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2016-06-07梁君屏

中国市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企业会计所得税

梁君屏

[摘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通知与公告的发布对于我国一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文章重点解读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阐述新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关键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会计;所得税

1引言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一些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迎接国际竞争力的挑战,需要努力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而目前由于资金缺乏、设备更新与资金流动、不断提高的外部融资成本等问题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发展一直比较缓慢。随着近几年投资增速的下滑,加上企业自身与外部等因素,都使企业的转型升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为了促进企业加大对设备及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公平、有序、合理的内外资的竞争,必须在政策上支持制造业,以促进制造业的流动性,加速企业的产业升级与技术改造。基于此,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目的在于完善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老政策,同时力求通过发布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使企业初期投资的税收负担得以减轻,增加企业的可用资金,使企业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而投资设备的更新。

国外也有很多国家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这是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有美国和日本。两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都实行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效促进了产业的升级与经济转型。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加速折旧法,其中一些政策效果十分明显。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进行改革,大幅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依据不同年代对新增的固定资产分别采用不同的加速折旧方法,并配合其他的各种政策,最终恢复了美国的经济。

由此分析,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新政策,是一个国家企业发展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新政策下企业会计面临的问题

2.1会计与纳税的核算是否需要同步改变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新政策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优惠政策,但也给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一个难题: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与完善后的缩短折旧年限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有着比较大的差别,这种情况下会计与税法是否需要同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新政策为企业拓展了选择的机会,那企业是否要做到会计核算与所得税核算的同步改变呢?面对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采取四种方法:第一,企业采取缩短年限或者加速折旧法,纳税则使用直线法折旧;第二,会计使用直线法折旧,纳税使用缩短年限或者加速折旧法;第三,会计和纳税都按照规定年限折旧;第四,会计和纳税都使用缩短年限或加速折旧法。综合考虑以上四种政策,在对高新技术行业和研发设备计提折旧时,无论是会计还是纳税,都可以使用缩短年限和加速折旧的方法,以提供更为有效和快捷的会计信息,同时也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新政策中关于递延纳税的福利,这对于大多数企业都是适用的。

2.2一次性费用化的会计处理

按照政策的相关规定,2014年后所有的企业购入的专门用于企业研发的设备仪器(单位价值小于100万元)以及非用于研发的设备仪器(单位价值小于5000元的固定资产),均可以一次性纳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此项规定大大降低了当期的税收负担,但同时也会在会计处理问题上存在账外资产的现象。另外严格地讲,采用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的方法来处理固定资产是不符合原则的。按照固定资产准则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既然是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那么固定资产的损耗就应该随着每年的折旧体现,而采用一次性费用化的处理方法显然是不符合该项规定的。由此,会计处理不应该简单地实施“费用化”。

2.3一次性费用化的资产管理和监管

2.3.1固定资产的内部管理

单位价值小于5000元的资产,应依据重要性原则,在购买当年一次计入费用,在后续年度报表中无须再继续反映。同时,小于5000元的资产按照低值易耗品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处理,无须设置固定资产台账,企业可实施“实物管理”的方法,对资产的领用和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对资产的状况进行经常性的核查,以防资产遭到恶意损坏或是被盗。

单位价值小于100万元的固定资产,可以依据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实施后续管理,并通过净值在报表中体现出来。同时做好固定资产的台账登记,着重盘点固定资产,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报表中应详细反映,并在附注中反映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已经使用的年限、资产的实际净值等,年终对净值进行估计以作好调整。

2.3.2固定资产的外部审查

根据相关规定,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是运用加速折旧法进行后续计量,尤其是一次性费用化的固定资产,在购买当年减少了所得税费用,所以新政策的实施有着一定的纳税操作空间。同时,小于100万元的一次性计提大部分折旧的固定资产,在账上虽然有披露,但在账面净值仅为名义金额,对报表没有多大影响,这就有可能导致盈余管理的问题。所以,在固定资产的外部审查时,应详细核查公司购入的固定资产的用途,以免造成非研发用固定资产依据新政策进行加速折旧,以此来减少当年所得税的行为。进行外部审计时,对小于100万元的一次性计提大部分折旧的固定资产,要对资产的数目和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核查,以防个别企业利用新的折旧政策实施盈余管理。

2.4固定资产信息披露

随着新政策的修订与完善,中国的会计准则越来越与国际准则接轨。但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较,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关于固定资产的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随着新的加速折旧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披露制度也要求更加细致,同时也要求上市公司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要求公司对固定资产的重新估价的结果和固定资产附加物的增减情况进行披露。

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实施的意义

3.1提高企业更新换代设备的能力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的本质是通过实施加速折旧的规定,实现了企业的更新换代。也就是说,企业初期的折旧额增加,相应减少了企业初期所得税,减少了资金的占用,加速了资金的回流,从而使企业有能力去更新设备。纳税时间的推迟,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出发,其实是政府为企业提供的一种无息贷款,这样企业就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更加灵活地运用资金。

3.2推动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规定了六大行业,加速折旧政策对于计算机、通信等一些新兴行业给予了一项利好的优惠政策,体现了政府对不同行业的差别政策性的支持与鼓励,以及政府对提高制造业发展能力、促进产业升级的力度与决心。计算机、通信等新兴行业具有创新力和推动力,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这项政策将拉动新兴行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推动新兴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带动传统行业的发展。

3.3促进传统行业的更新换代

由于资金设备等各方面的因素与制约,传统行业缺乏活力。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传统行业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要鼓励和支持传统行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的颁布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契机。研发投资金额相对较高的传统行业有汽车和电气设备等,其设备投入也比较高,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加速折旧的新政策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条件,能够加速实现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增强传统行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泽平.发达国家实施加速折旧的经验与我国的选择[J].经济纵横,2014(3).

[2]林琳.上市公司固定资产会计政策选择的比较分析——基于制造业60家上市公司2005—2008年报数据[J].中国证券期货,2010(1).

[3]岳春玲.固定资产准则的国际比较分析[J].财经界,2012(2).

[4]李玉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对企业会计的影响[J].商业会计,2015(11).

[5]赵美娜.新政策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企业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15(6).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企业会计所得税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递延所得税”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分析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各项税收收入(1994~2016年)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解读支持企业重组的所得税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