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合道德性研究

2016-06-07胡永石方夏孙海霞

西藏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基础教育道德

◆胡永 石方夏 孙海霞



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合道德性研究

◆胡永1石方夏2孙海霞1

摘要:民族院校肩负着继承和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身处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日益重要,而计算机道德问题日益凸显。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整合人才素质需求与地方民族特色,在教育观念、人员素质、教育技术、教育决策等方面进行道德适用性思考,在具体实践层面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方式及过程合道德性保障。

关键词: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道德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建立的,有6所隶属于国家民委,7所隶属于地方各省区,90多所为民族自治地方高等院校,总数为全国普通高校的10%左右。[1]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院校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早期这些院校的主要工作为培养少数民族管理干部,现在则主要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专门人才。大部分院校都层次合理、专业齐全,担负着培养民族地区干部管理民族事务及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双重任务。民族教育事业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了生存、生活质量,促进了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

良好的道德素质已经普遍成为社会对人才进行客观评价的关键依据,民族类高等院校因其学生个体的类型特点以及毕业生分布的地区特征,更应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应该要具备过硬的道德品质。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技能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机道德素养。

1 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面对市场需求,近年来民族地区高校在文、理、工、农、医等各学科本科层面也进行了扩大招生,各民族地区基本上实现了大众化教育。而身处信息化社会,脱离了计算机基础的大众化教育很难满足信息化人才市场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以及实践课两部分,除了要讲解概念、原理及方法之外,还应该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以及信息时代计算机不断发展的要求建立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体系。[3]《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提出了如表1所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知识结构教学表。[4]针对教学对象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结合文、理、工、农、医等各学科专业。

表1 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结构表

需求,民族院校基本上都已经尝试并构建了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具有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素养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各民族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比较侧重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办公软件(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应用、网络基础知识与基本应用等,部分院校适当开设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商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页制作、信息检索等课程。

取得成绩的同时,各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普遍存在下列问题:教学对象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调查发现60%以上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理论课及实验课比例分配不当;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之间矛盾突出;教学内容与学生学科专业结合性很差,教学不能为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服务;以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不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规律;学生在计算机及网络基本应用过程中凸显出比较普遍的道德素质底下。

2 民族院校计算机基本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道德问题

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民族院校计算机基本应用中的道德问题普遍存在,计算机应用公德意识没有形成普遍共识以及行为准则。具体表现为:任意删除公共计算机机房中的文件或文件夹、随意个性化设置桌面、调整显示属性、破解还原卡保护密码、修改注册表以及CMOS参数设置等;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创造意识,完成作业过分依赖丰富的网络资源,抄袭、改头换面司空见惯;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而获取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的满足感和错觉,严重者不但放弃学习甚至因同学之间交往的缺失而诱发心理障碍;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吸食电子海洛因甚至赌博、热衷于网恋;沉迷于网络色情图片及视频,热衷于浏览及发布不良的信息等。因此民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合道德性不容乐观,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信息在提供基本技能及学习素材的同时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不能因噎废食,强制将大学生同这些介质隔离开来,而应该认真思考并实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与道德教育的整合,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

3 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之处

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民族院校尚未将计算机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之中,大部分院校没有制定计算机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关措施,没有形成专题性教育体系并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没有把计算机道德教育与人才塑造结合起来;计算机道德评判标准缺乏,只存在一些大致的规定来明确行为的恰当与否,没有健全的计算机道德评判依据,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判断自己的计算机行为;大学阶段普遍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为丰富的人生经验[5],独立性增强、自我意识觉醒,但是道德判断并不稳定也不成熟,而且猎奇心理很强,学科专业教师以及计算机机房、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相关管理人员道德教育意识不到位,将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作为单一目标,对学生对象的道德自律过于乐观;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方法非常局限,往往是政策宣讲乏味枯燥,行为规范强调例行公事,教师自说自道学生被动接受而导致思想上的抵制以及反抗;德育途径因目标过高或偏离实际无法形成有效合力,德育评价机制没有建立且缺乏监督管理;利用网络主阵地进行计算机德育活动既不系统更不普及,部分院校甚至未将网络德育环节纳入计算机德育教育体系;计算机道德教育主体不明确,普遍认为计算机道德教育工作应该包含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图书馆、各教学单位等部门往往没有有效沟通,因实施主体不明确导致“共管”成为大家都“不管”;教育一线人员自身计算机道德素质不高,论文抄袭、成果剽窃等行为普遍存在,无视计算机道德的缺失,容易影响周围需要接受正确引导的同学;各院校大都没有相关的计算机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教材等。

4 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措施

4.1有效搭建计算机道德培育的良性宏观环境

各民族院校党政应高度重视计算机道德教育,利用课堂一线、校园网、广播、校报、展览等形式和手段,结合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图书馆、各教学单位等部门深入宣传计算机道德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法律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计算机文化氛围,教育学生增强计算机道德观念,提高计算机道德鉴别能力,形成全员参与计算机道德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4.2正确定位计算机发展与道德进步的辩证关系,制定具体的计算机道德评判标准

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伴随着很多道德方面的负面影响,但是不能因此而降低或否定人们合乎道德的使用计算机科技成果的能力及需求,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进行合理准确的定位。在民族院校开展计算机道德教育首先应该制定完整具体的计算机道德评判标准,结合各民族大学生实际情况,注意生活环境变化对心理产生的影响以及学习差距对心理产生的影响[6],从确立目标、选择内容、选用方法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分析,跟踪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道德素质的培育,突出具体性以及可操作性。对德育效果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定性与定量进行评价,继而及时反馈并调节。侧重培养计算机道德责任感以及自控自律意识,评判标准要考虑道德主体的心理特点、承受能力、责任及义务,也要关注其自身的权利要求。

4.3完善教育者自身的计算机道德素养,树立好德育榜样

计算机课堂是大学生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直接渠道,也是大学生计算机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个体,教师在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等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教育与教学,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保证自身的计算机道德水准,更新教学理念,熟悉常见的计算机道德问题,了解有关道德及法律常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思想动向并善于挖掘及总结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发掘德育主体的潜能,改善德育的效果。

4.4创新计算机学科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内容,改革道德教育方式

民族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素质培育应该从多元化学生对象的角度出发,在其立场上采用贴近学生思想现状的方法与形式,让其对道德教育从被动接受到自觉遵行。大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实际案例,培育学生选择、分析、判断的能力,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应用习惯并达到道德的自律。传统教育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言传身教,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不利于其主动性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培养。[7]改革传统的说教式教育,灵活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8],营造平等、尊重的交流沟通氛围。将计算机道德教育内容融入各种计算机课程活动之中,推荐优秀的道德书刊、优秀的针对性强的网站,利用校园论坛、虚拟社区、师生博客等组织网上讨论及宣传计算机道德知识,进行网上答问、举办道德法律法规竞赛活动、典型案例征文活动等。

4.5重视民族院校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切实加强网络监督

我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发展快速,各学校信息化以及校园网建设已颇具规模。[9]目前我国民族院校大部分都创建有自己的校园网,各校网络中心或相应职能部门应该及时更新及上传常用软件及教程、教师的优秀课件、学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灵活创建网络道德讨论室等积极向上的版块,让学生针对相关计算机道德新闻事件、典型的网络违法和犯罪案例展开讨论。保持网上交流,了解他们的网络动向,及时疏通并纠正他们的偏差态度,让校园网成为计算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民族院校职能部门应该依靠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的实时监控、管理以及记录保存,实现科学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着力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网文化气氛。[10]对违反计算机道德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对传播不良不利于团结信息的学生进行处分,及时栏截网络上出现的不良信息,实名访问特定网站等。防患于未然,推荐绿色健康网站、安装网络过滤器等软件,净化网络空间,屏蔽不健康、非法内容,增强计算机道德教育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吴大华.论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基础教育协调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4(3)﹕124-129.

[2]陈立鹏,李娜.我国少数民族教育60年﹕回顾与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0(1)﹕5-13.

[3]王楠.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154-156.

[4]中国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研究会.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冯文全.学校德育目标的分层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4(6)﹕29-33.

[6]王冰,强添纲,钱淑红.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68-69.

[7]肖中杰,马占山.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2004(3)﹕103-105.

[8]李傲霜.多媒体教学最优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9(5)﹕75-77.

[9]梁玉珍.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构建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52-53.

[10]尹志军.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6(1)﹕59-61.

※本文系国家民委基金项目“民族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体系研究与建设1307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1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西藏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

责任编辑:吝建平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基础教育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