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分析
2016-06-09靳和平
靳和平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分析
靳和平
目的 探究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156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经腹腹膜前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组均手术成功,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5±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0.5)分(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44.9%(P<0.05);2组复发率分别为2.6%和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且术后疼痛轻、手术并发症少,较适合老年患者。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老年;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腹外疝,手术是治疗斜疝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在腹腔镜下行无张力修补术成为可能,且微创治疗可避免传统治疗弊端[1]。本研究对近年来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安阳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8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60~86岁,平均(74.5±2.3)岁。另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61~88岁,平均(76.2±2.4)岁。患者均为初发病,单侧发病,腹股沟区可见肿块,并可回纳腹腔,且在回纳后,指压内环和增加腹压后肿块不再出现,术中均证实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排除其他疝、出血倾向者、恶性肿瘤者及腹腔镜手术禁忌证者。术式选择均由患者自行决定,且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常规疝切口,逐层切开,寻找并游离疝囊。若疝囊较小无需切开,直接高位游离至颈部,若疝囊较大,则将远端疝囊切断,近端缝合开口,将疝囊还纳腹腔,疝环填充物置入还纳腹腔的疝囊,并间断缝合固定,常规将补片平铺于腹股沟管后,间断缝合补片与四周组织的缺口,逐层缝合,术毕。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行经腹腹膜前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常规气管插管麻醉,取头低足高体位,于脐下作10 mm横切口,置入Tracor,建立气腹,压力为12~15 mmHg,置入腹腔镜;再于左右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各做5 mm、10 mm切口,并置入Tracor及手术器械。在腹腔镜直视下探查疝囊内口,从疝环边缘腹壁缺损上方20 mm处横行切开腹膜,横断疝囊内环,分离内环周围腹膜,将腹膜前脂肪及疝囊拉向腹腔内,并解剖出腹横肌、腹壁下血管、精索、韧带、耻骨联合等结构。若内环口较大,8字缝合缩小内环口,再剪裁1块大小合适的聚丙烯补片,经疝观察孔送入腹腔,随后在腹膜前间隙将补片铺平,上至联合腱,下至覆盖股管内口,同时用钉合器将补片固定于Cooper韧带、腹横肌、腹直肌,最后用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关闭腹膜,解除气腹,缝合各切口,术毕。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并于术后随访
6~12个月,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率及复发率。
1.4 疼痛程度评定[2]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围术期各指标比较 2组均手术成功,观察组无中转开放手术者。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围术期各指标比较(x±s)
2.2 2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24 h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5±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0.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15.4%(1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9%(35/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2组术后复发情况 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6%(2/78),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1.3%(1/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腹股沟斜疝发生率逐年递增,分析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肌壁逐渐薄弱,腹股沟区腹膜和肌肉张力明显松弛、减退所致[3-4]。既往临床常采用开放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仅管疗效显著,但该术式创伤较大,出血多,且术后疼痛较明显,并发症多,不利于老年患者康复[5-6]。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该术式解剖少、损伤轻、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相较于开放术式,可在不开腹的前提下,清晰地检查斜疝位置、大小及与毗邻脏器的关系,无需做组织及精索分离,可减少对腹股沟区组织造成损伤,尤其是可避免对腹壁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造成损伤,进而可免除开放术式切口充填式手术造成的痛苦,且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易于被老年患者接受[7-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组均手术成功,且远期随访复发率均较低,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康复时间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两种术式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较低,但经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手术创伤更小,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更适合用于老年患者。
综上所述,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且术后疼痛轻、手术并发症少,较适合老年患者。
[1] 马向东.不同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2):61-62.
[2] 黄海锋,张春军,喻海波,等.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开放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分析[J].浙江医学,2015,37(2):140-142.
[3] 张云.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比较[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4):80-82.
[4] 辜树勇,沈映玲,郑宗珩.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6):481-483.
[5] 荆波,张建.经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1):27-28.
[6] 辛占良.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5,21(4):52-53.
[7] 杨红霞,张春军.基层医院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手术演示配合经验探讨[J].浙江医学教育,2015,14(1):25-27.
[8] 李建华,韩玲.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6):636-6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44
河南 455000 安阳市中医院普外科(靳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