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研究
2016-06-08吴秋
吴秋
摘 要:该文通过对合肥市、安庆市、蚌埠市、六安市4个城市及安徽省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皖西地区实际情况,客观现实地提出解决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问题的微观层面的措施,希望能为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010-04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国家实现城市化的必经之路,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流动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的深化和发展,必须引起重视。
1 安徽及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
1.1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历史及特征 经历30多年的发展变迁,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
1978年底,我国开始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市场化改革不断进行,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一般是转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这种转移就是“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
20世纪80年代末,深入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放宽,农村劳动力出现了跨区域流动。这时期,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良好,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流动到高收入地区,呈现出“离乡不离土”的特征[1]。
21世纪以后,我国城市化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流出和回流并存的反复流动现象。这时期,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比较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在流动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定居城市中,实现户籍迁移,但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依然无法实现永久性迁移,反复流动依然是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随着国际间合作的加强和深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今后将呈现国际化趋势[2]。
1.2 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发展现状
1.2.1 男性所占比重较女性大 第二次人口普查期间,皖西地区男性农村流动劳动力占62.08%;2013年对皖西地区8个县区、247个乡镇、2 470户、共9 418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皖西地区男性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为63%。
1.2.2 初中文化所占比重最大 第二次人口普查期间,皖西地区初中文化程度农村流动劳动力占74.8%;2010年对全区抽选77个乡镇、275个村、2 750户作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中,皖西地区初中文化占72.6%;2013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皖西地区初中文化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为67%。
1.2.3 集中流动在第二产业 第二次人口普查期间,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在第二产业的比重是58.55%;2010年抽样调查显示,在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有59%;2013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在第二产业的人数占到58%。
1.2.4 省外流动较多 第二次人口普查期间,皖西地区男性农村流动劳动力占84.5%;2010年抽样调查显示,外省流动人口占70.3%;2013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在外省的有65%。
1.2.5 区域差异明显 数量上,舒城县和裕安县户均劳动力流动数量较高,分别为1.6人和1.5人,地处山区的金寨县和沿淮的寿县户均劳动力流动数量较少,分别为0.9人和0.8人;区域上,丘岗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占比例为54%,高于沿淮平原和山区地区。
1.3 皖西与省内其他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比 皖西是安徽省西部地区大别山区1市5县的统称,即六安市与下辖的霍山县、舒城县、寿县、霍邱县、金寨县。现在皖西多指安徽省六安市。本文对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蚌埠市、六安市统计局提供的各自区域的第二次全国农村普查主要数据(第五号)中的农村劳动力数据进行对比,结合2010年六安市进行的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的调查资料,得出皖西与省内其他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
1.3.1 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结构完善度相对较好 由表1可知,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蚌埠市、六安市农村流动劳动力男性所占的比例比女性分别高出24.8%、29.2%、25.8%、22.2%、24.2%,相差程度非常明显,但皖西地区所占比重相对来说比较低,且低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蚌埠市、六安市农村流动劳动力中21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农村流动劳动力所占比重分别为20.8%、19.6%、16.2%、24.2%、17.7%,六安市所占比重仅高于安庆市且低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
1.3.2 皖西地区流动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 由表1可知,安徽、合肥、安庆、蚌埠、六安5省、市农村流动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是合肥、安庆、蚌埠、六安4个城市中最低的,所占比例分别是8.9%、6.2%、6%、5.9%,但略高于安徽省的5.6%的平均水平。
1.3.3 皖西地区农村流动劳动力就业范围窄 由表2可知,安徽、合肥、安庆、蚌埠、六安5省、市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二、三产业就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8.3%、98.4%、97.7%、98.5%、98.5%,皖西地区所占比重最高;皖西58.6%的农村流动劳动力分布在第二产业,比合肥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将近10个百分点。
1.3.4 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缺乏组织性 从调查资料中可以看出六安市农民外出就业,基本依靠亲戚朋友介绍或指引,缺乏组织性和有序性,且政府的推动力不强。调查显示,有组织外出的劳动力130人,占所当时流动劳动力的5.5%[3]。
1.3.5 皖西地区企业吸引劳动力流动能力不足 由表2可知,安徽、合肥、安庆、蚌埠、六安5省、市农村劳动力省外就业率分别为77.7%、38.0%、84.5%、73.2%、84.5%,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到省外就业的人数占全部流动人数的84.5%,而发展较好的合肥省外就业率仅为38%;2010年上半年,省内流动的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29.7%,省外流动占70.3%,虽然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比国家二次普查时的情况略有提高,但差距仍然悬殊。
2 影响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的因素分析
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是指农村劳动力在其整个一生中多次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流动。本文以2013年六安市对2470户村民中的2874人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为例,对内部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2.1 影响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的内部因素
2.1.1 自身人力资本情况 2013年六安市农村流动劳动力男性为1 813人,占63%,女性为37%,女性比男性低26个百分点,因为男性流动空间相对较大,可能是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也可能是适合男性的工作机会比女性多。从皖西地区第二次全国农村普查可知,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集中在21~50岁,年轻人精力、体力均较好,对收入期望高,同时受到家庭羁绊相对较少,跨地区反复流动频繁。2013年皖西地区抽样调查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23人,占12%,初中文化程度1 896人,占67%,高中文化程度397人,占13%,中专文化程度100人,占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58人,占5.5%。一般而言,受教育年限高的农村劳动力,生活有比较高的期望,因此高工资区域更能吸引他们流入。
2.1.2 家庭状况 抽样调查显示,2013年流动到省外的农村流动劳动力有1 858人,年均收入26 144元;在本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有1 016人,年均收入8 956元。农村劳动力流动在本地的要顾及农忙,多是农闲时就近从事非农工作,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最先考虑的是家庭收入。如果当地有较好的就业机会,家庭劳动力往往会带动全家在当地流动工作。其次,家庭负担重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空间小。农村家庭劳动力数量也影响劳动力流动情况,当家庭有较多的劳动力时,流动空间选择相对加大。
2.1.3 以往外出务工经历及经验 2013年六安市抽样点差的结果显示,2013年六安市农村流动劳动力,在外主要从事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建筑业,人数分别占抽样调查人数的38%和20%,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抽样调查人数的33%。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经历、目前各方面的状态与以后的流动倾向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可能是与适应性及以往工作收入满意度有关。
2.1.4 区域因素 从转移数量看,舒城、裕安2个县区户均转移分别为1.6人和1.5人,高于去其他县。分区域看,六安市的丘岗地区,如金安、裕安、舒城、叶集4县区劳动力转移比率明显高于沿淮平原地区和山区县,占全市当年转移劳动力比重达54%;沿淮的寿县、霍邱2县和金寨、霍山2个山区县,4县区占全市当年转移劳动力的比重为46%。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更渴望走出去[4]。
2.2 影响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的外部环境
2.2.1 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由于皖西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国家第二次农村普查期间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共有253.93万人,外出从业劳动力122.87万人,农村流动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48.39%。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活动也较为活跃,农村居民有着较多的本地就业或创业机会,就不会选择外出就业。
2.2.2 流入地的就业空间及收入 从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看,我市劳动力转移在外省的居多,占65%,其中转移在外省城市中的占88%;转移在省内的占35%。2013年在外省的农村流动劳动力有1 858人,年均收入26 144元,其中在外省城市中收入占89%;在本省的农村流动劳动力有1 016人,年均收入8 956元。这说明了,流入地提供的工作岗位和收入差距,造成了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多向省外转移。
2.2.3 流入地对流入人口的管理政策 如果流入地设置的农村流入人口流入的门槛太高,如户籍限制及技术要求苛刻等相关的政策壁垒,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会困难,农村劳动力就会流向容易流入的区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岗位、保障体系良好,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5]。
3 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流动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有差距,流动人群结构有待优化 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革,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皖西地区农村流动劳动力绝大多数都是初中文化,因文化程度较低,主要从事简单粗放的工作。虽然农村流动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但是素质上却是供不应求,出现数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的现象。
3.2 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序性差,缺乏社会保障 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是靠亲朋和邻居的传、帮、带在外反复流动,缺乏组织性和维权意识,因此,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6]。近年来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但缺乏劳动时间、教育、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的配套制度,留守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劳动时间过长、扣押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保险的现象屡见不鲜,福利待遇低、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缺乏等问题急需解决。
3.3 本地企业对流动劳动力缺乏吸引力 皖西地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工业不发达,属于国家五线城市。虽然近几年经济发展有所提高,但和其他发展好的地区相比,尚有差距,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滞后使得当地企业效益偏低,员工工资较低,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流动劳动力缺乏吸引力。
4 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农村人口教育水平,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目前,皖西部分农村人口在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知识及工资水平、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及政策措施。政府依托当地职业技术学校,让农民工在流动就业前有针对的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及学习,使他们切实掌握技能政策、法律、法规。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劳动权益维护的培训体系,提高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维权意识[7]。
4.2 完善城乡劳动市场,引导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流动 鼓励建立能够真正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提供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并提供法律法规和资金支持,并对其实行有效监督,确保其行为规范;在提供工作过程中,加强政府中介部门的作用,建立农村劳动力档案,及时准确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及时的劳务信息,帮助其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的流动[8]。
4.3 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完善农民工劳动保障体系 深入改革户籍制度,使得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各项福利保障对于农村劳动力得到全面实现;政府建立网络平台,适时发布企业劳务用工及团体求职务工的供求信息,实施网络化的信息服务[9];建立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养老、事业、医疗保险,扩宽保障领域。
4.4 抓好地方经济发展,解决留守问题[9] 利用皖西地区的丰富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将皖西地区开发成绿色、环保的现代旅游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缓解大量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遗留的留守问题。政府要做好留守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存在问题的管理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留守人员帮扶计划,并落到实处;公安、妇联等部门要为留守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安全、就医、就学、监护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服务,为留守人员排忧解难。
4.5 搭建平台,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农村劳动力易于融入农民自己创办企业的岗位。应继续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创业农民提供支持,提供手续和审批的绿色通道,制定土地流转、基本建设、金融、税务、工商管理、创业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创业。成立功能完善的农民创业服务中心,为农村劳动力创业提供切合实际的帮助,提供创业技能培训和指导、提供创业政策和创业项目信息咨询等;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落到实处,做到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加快皖西地区农村现代化建设。
5 结语
皖西地区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工业不发达。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结构完善度相对较好,农村流动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就业范围比较窄,反复流动缺乏组织性,企业吸引劳动力流动能力不足。因此要提高农村人口教育水平,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完善城乡劳动市场,引导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流动;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完善农民工劳动保障体系;抓好地方经济发展,解决留守问题;搭建平台,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皖西地区实际情况,客观现实地提出解决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问题的微观层面的措施,虽然本文使用数据有待更新,但国家范围的农村普查比一般意义上的抽样调查更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希望能为皖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永丽,黄祖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8:69-79.
[2]于亚文.新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9(4):(44—47).
[3]徐玉龙,杨文涛.试论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经济视角旬刊,2011(17):135-135.
[4]樊新生,高更和,罗庆.农村劳动力流动空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7):38,134-139.
[5]高芸,张丞.农村劳动力反复流动行为的决定因素分析[J].农村技术经济,2010,3(12):71-78.
[6]彭志胜.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动态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46-2147.
[7]陈平.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问题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5):106-109.
[8]张培.农民工反复流动就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徐永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73-75.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