分的少量的黄土地基进行挖除,随后进行填充,这样可以解决地基变形的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我们将最下面的铺垫的层数分为两种方面,第一个是局部的铺垫,第二个方面是整片的铺垫。我们仅仅在当对地基的挖除的程度在一米到三米的范围之内才有可能对它应用局部的或者整片的处理的方式。我们在要求湿陷量的同时如果也想加强对水的稳定性,那么我们就会对这片区域通过整片的灰土的垫层方式进行处理。

其次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覆盖了垫层的地基进行不断的重锤夯实的处理方式。我们对黄土地基进行夯实时通常采用的是二点五吨到三吨的重锤。这样的程度的重量可以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四点零米到四点五米的落差,这样可以消除黄土层地基的缺陷性大约在一点二到一点八米的范围。在整个夯实的范围内,我们对土的力学和物理性质的问题会获得很大的改善,在平均密度的增加的方面和对于湿陷性消除的问题方面,我们对于力学性质的改善会得到明显的提高。这样进行重锤夯实的方法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弱,对更重质量的物体的承载能力更高。在非自重的湿陷性地基的处理问题上通常我们对与起始收到的压力更大,在经过重锤的处理之后,甚至可以完全改善地基变形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个方面用重锤对地基进行夯实有很大的优越性。

三、黄土隧道工程概况

湿陷性黄土在西部地区普遍存在,正常来说,在建造公路和铁路等客运线时,都要尽量避开这样的土地。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很多不可抗拒的原因,部分地段的湿陷性土地便成了不可避免的因素,这样有效的处理湿陷性黄土便成为了此段公路修筑的主要任务。为了使发展西部的战略更加的顺畅,如何处理湿陷性黄土成为了第一要务。目前我国很多地质专家都在研究湿陷性黄土的筑路问题,并且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成效。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特点也包括许多方面,首先我们对技术标准高,对地基工后沉降要求严,这项工程的施工情况严峻,所以设计速度每小时三百五十千米的无砟轨道线路对路基地基施工结束之后的沉降要求就特别严格。基于湿陷性黄土遇水就会下陷的特性,一旦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不彻底,就会导致路基工后沉降超标,给线路运营后路基稳定带来严重隱患。其次是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施工要求得时间相对于要完成的任务而言,时间比较短,路基范围内湿陷性黄土地基面积很大。而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执行的工序也非常多,时间的限制要求我们必须确保地基的处理能够一次就合格通过,不允许其中有不合格的工程需要重新施工而延误了工期。

四、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我们目前对于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的施工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施工的方案,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仔细的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在实地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在众多方案中选择了一个最优的施工方案。首先,我们采用地表先冲击碾压的方式,来对不同程度的黄土我们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湿陷层厚五到十三米的黄土地基,采取的方式为水泥土挤密桩+CFG桩,对于湿陷层厚十三到二十米的黄土地基,我们采用的处理方式则为水泥土柱锤冲扩桩+CFG桩。此外,针对不同的垫层,我们采用的材料也不尽相同。上下垫层的泥土需要进行改良,中间的高强土工格栅起加强作用,最后的路基填组筑工作在垫层上面进行。虽然工程时间比较紧张,但是在合理的施工设计与安排下,任务基本得以如期完成。

结束语:

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我们对于大断面的湿陷性的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联合的不同的方面的合作。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可以发展,如果我们想要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依靠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合作来解决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施工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大断面湿陷性黄土的客观实际环境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1]白洁.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变形观测技术[J].铁道运输.2013,(04)

[2]王宁.岩土工程治理手册[J].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刘瞳瞳.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变形观测技术[J].公路科技.2012,(11)

[4]马吉.湿陷性黄土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5]孙楠.湿陷性黄土设计暂行[S].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6]董宇.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变形观测技术[J]铁道技术.2015,(02)

[7]李勇熹.浅谈《沉管法灰土挤密桩施工中对地基土进行人工增湿》的几点做法[J].中国房地产业.2015.8

猜你喜欢

断面施工技术
파금과 염상섭 문학 비교연구의 한 단면(断面)
关于广义纯正断面的一个注记*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Dijkstra算法的最优解列断面快速搜索方法
国内首台全断面煤巷高效掘进机诞生并交付
天钢Ф210mm断面圆坯的开发与生产实践
深部大断面岩巷快速掘进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