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6-09王杜云彭桂花
王杜云 彭桂花
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杜云 彭桂花
目的 探讨中医药应用于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干眼症患者80例(160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80只眼)。对照组均采取临床常规西医药物外用滴眼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药进行内外兼治,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80只眼),治疗显效患者13例,治疗有效患者22例,治疗有效率为87.5%;相比较对照组40例患者(80只眼),治疗显效9例,治疗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67.5%。应用统计学软件将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结论 观察组应用中医内外兼治法对干眼症进行治疗具有临床眼科治疗干眼症的参考价值。
中医药;干眼症;临床效果;
干眼症为临床眼科常见疾病之一[1],此类症状临床表现以异物感、眼干、眼涩为主。临床中针对此类疾病的检查方法多以泪液分泌实验、泪膜破裂实验及荧光素染色实验结果为诊断及其治疗效果评价标准[2]。临床中治疗此类疾病多应用玻璃酸钠滴眼进行治疗,但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一般,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药进行内外兼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安福县中医院2014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共80例(160只眼),于临床检查发现,上述患者均符合西医干眼症临床诊断标准,入院进行治疗。其中男31例,女49例,平均年龄(47.5±12)岁,平均病程(2.6±1.4)年。患者临床表现以眼部灼烧感、疼痛、干燥、麻痒、畏光或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非常明显。将本次研究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共80只眼)中,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4.6±10)岁,干眼症病程1.9~3.6年,平均病程(2.7±1.1)年;观察组40例患者(80只眼)中,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9±12)岁,干眼症病程1.7~4年,平均病程(1.9±1.2)年。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联邦亮晶晶玻璃酸钠滴眼液(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52)进行临床治疗,外用滴眼每次1滴,每天5~6次。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药进行内外兼治,具体中医内治是应用杞菊地黄汤对患者进行治疗,汤药组方包括:炒枣仁20 g、熟地黄20 g、女贞子20 g、泽泻
15 g、怀菊花15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黄精15 g、葛根15 g、丹参15 g、茯苓12 g、丹皮12 g、杞果12 g,每天1剂,用水煎至
5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对干眼症患者中医外治是以针刺穴位加药物点眼进行治疗,其治疗目的在于增加泪液分泌,增强泪膜稳定性,具体针刺近穴包括睛明、攒竹、丝竹空和四白,针刺远穴包括养老、三阴交及合谷,治疗过程中应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点眼。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治疗30 d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价标准[3]经30 d临床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干眼症治疗效果均参照中华眼科学会制定的关于干眼症的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干眼症临床症状消失,经泪液分泌实验发现泪液分泌>10 mm/5 min,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实验阴性,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 s;有效:经30 d临床治疗后,干眼症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经泪液分泌实验发现泪液分泌量在5~10 mm/5 min,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实验染色减少,泪膜破裂时间5~10 s;无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干眼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样本及结果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应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80只眼),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患者(80只眼),治疗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药对干眼症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相比较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40例患者(80只眼),治疗显效患者13例,治疗有效患者22例,治疗有效率为87.5%;相比较对照组40例患者(80只眼),治疗显效9例,治疗有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67.5%。应用统计学软件将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
干眼症又称作角结膜干燥症,即多种原因引起的患者泪液异常、动力学异常,使泪膜稳定性下降,伴有眼部不适感、眼表组织病变等情况发生[4]。干眼症患者的病因多以炎症反应、性激素水平变化及细胞凋亡有关,从而导致眼部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过度蒸发及泪膜分布不均等[5-6]。干眼症患者临床并发症状包括眼部充血、角质化、红肿,长时间损伤可导致进行性角结膜病变,降低患者视物水平。临床常规治疗干眼病包括全身性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性治疗主要以提高患者免疫力为目的,从饮食结构上进行改善,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状况,局部治疗则包括改变用眼习惯,应用人工泪液或自体血清等代替泪液,达到湿润眼部的作用。中医内外兼治是近年来临床新型干眼症治疗方法,经有关研究发现,中医内外兼治可显著提高患者干眼症的治疗效果,与常规西医药物滴眼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明显。综上所述,观察组应用中医内外兼治法对干眼症进行治疗具有非常优秀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眼科治疗干眼症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正立,吴加亮,尹霞.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3):517.
[2] 梅玲飞,朱莺.中医药治疗干眼症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5, 37(1):137-140.
[3] 宋立,王笑莲.明目地黄丸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8,23(7):747-749.
[4] 李艳平.43例干眼症临床表现及病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 43-44.
[5] 刘美红,张孝红.干眼症患者的家庭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30):124.
[6] 袁凤仪,陈丽君,项占梅,等.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4):424-425.
[7] 李红月,孙艳,刘长宏,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4):638-641.
[8] 孙洋,李点.浅析干眼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1, 3(23):91-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0.110
江西 343200 安福县中医院 (王杜云) 安福县大光山煤矿职工医院(彭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