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油地震勘探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2016-06-09李绪宣朱振宇张金淼

中国海上油气 2016年1期
关键词:深水高密度勘探

李绪宣 朱振宇 张金淼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8 2. 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 100028)

中国海油地震勘探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李绪宣1,2朱振宇1,2张金淼1,2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8 2. 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 100028)

近十几年来,中国海油围绕我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的迫切需求,通过开展技术攻关,突破诸多技术“瓶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海上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深水地震勘探技术、开发地震技术等3套地震勘探技术体系,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等3套油气勘探基础软件平台,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将面临诸多新挑战,将面向中深层、深水区、古潜山、隐蔽油气藏、复杂构造和非常规油气藏等六大重点勘探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在海上地震采集装备、海上测井技术、地震岩石物理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海上时移地震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实现中国海油“二次跨越”提供技术保障。

中国海油;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深水地震勘探技术;开发地震技术;技术进展;发展方向

经过30多年的对外合作及自营勘探开发,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目前日益复杂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目标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正面临着新形势,只有不断地对关键“瓶颈”技术进行攻关,才能推进我国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海油在大规模合作勘探的背景下,形成了以技术引进为主导的技术发展模式,油气勘探开发迅速发展,但自主创新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此后逐渐意识到,引进的技术不完全是先进的,引进是“受限”的,引进更是“昂贵”的,于是从“九五”起,针对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迫切需求,通过开展自主技术攻关,尤其是在海上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深水地震勘探技术和开发地震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攻关,目前已经形成一系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采集装备、处理解释技术体系和软件平台,逐步改变了技术发展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基本满足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需求,在渤海、南海及东海等油气田的增储上产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海上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进展

高密度地震勘探的主要技术优势在于检波器采用单点无组合的记录方式,最大限度地记录地下真实的原始反射信息,具有有效频带宽、子波一致性好、空间假频少和噪声数学可描述性强等特点,可为提高储层描述精度提供数据基础。中国海油经过10年的努力,研发了海上单检波器、小道距(3.125 m)高密度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装备,并形成了配套的处理、解释技术系列,包括室内组合、噪音压制、振幅补偿、高保真叠前偏移等关键处理技术和构造成像、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等关键解释技术[1-4]。

1.1 高密度地震采集装备

海上高密度地震采集装备包括高精度的海上地震勘探拖缆采集系统和拖缆控制定位系统,通过重点攻关形成了3项关键技术:①基于电缆长距离的高速度数据传输,在120 m差分双绞线上实现了不低于288 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②利用修改传输协议定义、增加帧头帧尾标示等多种技术提高传输可靠性;③采用多级嵌入式数据处理技术,对多缆数据进行实时汇集和传输,采用高性能CPCI机箱平台和多级嵌入式模块化并行处理技术,满足了多缆地震大容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

通过单检小道距4缆地震采集工程化样机的制造以及16缆室内接收记录系统的构建与测试,形成了电缆姿态控制系统工程样机,并最终形成地震采集装备产业制造条件且开展了生产实验(图1)。截至2014年底,共完成了50余个井区的地震勘查作业,累计采集了约6 000 km的地震数据。完成二维1 617 km、三维满覆盖405 km2地震资料采集工作量。研制的拖缆地震采集系统和电缆深度控制系统经过大量地震采集作业的实际检验,水下大数据量的采集传输可靠,室内操作控制及记录存储系统运行稳定,试验采集的地震资料经过处理后具有比常规地震资料更宽的频谱和更高的分辨能力(图2)。

1.2 高密度地震资料配套处理关键技术

高密度地震资料是按照“宽进宽出”的原则,在野外采用单点检波器接收、3.125 m小道距进行实际采集,再利用室内数字组合、噪音压制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地震反射的信噪比。高密度地震资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优势。

1) 有利于避免空间假频,提高了噪音识别能力。空间采样率的提高,能有效避免地震波场采样的空间假频,同时对噪音干扰采样更充分。另外,小道距数据提高了各种数学变换的精度,使得去噪方法应用更加有效。

图1 海上高密度地震采集系统

图2 高密度地震资料(左)与常规地震资料(右)的对比

2) 有利于近地表地质调查,提高浅层勘探精度。高密度采集数据折射波可以被充分采样,避免空间假频,初至波更加连续,利于追踪和准确拾取。此外,高密度采集数据偏移距较小,对浅层有较高的覆盖次数,高频信息损失比较少,提高了浅层勘探精度。

3) 室内数字组合方式更加灵活。单检波器采集数据室内组合方式更加灵活方便,可根据不同的数据特点及处理要求,利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合理地选择组合道数进行重采样,为后续处理提供多种选择。

4) 提高数据分辨率和成像精度。高密度地震勘探采用单检波器、小道距或小面元采集方式,避免了组合对高频信息的损害和空间细节的模糊,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针对海上小道距高密度地震资料,在现有处理技术与流程的基础上,开展了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了一套针对海上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噪音压制与信号增强、提高分辨率处理、鬼波多次波压制和叠前偏移及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生成的特色技术系列,并建立了处理流程(图3)。实际资料应用证明,这一特色技术系列能有效消除各类噪音,保护有效频率成分,尤其是低、高频成分,增加了信噪比,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能够实现“四高”(即高保真度、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成像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新资料品质整体提升,精细断层刻画更清楚,地层和基底成像得到提升(图4)。

1.3 高密度地震资料特色解释技术

以海上高密度地震资料处理结果为出发点,基于先进的信号分析理论,以高精度属性提取与分析、弹性参数反演等技术为核心,形成了海上高密度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体系(图5)。主要特色技术包括:①高精度地震精细构造分析技术,利用地震资料高密度和高信噪比的特点,有效改善了大倾角地层的相干成像质量,提高了弱小断层及裂缝的检测精度;②高精度地震沉积分析技术,实现了应用地震资料进行高精度地震沉积旋回、地震沉积相带分析、沉积单元表征等地质分析工作,提高了少井或无井地区的地震沉积分析结果的可靠性;③高精度地震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综合预测储层展布及内部的流体性质,有效降低了储层及流体检测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的可靠性。

针对我国近海油气勘探所面临的地震地质问题,利用研发的上述特色技术形成了一系列地震解释技术组合。

1) 基于地震沉积旋回与韵律分析的储层空间展布刻画技术。针对复杂储层预测,首先通过地震韵律分析、地震层序分析、地震相分析提高地震层序格架的精度,进而以现代时频域信号分析为基础对储层地质体分析及内部结构进行精细刻画。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组合具有方法系统完整、储层描述精度高的特点[5]。

2) 河流相储层精细表征技术。针对河流相储层河道边界及储层内部期次界限模糊、储层厚度薄、空间非均质性强及油气成藏受相带控制等问题,形成了以高精度频谱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河流相储层精细表征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组合能极大地提高储层空间特征描述精度,并有效降低河道内充填岩性及含油气性预测的多解性(图6)。

图3 海上三维高密度地震资料处理流程

图4 渤海锦州32-4构造海上三维常规地震资料(左)与高密度地震资料(右)对比

图5 海上高密度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体系

图6 应用高精度频谱分解技术刻画渤海油田河道

3) 高灵敏度岩性物性流体参数反演技术。针对复杂储层岩性类型多、物性及流体变化复杂的特点,形成了以地震异常吸收识别、地震叠前属性反演为核心的岩性、物性及流体预测的技术组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组合能有效降低储层岩性、物性及含油气性预测的多解性[6]。

2 海上深水地震勘探技术进展

受深水区复杂海底地貌和地下构造的影响,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成像品质较差;盆地(凹陷)内部和基底反射特征不明确、断裂特征不清晰,使盆地(凹陷)的构造研究、沉积特征分析和烃源岩研究缺乏可靠的地震资料基础;深水区钻井费用昂贵、钻井数量非常少、岩石物理特征复杂,使储层和油气预测准确性降低。针对深水区勘探难题,开展了深水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在深水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中深层信噪比、成像质量显著提高,为深水区构造解释、烃源岩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基础[7]。

2.1 深水地震资料采集关键技术

1) 深水高分辨率梯形气枪阵列立体组合震源。

海上气枪震源沉放在海面以下,当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传播到海面时,由于海面的反射作用,地震波极性发生反转并向下传播,产生震源端鬼波,从而导致高频陷波,减小有效频带宽度,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为了减小震源端鬼波的限频问题,通过对大量不同气枪阵列组合进行震源子波模拟试算,提出了高分辨率气枪阵列立体组合,设计并实验了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倒梯形等多种排列形式的立体气枪阵列组合。采用上述组合方式激发子波的主脉冲大,穿透力强,频谱中低频丰富,大大增强了中深层信号能量,有效地提高了中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图7是平面四子阵和梯形排列立体四子阵及其模拟的子波和频谱,可以看出梯形排列的立体四子阵组合震源有效压制了鬼波的最大振幅,减弱了鬼波的限频影响,并且频谱在118 Hz陷波点附近能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其低频能量也略有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频带宽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8-12]。

2) 深水大容量平行四边形气枪阵列立体组合震源。

图8是大容量平行四边形排列立体六子阵列气枪组合及其模拟的子波和频谱,可以看出该枪阵组合总容量大、大小容量气枪合理排列,尤其是将大容量相干枪布设在合理的位置上,并且6个子阵列采用了平行四边形立体组合方式,枪阵的沉放深度也适当增加。该枪阵组合激发子波的主脉冲大,穿透力强,频谱中低频能量丰富,频谱曲线整体较平滑,陷波点能量得到抬升,有效频带拓宽,大幅增强了中深层信号能量,提高了中深层信噪比,有利于中深层成像,并且能够压制震源端鬼波,同时适当提高了中、浅层的分辨率。

图7 平面和梯形排列立体四子阵模拟的子波及频谱[8]

图8 大容量平行四边形立体六子阵气枪组合及其模拟的子波和频谱[8]

2.2 深水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

1) 波动方程反馈迭代压制多次波技术。

为了有效压制深水多次波,发展了波动方程反馈迭代压制多次波技术,利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正演计算生成多次波,然后从地震记录中进行自适应匹配相减压制多次波。该方法的优点包括:对观测系统没有限制,不需要炮间距等于道间距的假设条件;正演计算不需要给定震源子波,将地震记录作为多次波初始震源,更符合多次波的动力学规律;所有计算均在频率域实现,计算速度快。

图9是海上深水区波动方程反馈迭代多次波压制前、后的叠加剖面对比,可以看出:多次波压制前,在深层6~7s附近,由于多次波掩盖了有效波,成像较差;采用波动方程反馈迭代技术压制多次波后,有效波信号大大增强,深层信噪比明显提高。

图9 波动方程反馈迭代多次波压制前、后的叠加剖面[8]

2) 基于多次聚焦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

共反射面元理论(CRS)[13-15]指出,叠加不应是单个反射点R对应的不同偏移距的叠加,而应将圆弧CR上菲涅尔带对应的共反射面元内的数据进行叠加(图10)。通过引入Rnip(虚拟震源R*传播到地面波前曲率半径)、Rn(爆炸反射面虚拟震源R到地面的波前面曲率半径)和α(中心零炮检距射线在地面的出射角)等3个参数重构了非均匀介质中共反射面元(CRS)时距关系[13-15]。

图10 共反射面元叠加原理示意图[13]

相对于传统共反射面元叠加(CRS)技术,多次聚焦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能够对叠前数据进行属性参数寻优搜索,通过使用倾角分解CRS叠加方法减小倾角歧视影响,提高了CRS时距曲线远偏移距精度,并且能够用于复杂构造成像,不仅能够输出成像结果,还可以输出道集。

应用多次聚焦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后,中深层速度谱聚焦程度明显提高,有利于速度谱拾取和速度分析;叠加剖面上中深层弱反射信号能量大大增强,信噪比明显提高,绕射波信息得到很好的保持,地质结构、地层接触关系更加清晰,为构造解释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地震资料(图11)。

图11 琼东南盆地常规叠加剖面和多次聚焦叠加剖面对比[13]

2.3 深水区地震勘探试验

为了检验深水地震采集、处理等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在南海深水区开展了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试验,获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2012年采用大容量平行四边形立体六子阵列组合震源和长电缆在南海长昌凹陷深水区进行了现场采集试验,利用上述关键处理技术分别对2007年老资料和2012年新采集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2012年新采集的地震剖面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显著提高,凹陷基底清晰、地层充填特征明显,清楚地展示了凹陷结构、地层充填特征、断裂特征等,为深水区构造解释、烃源岩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基础(图12)。

图12 珠江口盆地长昌凹陷2007年和2012年采集偏移剖面对比[13]

3 海上开发地震技术进展

3.1 斜井井筒地震数据采集和配套处理技术

海上油田稀疏井网条件下的井型以斜井和水平井为主。相对于陆上油田,海上油田井筒地震的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包括井轨迹、井身结构、固井质量、仪器尺寸、平台承重以及作业时窗等;同时由于斜井条件下波场更加复杂,海上井筒地震资料的波场分离与偏移成像难度更大。通过近10年的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海上井筒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流程和实施规程,在三维VSP波场分离、偏移成像和复杂介质斜井井间地震正演模拟、噪声压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在我国海上首个Walkaway-VSP自主采集、处理的示范油田——渤海秦皇岛32-6油田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图13),为后续的精细油藏描述提供了高品质地震资料[16]。基于秦皇岛32-6油田的井控地震资料,成功指导了该油田的调整井随钻工作,有效规避了投资风险,提出了潜力砂体,为海上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海上斜井井筒地震技术已推广应用到渤海垦利10-1和海外乌干达Kingfisher等油田[17]。

3.2 基于地震驱动的海上油气田储层地质建模技术

海上油田钻井成本高,须在较少井条件下进行开采,因而对地下储层非均质性的认识成为提高海上油田开采效果的基础。海上油田地震数据质量较好,但钻井井身条件具有大斜度的特点,陆上油田广泛使用的认识储层非均质性的常规方法与海上油田的数据条件具有一定的差异,而以地质统计学为代表的三维随机建模方法在少井条件下不确定性大,且无法有效地整合三维地震数据体等其他信息,因此探索了一种基于地震驱动的海上油气田储层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即以地震数据为主体,充分利用地震资料高横向分辨率和测井资料高垂向分辨率的特点,用测井资料与地震数据相匹配建立储层模型。这种建模方法基于具有丰富空间信息的地震数据,可以得出储层物性的空间变化关系和参数,规避了传统地质统计学以井为核心且在少井条件下难于建立较为客观的储层地质模型的弊端,已成为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储层地质建模的有效方法;同时这种建模方法具有将地震解释、储层预测及三维地质模型建立融为一体的优势。经过近10年的技术攻关,基于地震驱动的地质建模技术在砂体构型地震响应分析、砂体叠合模式识别、沉积模式约束的地层格架建立、砂体叠合模式控制下的地震驱动建模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驱动建模软件。基于地震驱动的地质建模技术应用于渤海秦皇岛32-6油田(图14),成功指导了该油田的调整井随钻分析,与实钻井符合率更高。

3.3 海上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

中国海油从“十五”开始进行海上时移地震技术的研究,通过10余年的自主研发,建立了完善的海上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体系,包括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技术、时移地震处理技术、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形成了时移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时移地震匹配处理、时移地震反演、时移地震属性分析等特色技术。截至目前,海上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已在渤海绥中36-1、莺歌海盆地东方1-1和珠江口盆地西江24-1等海上油气田得到较好的应用。

图13 渤海秦皇岛32-6油田Walkaway-VSP处理结果[16]

图14 基于地震驱动的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在渤海秦皇岛32-6油田的应用

2013年在西江24-1油田开展的时移地震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在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技术、时移地震处理技术、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效果。

1) 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技术。针对目标油田的地质特征、油藏特征、岩石物理及地震正演响应、地震资料品质以及时移地震采集参数一致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价,首次实现了三维油藏数模和三维地震模拟数据的紧密结合,为后续时移地震差异的处理和解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时移地震叠前一致性处理技术。形成了潮汐校正、检波器位置误差校正、面元重置、针对相位Q补偿、子波匹配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和时移地震质量控制体系,并首次通过集成应用大幅提高了时移地震处理资料的一致性,其中时移地震数据的重构技术是对10缆采集数据和4缆采集数据进行面元信息的一致性抽取,实现了非重复性时移地震采集条件下的时移地震技术应用。

3) 时移地震叠后匹配处理技术。通过时移地震资料频率和能量匹配技术、相位和振幅校正技术以及匹配滤波子波校正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时移地震资料的一致性;同时针对靶区多层系的油藏特征,实现了多层系匹配处理,并通过多时窗的相关匹配处理实现了逐层匹配,使得处理的时移地震差异主要集中在开发的油藏段,从而更好地反映了油藏动态变化(图15)。

4) 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对研发的±90°相移、差异数据振幅提取及解释、时移地震反演等时移地震关键解释技术的应用基础上,分析了实际油藏动态变化,预测剩余油分布规律,为后续开发井位的优化调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及技术保障。其中,差异解释预测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有效地指导了新钻井的井位部署(图16)。

图15 珠江口盆地西江24-1油田时移地震关键处理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一致性

图16 时移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在珠江口盆地西江24-1油田的应用

4 海上地震勘探技术发展方向

“十三五”期间,我国海上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要着重研究解决制约我国近海油气勘探的重大问题,在中深层、深水区、古潜山、隐蔽油气藏、复杂构造和非常规油气等六大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并形成配套的技术体系,为实现中国海油“十三五”储量规划和“二次跨越”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1) 中深层油气勘探技术。开展面向目标的宽方位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评价、震源优化设计和子波模拟、层间多次波压制等技术研究,提升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同时开展各向异性研究,改善地震偏移成像。

2) 深水油气勘探技术。针对深水区复杂构造成像、模糊带、特殊岩性体成像等勘探难题,优化完善常规拖缆采集观测系统参数,研究宽频、基于深水复杂目标的环形(螺旋)采集技术,从采集中压制鬼波,拓宽资料的频带宽度,提高地震原始资料的品质;要研究海上混合震源地震采集技术和配套的处理技术,提高深水拖缆采集效率,增加面元覆盖次数,提高地震成像品质。

3) 古潜山油气藏勘探技术。通过“两宽一高”地震资料采集和地震资料配套处理技术攻关,改善地震资料品质;在此基础上,对潜山顶面构造形态及内幕断裂精细刻画,落实有利圈闭;深化潜山裂缝型储层有效性预测研究,从而进行目标靶区潜山储层有利区带分布预测,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4) 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深化完善高精度层序格架下的沉积体系研究和岩性油气藏勘探技术体系,发展岩性圈闭尖灭线识别技术和薄层砂岩储层预测技术,建立起岩性地层油气藏的评价方法体系。

5) 复杂构造油气藏勘探技术。发展针对目标的正演模拟-地震采集-地震处理-储层预测一体化技术,形成系统的复杂构造油气藏的勘探评价方法。

6) 非常规油气藏勘探技术。形成适合中国特点的页岩油气综合甜点识别与评价技术系列,建立储层脆性预测、裂缝预测、岩石力学参数预测、页岩层系应力结构预测技术体系,形成微地震数据处理及解释相关技术。

在进行重点领域攻关研究的同时,专项技术研究方面发展海上物探装备、海上测井技术、地震岩石物理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海上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等关键技术。

1)海上物探装备。完善高精度地震勘探系统成套化技术,建立海洋地震勘探设备工程研发平台,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建立生产试验船,生产与新采集试验结合,逐步推进自主装备的产业应用。

2) 海上测井技术。开展低孔渗地层测试与取样、三维成像测井、高温高压测井等系列电缆测井技术的研究和仪器研制,实现推广应用;继续开展随钻测井系列技术研究和仪器研制,全面实现海上地质导向钻井和开发井随钻储层评价应用;开展致密或低孔渗储层和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综合评价技术应用研究。

3) 地震岩石物理技术。开展岩石物理实验室建设,“十三五”中期完成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投入科研和生产项目的岩石物理测试应用;开展岩石物理与地震响应分析技术研究。

4)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发展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速度建模、复杂地区地震叠前成像等关键技术,形成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三维多波多分量地震采集、处理系统,建立具有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特色的解释、反演技术体系。

5) 海上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发展海上时移地震采集设计技术,完善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技术、时移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时移地震反演与解释技术,完善时移地震软件系统,形成时移地震技术规程,实现时移地震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5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攻关研究,中国海油已经形成海上高密度地震勘探、深水地震勘探、开发地震等3套技术体系及相应装备,自主研制了地震采集(MODES)、处理(MPS)、解释(MIAS)等3套地震勘探软件平台,为我国海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十三五”期间,为实现中国海油“二次跨越”,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将面临诸多新挑战,如中深层低孔渗、高温高压区、深水区、古潜山、隐蔽油气藏、复杂构造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等将成为重点勘探领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不懈努力,加快海上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发与储备,力争取得更大突破,为增储上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1] MARTIN J,OZBEK A,COMBEE L,et al.Acquisition of marine point receiver seismic data with a towed streamer[C].SEG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and 70th Annual Meeting,Calgary,2000:37-40.

[2] 赵伟.中国海上时移地震技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26(1):30-34.

Zhao Wei.Feasibility study on time-lapse seismic offshore China[J].Progress in Exploration Geophysics,2003,26(1):30-34.

[3] 赵伟,等.海上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4] 赵伟,夏庆龙,张金淼,等.海上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3.

[5] 朱振宇,吕丁友,桑淑云,等.基于物理小波的频谱分解方法及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9,52 (8):2152-2157.

Zhu Zhenyu,Lv Dingyou,Sang Shuyun,et al.Research of spectrum decomposition method based on physical wavelet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2009,52 (8):2152-2157.

[6] 尹成,王治国,雷小兰,等.地震相约束的多属性储层预测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5):173-180.Yin Cheng,Wang Zhiguo,Lei Xiaolan,et al.Multiattribute reservoir prediction method under restraint of seismic facies[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2010,32(5):173-180.

[7] 常旭,刘伊克,杜向东,等.深水崎岖海底地震数据成像方法与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8,51(1):228-234.

Chang Xu,Liu Yike,Du Xiangdong,et al.Seismic imaging under the irregular deep water bottom[J].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2008,51(1):228-234.

[8] 李绪宣,王建花,张金淼,等.南海深水区地震资料采集设计和处理关键技术及其野外试验效果[J].中国海上油气,2013,25(6):8-14.

Li Xuxuan,Wang Jianhua,Zhang Jinmiao,et al.Some seismic acquisition designs and key 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their testing effects in the deep water[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3,25(6):8-14.

[9] SONG Jianguo,DENG Yong,TONG Xinxin.The simulation of far-field wavelets using frequency domain air-gun array near-field wavelets[J].Applied Geophysics,2013,10(4):461-468.

[10] 李绪宣,温书亮,顾汉明,等.海上气枪阵列震源子波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09,21(4):216-220.

Li Xuxuan,Wen Shuliang,Gu Hanming,et al.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lets from offshore air-gun array seismic source[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09,21(4):216-220.

[11] 李绪宣,胡光义,范廷恩,等.基于地震驱动的海上油气田储层地质建模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2011,23(3),143-147.

Li Xuxuan,Hu Guangyi,Fan Tingen,et al.A method of geological reservoir modeling based on seismic drive for offshore fields[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1,23(3):143-147.

[12] 李绪宣,王建花,杨凯,等.海上深水区气枪震源阵列优化组合研究与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2,24(3):1-6.Li Xuxuan,Wang Jianhua,Yang Kai,et al.A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seismic air-gun array sour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ffshore deep water[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2,24(3):1-6.

[13] 李绪宣,王建花.南海深水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4] HUBRAL P,SCHLEICHER J,TYGEL M.A unified approach to 3D seismic reflection imaging,Part I:basic concepts[J].Geophysics,1996,61(3):742-758.

[15] 杨锴,许士勇,王华忠,等.倾角分解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5),1148-1155.

Yang Kai,Xu Shiyong,Wang Huazhong,et al.A method of dip decomposition 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 stack[J].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2005,48(5):1148-1155.

[16] 李绪宣,范廷恩,胡光义,等. 海上Walkaway VSP 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5,27(2):1-7,23.

Li Xuxuan,Fan Tingen,Hu Guangyi,et al.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offshore Walkaway VSP methodology[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5,27(2):1-7,23.

[17] 张振波,王建花,李绪宣,等.XSP-CDP 井间地震叠加成像方法及其试算效果[J].中国海上油气,2013,25(1):24-27.

Zhang Zhenbo,Wang Jianhua,Li Xuxuan,et al.A method of XSP-CDP crosswell seismic stack imaging and its trial effect[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3,25(1):24-27.

(编辑:崔护社 张喜林)

The progress and direction of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n CNOOC

Li Xuxuan1,2Zhu Zhenyu1,2Zhang Jinmiao1,2

(1.CNOOC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028,China;2.NationalEngineeringLaboratoryforOffshoreOilExploration,Beijing100028,China)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CNOOC focuses on urgent demand of offsho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reaks the bottleneck by technical research, establishes three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including offshore high-density seismic exploration, deep water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eismic technology systems, and develops three petroleum exploration software platforms for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e technical achievements buil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xploration.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many new challenges will be faced by marin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echnical research will be carried out in six key exploration domains such as middle-deep layers, deep water areas, buried hills, subtle reservoirs, complex structure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Breakthrough progresses will be made in such aspects as marine seismic acquisition equipment, marine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seismic rock physics technology, multi-wave and multi-component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offshore time-lapse seismic technology, which will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achieving CNOOC’s goal of “the second stride development”.

CNOOC; high-density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deep water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eismic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evelopment direction

李绪宣,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2年毕业于原山东海洋学院,现从事海洋石油物探方法研究。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南街6号院海油大厦B座(邮编:100028)。E-mail:lixx@cnooc.com.cn。

1673-1506(2016)01-0001-12

10.11935/j.issn.1673-1506.2016.01.001

TE5132.1

A

2015-11-10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开发地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编号:2011ZX05024-001)”部分研究成果。

李绪宣,朱振宇,张金淼.中国海油地震勘探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中国海上油气,2016,28(1):1-12.

Li Xuxuan,Zhu Zhenyu,Zhang Jinmiao,et al.The progress and direction of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 in CNOOC[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6,28(1):1-12.

猜你喜欢

深水高密度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勘探石油
识人需要“涉深水”
立秋
浅析测绘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
22000k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分析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