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护理中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
2016-06-09徐桃英
徐桃英
血透室护理中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
徐桃英
目的 探究血透室护理中常见不安全因素以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4年2月~2014年11月期间,未实施预防性措施时的血透患者534例作为该研究的对照组;选取在2014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实施预防性措施后的血透患者535例作为该研究的观察组,对护理中血透室中出现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进行观察和记录,对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实行干预措施之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为24.11%,对照组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59.17%,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在血透室的护理中,医护人员通过对不安全因素的观察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发生率,保证血液净化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血透室;不安全因素;护理;预防
随着我国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的普及和完善,以及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断的增强,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的走高,其中护理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1]。血透室一般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比如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场所,由于该方法治疗的特殊性,使得该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所以,对血透室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应该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2-3]。为了对血透室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该研究对本院接收的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进行观察和记录,对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并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2014年2月~2014年11月期间,未实施预防性措施时,在九江市中医医院接收治疗的血透患者534例作为该研究的对照组;选取在2014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实施预防性措施后,在本院接收治疗的血透患者535例作为该研究的观察组。该研究均得到患者的同意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之下完成。观察组患者,男260例,女275例;年龄27~87岁,平均年龄(43.02±13.14)岁,病程1~10年;对照组患者,男261例,女273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42.89±12.24)岁,病程1~10年。对护理中血透室中出现的危险和不安全因素进行观察和记录,对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没有进行任何的预防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其具体的预防措施时根据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来逐个制定的,具体如下:(1)对血液透析室的各系那个规章制度进行逐一的完善,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操作,血液透析室的仪器应该由专人管理,对所有在治疗中需用到的仪器必须定期的进行消毒、检查、维护和保养等,同时在操作时必须严格的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同时建立监督管理小组,对操作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监督;(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对血液透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的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包括技术操作和理论在内的培训,并对培训的结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3)应该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和健康的教育,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亲密良好的护患关系,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的指标包括,护理中所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以及 在护理前后不安全因素出现的次数和具体情况[4]。不安全的情况包括有,跌倒、自行拔针以及院内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调查资料、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学分析分别选择EXEL软件和SPSS 18.0进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实行干预措施之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为24.11%,对照组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59.1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比较分析[n(%)]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护理工作,因该加强对细节的管理工作,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环境。进行血液透析的场所较为特殊,该治疗过程中用到的仪器和设备大多都比较先进和精密且仪器的数量比较多,操作的方法也比较复杂和困难,影响的环节较多,对医护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5]。此外,由于患者的适量比较多,使得医护人员的共组负担加重,因此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较大[6]。虽然发生护理风险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为了给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需制定相应的措施俩较少或者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的伤害,提高治疗的效果[7]。
有关研究表明,通过完善血液透析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得护理的方法与细节更加有章可循,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操作技能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得医护人员的技能更加的娴熟,基础和理论知识更加的扎实。此外,还可以有资深的捞护士给大家讲解和传授工作的经验,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8-10]。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患者的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标准。
此外,在职护士应该在思想上提高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治疗环境。观察组在实行干预措施之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为24.11%,对照组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59.1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血透室的护理中,医护人员通过对不安全因素的观察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发生率,保证血液净化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1] 刘竹,叶庆临,马林,邓小华,等.血液透析室院感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49-351.
[2] 马春苓,岳莉,王爱娟.血透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潜在的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69.
[3] 苏颖.血透患者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22(14):3200.
[4] 周梅玲.加强细节管理预防与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57-2158.
[5] 黄蔷薇,徐武敏,叶白如.不同消毒方法对血透室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9):1020-1021.
[6] 汪美玲,王萍,刘卓.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管理调查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0):1990.
[7] 应迎娟,吴春燕,王秀萍.血液净化专业的职业暴露及防护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84-586.
[8] 许红梅,黄莉莉,褚小玲,等.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加强血透室配液间的感染管理[J].江苏医药,2011,37(17):2094-2095.
[9] 尚永霞.血透室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863.
[10] 李松,孙希彩,潘晓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85-386,39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0.077
江西 332000 九江市中医医院 (徐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