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典型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2016-06-09马广文王晓斐王业耀白长寿何立环

中国环境监测 2016年1期
关键词:水源地环境质量环境监测

马广文,王晓斐,王业耀,王 光,白长寿,何立环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2.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我国典型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马广文1,王晓斐1,王业耀1,王 光1,白长寿2,何立环1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2.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选取典型村庄,基于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典型村庄2014年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达标比例为82.0%,超标村庄多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差,总体水质达标比例为67.1%,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分别为89.8%和52.6%;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欠佳,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2.7%,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各地区均存在超标村庄;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较为突出,出现监测项目超标情况村庄占20.6%,土壤超标村庄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农村生态质量状况相对较好,“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和华中北部地区。

农村;环境质量;生态质量;监测方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村庄数量庞大,农村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半壁江山”。农村环境兼有生产和生活环境双重功能:一方面,农村环境要素对农产品生产数量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农村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条件[1]。当前的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由于以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农村环境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致使环境保护工作滞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交织在一起。目前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还相当严重,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态退化还在发展。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建设相当薄弱[2],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农村环境质量情况依然不清。农村环境监测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说清我国农村环境质量状况、为农村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已成为当前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围绕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性的政策和措施。在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方面,国外学者注重从农村环境要素包括土壤、饮用水源和农业景观生态等出发进行评价研究[3-5]。国内学者在农村监测布点和评价指标体系[6-8]、土壤环境质量[9]、农村生活污染统计调查[10]、农村环境质量指数[11-13]和评价模型[14]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角度,依据2014年典型村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我国农村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以期为我国农村环境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1 监测与评价方法

1.1 监测概况

2014年在全国除港、澳、台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典型村庄,监测农村环境质量。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村庄类型划分为生态型、种植型、养殖型、牧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其他型等7个类型。县域选取的典型村庄在空间分布上尽可能均匀分布在县域范围,数量为3~5个,尽量涵盖多种村庄类型的行政村,同时典型村庄应尽量均匀分布在省域范围内。2014年监测了992个典型村庄,位于443个县域行政单元内,其中生态型村庄190个、种植型434个、养殖型94个、牧业型19个、工业型81个、旅游型86个和其他型88个(图1)。

1.2 监测方案组织架构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分为农村环境状况监测和农村生态状况监测,监测空间尺度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2个层次。在村庄监测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行政村庄(典型村庄),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在县域监测层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质量状况(利用上一年遥感影像)监测,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组织架构见图2。

注:底图下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1∶4 000 000自然地理版(南海诸岛)https://219.238.166.215/mcp/Default.html,下载日期2008年10月9日,审图号GS(2008)1373号。下同。

图2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组织架构

1.3 农村环境和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价

依据所构建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组织架构,构建农村环境和生态质量状况监测与评价方法,见表1。环境空气、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地表水环境和农村生态质量各环境监测项目为相应的环境要素评价项目(地表水水质评价项目中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

2014年全国监测的992个典型村庄中,所有村庄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965个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951个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992个典型村庄所在的443个县域中,开展了827个河流和湖库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对443个县域行政单元进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表1 农村环境和生态质量状况监测与评价方法

1)农村环境空气质量。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典型村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比例为94.0%。主要超标项目为PM10。从表2可见,第三季度空气质量达标比例略高于其余3个季度,第二季度最低。

2)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典型村庄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达标比例为67.1%,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分别为89.8%和52.6%。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铁、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锰和氨氮;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氨氮、锰、氟化物和总硬度。水质超标项目以常规理化项目为主,毒性较大的项目较少,个别村庄饮用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各地区均存在超标村庄。从表2可见,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第三、第四季度监测村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略高于第一、第二季度。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第一季度水质达标比例略高于其他3个季度。

表2 农村环境空气、饮用水原地和地表水四季度达标情况

3)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601个,占72.7%;Ⅳ、Ⅴ类156个,占18.9%;劣Ⅴ类70个,占8.5%。地表水主要超标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各地区均存在超标村庄。从表2可见,第三季度达标比例较其他3个季度略高,第一季度最低。

4)农村土壤环境质量:典型村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涉及农田、菜地、居民区周边、养殖场周边、企业周边、垃圾场周边和可能受污染的土地等7种土地利用类型。其中,755个村庄未出现监测项目超标情况,占79.4%;196个村庄出现监测项目超标情况,占20.6%。共采集3 617个土壤样品,其中未超标土壤样品2 946个,占81.4%;超标土壤样品671个,占18.6%。超标项目主要为镉、硒、铅、镍、滴滴涕总量和苯并[a]芘。菜地、企业周边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超标村庄比例相对较高,依次为17.9%、16.3%和16.3%。从污染程度对比结果看,重度污染的土壤中,垃圾场周边比例最高为4.1%,其次为企业周边2.8%和居民区周边2.8%;中度污染土壤中,菜地比例最高为2.8%,其次为农田2.2%和养殖场周边1.5%。

5)农村生态质量状况:443个县域农村生态质量状况为“优”的县域有50个,占11.3%;“良”的有140个,占31.6%; “一般”的有190个,占42.9%;“较差”的有57个,占12.9%;“差”的有6个,占1.4%。总的来看,农村生态质量以“一般”和“良”为主。从空间分布上看,农村生态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华中南部、东北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等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北部等地区,“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华中北部地区,具体分布见图3。

图3 全国典型村庄所在县域农村生态质量状况分布

2.2 讨论

从典型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来看,环境空气质量超标村庄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超标现象主要与当地植被覆盖率低、局部地区干旱少雨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相对较差的污染物扩散条件密切相关,个别地区还与当地或周边企业排污、露天煤矿开采以及锅炉燃烧排污等因素有关。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差,呈现出明显的农村面源污染特征,地表饮用水源地是以超标项目以常规理化项目为主;地下饮用水源地总大肠菌群为首要超标项目,因此达标率较低,其通过煮沸的方式去除。地表水环境质量欠佳,各地区均存在超标村庄。土壤超标项目以重金属为主,镉为首要超标项目,超标现象与部分地区土壤背景值较高有一定关系,但也与当地矿产开采冶炼、化工等工业企业的固体废弃物堆放及排放的废气中所含重金属沉降、废水超标排放有关。部分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与农田、居民点交织在一起,工业“三废”排放是造成周围农田、菜地土壤环境污染的可能原因,并进一步威胁到食品安全。农村生态质量较好,与农村地区所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少有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2014年全国典型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结果表明: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达标比例为82.0%,超标村庄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差,总体水质达标比例为67.1%,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分别为89.8%和52.6%;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欠佳,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2.7%、Ⅳ、Ⅴ类占18.9%、劣Ⅴ类占8.5%,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各地区均存在超标村庄;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较为突出,未出现监测项目超标情况村庄占79.4%,出现监测项目超标情况,占20.6%,土壤超标村庄主要集中在在我国东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农村生态质量状况较好,以“一般”和“良”为主,从空间分布上看,农村生态质量“优”和“良”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华中南部、东北南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等地区,“一般”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北部等地区,“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华中北部地区。从各环境要素质量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3.2 建议

尽快提升农村环境监管能力,说清农村环境质量状况,提高农村环保宣传力度,对于有效保护和持续改善农村环境环境质量至关重要,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需求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结合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形势,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设立实施全国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调查专项。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分布广、环境差异大,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情况和生产生活特征等各个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农村环境质量“家底”依然不清。为基本摸清我国农村环境质量,建议尽快设立并实施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调查和监测专项,以县域为监测单位,从点到面全面掌握我国农村环境质量状况,提早发现环境问题,评估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为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有力支撑。

2)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管力度。当前农村环境空气质量和农村生态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个别差的地区大多与自然环境相关,需要不懈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环境的良性循环。我国农村饮用水源地特别是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总体较差,地表水环境质量欠佳,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较为突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仍有待提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建议持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和监管力度,特别是要着力管理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并加强效果监测和评估,提升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能力。根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全面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特别是要尽快针对污染村庄和问题村庄分类开展综合整治。

3)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建议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具体包括大力支持建设农村环境监测业务、技术、质控和能力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环境监测的组织领导和能力保障,推动县级环境部门标准化建设,加强地方各级特别是县级环境监测站技术业务用房、人才培养、技能培训、仪器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测经费支持力度,为进一步摸清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准备扎实的技术条件,为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4)加快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简称《环保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环保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因此,建议环保部从国家层面逐步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出台并实施环境信息公开相关的办法或规定,明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需要公开的环境信息目录和实施细则。

5)加强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充分认识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农村地区民众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道德水平,逐步改变生活方式,养成绿色环保的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促使农村地区民众自觉加入到保护环境行列。首先,普及与农民生产密切相关的环保科普知识、环境法律法规,把环保意识普及到群众中去,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农村生产当中。积极鼓励农民学习并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其次,在农村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绿色消费,节约水、电。少用非降解的塑料制品和一次性制品,最大程度地减少白色污染。再次,多种渠道开展各种环保培训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通过培训,提高农村领导、农民、学生等各层面的环保意识。利用广播、电视、展览等多种形式宣传节能低碳生活小常识。围绕“6·5”世界环境日、“4·22” 世界地球日和“12·4”法制宣传日,开展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最后,对于农村中乱排废水、废气、废渣和生活中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倡导村民敢于制止、勇于举报的行为,并予以一定奖励。公众参与监督是提升农村环境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从激励到自觉自愿再到法律义务,促进全民的环境保护行动。

致 谢:感谢全国除港、澳、台以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数据支持!

[1] 罗文泊,盛连喜,李振新,等.生态监测与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 张牛牛,黄淑英.农村地区环境监测与人才需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 710-4 711.

[3] ARRIAZA M,CAAS-ORTEGA J F,CAAS-MADUEO J A,et al.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9(1):115-125.

[4] ARSHADA M A,MARTINB S.Identifying critical limits for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in agro-ecosystems[J].Agriculture,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2,88(2):153-160.

[5] ADEKUNLE M,ADETUNJI M T,GBADEBO A M,et al.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a Typical Rural Settlement in Southwest Niger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07,4(4),307-318.

[6] 赵晓军,王晓斐,孙聪,等.农村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与指标优化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2,28(6):128-133.

[7] 张铁亮,刘凤枝,李玉浸,等.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6):1-4.

[8] 董亚萍.宁夏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工程,2012,2 (11):20-22.

[9] 李雪梅,邓小文,王祖伟,等.污染因子权重及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4):97-100.

[10] 董广霞,刘瑞民.农村生活污染开展环境统计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2,28(6):124-127.

[11] 郝英群,赵晓军,周扣洪,等.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沈高镇河横村为例[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3):97-101.

[12] 邵云,李斌,赵光明.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0:73-76.

[13] 刘硕,朱建平,蒋火华.对几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9,15(5):33-37.

[14] 雷波,张丽,夏婷婷,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市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37 (9):1 393-1 399.

[15]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 664—2013[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

[16]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17]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8] 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S]. 北京: 中国质检出版社,1993.

[19]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0]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1]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22] 环境保护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环发[2008]39号[S/OL].[2008-05-19].http://www.sxhb.gov.cn/news.do?action=info&id=23225.

[23]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S].[2011-04-01]. http://www.zhb.gov.cn/gkml/hbb/bgt/201104/t20110401_208364.htm.

[24]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S].[2011-04-01]. http://www.zhb.gov.cn/gkml/hbb/bgt/201104/t20110401_208364.htm.

Rur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Typical Villages of China

MA Guangwen1, WANG Xiaofei1, WANG Yeyao1, WANG Guang1, BAI Changshou2, HE Lihuan1

1.Stat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Control,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 Beijing 100012, China

2.Tongli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Centre of the Inner Mongolia, Tongliao 028000, China

Based on rur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ypical villages were selected in China which typical villages environmental quality were monitored and assessed in 2014,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ypical village ambient air quality were good generally, the standard-reaching rate was 82.0%, exceeding the villages are located Northwest of China; water quality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was poor, the overall standard-reaching rate was 67.1%, water quality standard-reaching rate were 89.8% and 52.6%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drinking water sources respectively; the rural poor in surface water quality, Class I-III water accounted for 72.7%, drinking water and surface water of exceeded the village exist in every province; over the standard issue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 in some areas more prominent, exceedances villages the standard-reaching rate was 20.6% of the monitoring heavy metals project, its distributed mainly in in northeast, central China and south China; rural ecological quality was good relatively, “poor” and “poorer” counties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northwest and northern regions of central China.

rur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ecological quality; monitoring method

2015-07-30;

2015-11-04

环保部环境监测与信息项目“环境质量监督管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试点课题”(2111101)

马广文(1980-),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高级工程师。

何立环

X820.2

A

1002-6002(2016)01- 0023- 07

猜你喜欢

水源地环境质量环境监测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