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压监测在胃肠营养中的应用

2016-06-09卢致琼朱锦卢静李玉洁

当代医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危重症感染率白蛋白

卢致琼 朱锦 卢静 李玉洁

膀胱压监测在胃肠营养中的应用

卢致琼 朱锦 卢静 李玉洁

目的 对膀胱压监测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50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组(27例)与B组(23例),B组患者仅实施肠内营养,A组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对膀胱压进行监测。结果 A组APACHEⅡ评分与血清白蛋白值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P<0.05);2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对膀胱压进行监测,可明显降低患者APACHEⅡ评分,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胃炎;膀胱压;肠内营养;危重症

膀胱为一个腹腔内结构,膀胱内压力变化情况可将腹内压变化情况准确反映出来,膀胱压和育接测量腹内压具有相关性。因此,临床将膀胱作为间接测量腹内压的“金标准”[1]。膀胱压可将腹内压特点准确反映出来,对膀胱压进行测定,并可对危重患者出现腹内高压进行处理,加强对危重患者胃肠功能的维护[2]。危重症患者多严重创伤或经过手术治疗,患者难以正常进食,机体消耗能量增加,故而极易出现身体代谢紊乱现象,对其身体恢复有重要影响。而治疗过程中仅通过补液处理难以满足患者机体对能量的正常需求。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逐渐将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肠内营养为一种积极疗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但目前临床关于膀胱压监测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报道较少,本文对膀胱压监测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5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35.2±6.7)岁;病程1~7 d,(2.1±0.6)d;其中重症胰腺炎20例,颅脑外伤患者18例,急性呼吸衰竭12例,多发伤6例,脑出血4例;患者主要伴有食欲减退等症状。患者APACHEⅡ评分为(8.35±2.08)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组(27例)与B组(23例),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内科疗法,主要包括禁水、禁食、抑制胰酶分泌以及抑酸等方法。在此基础上,B组仅实施肠内营养;A组在实施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对膀胱压进行监测。

1.2.1 肠内营养治疗方法 入院3 d后为患者放置鼻肠营养管;第1天:为患者注射500 mL能全力;第2天:为患者注射1 000 mL能全力;第3天:为患者注射1 500 mL;3 d后:为患者注射1 500~2 000 mL。进行输注时,应用持续重力滴注法。开始注射时,按照每小时20~40 mL的速度滴注,患者无不适感后,按照每小时60~100 mL的速度滴入;将营养液温度控制为37℃~40℃。

1.2.2 膀胱压测定 膀胱压测定值控制为0~10 cmH2O,如膀胱压测定值>10 cmH2O,则表明膀胱压升高。本次研究仅对

A组患者进行测定,如膀胱压值升高>12 cmH2O,可采取经肛管排气的方式,应用大黄液通便减压,调节肠内营养滴入速度、减少肠内营养用量或者停止肠内营养滴入,将膀胱压控制为正常范围。如患者膀胱压测定值>26 cmH2O,则可行腹腔减压术。

1.3 观察指标[3]入院时、入院10 d后,对比2组患者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以及血清白蛋白值,并观察2组患者感染情况、死亡率以及胃肠道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所选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分别采用χ2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白蛋白值对比 治疗后,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白蛋白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A组APACHEⅡ评分与血清白蛋白值明显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白蛋白值对比(x±s)

2.2 2组患者感染率、胃肠道反应以及死亡率对比 A组:出现3例感染(主要包括1例腹腔感染与2例败血症),感染率为11.1%;胃肠道反应:1例腹泻,1例腹胀;1例死亡,死亡率为3.7%;B组:出现8例感染(主要包括2例腹腔感染、3例胰腺脓肿、2例败血症以及1例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4.8%;胃肠道反应:9例腹泻,7例腹胀;2例死亡,死亡率为8.7%。死亡主要由于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导致,A组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P<0.05);2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腹内压进行测量主要包括直接、间接两种测量方式。其中,直接测量具有损伤性,要谨慎选择;间接测量法主要对胃膀胱、直肠内压力进行测量,将腹内压准确反映出来。2001年,有研究[4]针对腹内压和膀胱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对腹内压进行测量时,经Foley导管对膀胱注入50 mL生理盐水,可将膀胱压作为反映腹内压的主要依据。

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发病急,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影响较大。该类患者多伴有腹内压升高等现象,有研究[5]显示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症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与腹内压水平变化之间紧密相连,由于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变化均会直接性或者间接性的使腹内压水平增高;腹内高压尤其是腹腔间隙综合征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产生重要作用。胰腺体积增大、后腹膜、胰周积液、周围组织水肿、腹腔积液、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胃肠道麻痹扩张等因素均为导致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增高的常见因素。且还有研究[6]表明,轻型和重型胰腺炎患者腹内压之间有明显差异,腹内压变化情况和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60例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腹内压升高的现象。如患者腹内压升高,会加重病情,对正常肠内营养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A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对其腹内压进行监测,如腹内压升高,可采取应用中药通便减压或者肛管排气的方式来缓解腹内压。治疗过程中及时对膀胱压进行监测,可及早处理。本次研究对A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值进行监测,两项指标可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准确反映出来,进而减少病情进一步恶化。

研究指出,通过对膀胱压和腹泻、腹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如腹内压力较高,则会使内脏血流量减少。如患者腹内压上升至1.995 KPa,则肠系膜血管血流会受阻,并使胃肠道黏膜局部氧分压下降,进而出现黏膜水肿、酸中毒的情况[7]。缺氧导致发生的肠麻痹,会使肠腔扩张,进而导致出现严重腹胀。一般情况下,腹内压升高不会直接导致出现腹泻症状,但由于腹胀症状会减慢肠功能恢复速度,给予空肠营养,会使肠道受到激惹,并使肠运功能发生紊乱,出现消化不良,最终导致腹胀。B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未对其膀胱压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共发生9例腹泻,7例腹胀;A组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对膀胱压进行监测,如发现膀胱压升高,则及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防止重症胰腺炎患者出现腹泻、腹胀等胃肠道反应,且还可降低感染率。

综上所述,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对膀胱压进行监测,可明显降低患者APACHEⅡ评分,降低感染率,并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1] 郑奇志,罗福如,刘福松.膀胱压监测在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6):684-686.

[2] 张丽娟,王军,侯惠如,等.对高龄病人应用CORPAK 10-10-10方法留置胃肠营养管的护理[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5,29(12):4349-4350.

[3] 姜从玉,胡永善,吴毅,等.两种不同胃肠营养方式下吞咽康复训练疗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2):985-987.

[4] 付刚.泮托拉唑联合早期胃肠营养对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的预防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4):1714-1716.

[5] 杨翠.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干预改善ICU危重患者预后状况的实效性探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8):416.

[6] 姚红林,叶向红,李维勤.膀胱压监测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7):1884.

[7] 温华姿.ICU危重患者预后与早期胃肠营养护理的相关性探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6):3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10

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GZ2015ZSF317)

江西 341000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卢致琼 卢静 李玉洁)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朱锦)

猜你喜欢

危重症感染率白蛋白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