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实现路径研究

2016-06-07金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公共图书馆大数据

金玉

安徽省马鞍山市图书馆,安徽 马鞍山 243000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实现路径研究

金玉

安徽省马鞍山市图书馆,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首先介绍数字文化治理的概念与特征,以及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实施数字文化治理的作用;进而分析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存在的现实困境;最后探究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实现路径

【引文格式】金玉.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3):27-30.

E-maiI: ahmasjy@163.com

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信息聚合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数字资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为数字文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大力推行文化信息共享的背景下,公共文化事业呈现出“多元化、协同化”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为满足公众均等化、普遍化文化权益推行的公共服务形式,更应该通过数字文化治理实现数字资源共享,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化发展。公共图书馆依托文化治理理论实施数字文化治理,有助于消除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提升数字文化服务水平[1]。同时公共图书馆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可以全方位掌握用户的网络浏览、信息检索等信息,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有价值内容,有效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范围。

1 数字文化治理概述

1.1概念

数字文化是大数据时代的全新文化形态,与技术环境存在密切联系,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数字文化存在“数字”与“文化”2个基本概念,属于人类文化在信息环境下呈现的数字化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文化的数字化”。数字文化的内涵是指传递数字化资源过程中创造精神财富的文化总和,是以泛在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传播形式的文化范式[2]。数字文化治理有别于数字文化管理,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同时强调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突破了传统的文化治理模式,属于数字环境下全新的文化服务形式。

1.2特征

数字文化实质上是文化与新兴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由于互联网、数字技术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大数据时代数字文化日益复杂化,数字文化治理的参与主体更为多样,并由最初的单方治理变为多方相互作用[3]。数字文化治理具有精准的目标,灵活多样的先进技术的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便利。数字文化治理决策的制定更为规范化,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文化服务机构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明确数字文化产品的定位,优化营销与服务流程。此外,数字文化治理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深入分析,归纳用户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用户提供具有差异化的服务方案,体现数字文化服务与数字文化治理的协同性。

2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实施数字文化治理的意义

2.1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平等性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实施,其主要目标在于消除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差异,切实保障公众的文化权益。数字文化治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形态,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创新提供了动力。数字文化治理坚持“服务下移、资源下沉”的原则,依托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致力于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文化需求,以维持文化服务全程的公平性。同时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有助于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流程,形成开放的、无差异的公共文化服务框架,丰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此外,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开展,有助于建设功能完备的数字文化资源供给体系,满足不同区域用户的文化交互需求,保障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2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国提高了对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视,相继推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但是文化事业发展依然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也没有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引入市场监督机制实施数字文化治理,发挥基层地区数字文化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多主体参与的数字文化运行机制,有助于化解区域文化资源差距大等问题,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条件与内容,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发展方面,应注重相关配套制度与设施建设,将单一主体管理模式转变为由多个服务主体协同治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治理工作,让每个公民都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作用。

2.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大数据环境下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共图书馆应制定合理的数字文化治理模式,促进数字文化资源传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政府部门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引导者,以及公共文化资源的供应者与管理者,在公共文化管理方面存在职能不清、定位模糊等问题[4]。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的公共文化建设、管理与服务格局,借助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引入多元化治理主体,摆脱政府单方管理的数字文化形态,解决数字文化治理碎片化问题。公共图书馆加强与政府、社会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构建完善的数字文化治理网络,形成立体化公共文化服务格局,有助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实现不同区域数字文化的协同发展。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转变社会机构的文化服务职能,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分工协作的全新治理机制。

3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日趋完备,已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站5000多个,促进了数字文化资源的传播与推广[2]。但是由于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区域发展失衡等现象,极大增加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治理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缺乏完善的财政制度支撑

我国大部分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均由政府组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来源为中央与地方财政拨款,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本参与较少。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数字文化的承担者与建设者,其特定项目与发展经费均由政府支持,中央财政主要用于普适性、基础性服务设施建设,而地方财政主要用于区域特色项目建设(详见图1)。这种资金获取途径极不稳定,若项目运营情况或属性发生变化,将影响到相应的财政行为。以广东省为例,该省大型公共图书馆每年的固定财政拨款在550万左右,而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在政府拨款方面缺乏明确规定,也缺乏配套的社会基金等资助政策,导致长期存在资金保障不足等问题[5]。

图1 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管理模式

3.2区域公共文化发展失衡现象明显

在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同区域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依然存在发展不均衡等问题[6]。由于不同服务机构在文化资源储备、服务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区域公共文化发展割裂现象凸显,也增加了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治理的难度。例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建设情况,明显优于粤西地区,而不同市县、乡镇的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事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这一方面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与政府管理及公共图书馆自身有关。要求公共图书馆结合发展实际,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挖掘数字资源,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

3.3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与考核机制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总分馆管理模式逐渐体现出滞后性,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无法体现民主性,也弱化了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作用。而根据公共管理学理论,政府部门不应该作为公共图书馆唯一的监管机构,而应该由社会机构参与治理,以保障公共图书馆的良性发展。部分公共图书馆在绩效评估考核制度方面存在漏洞,文化治理职能定位模糊,各部门、各系统之间相互分离,难以发挥监督激励作用[7]。同时在绩效评估与管理方面,公共图书馆多依据国家制定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由政府部门主导效益评估工作。但这种考核评估模式并没有形成规范的机制,缺少来自社会的评价与干预,很难得到社会机构与民众的认同。

4 大数据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数字文化治理是大数据时代全新的文化发展形态,也是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优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公共图书馆应明确数字文化治理的作用,通过多网融合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并构建科学的社会监督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文化诉求。

4.1确立广泛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公共图书馆引入大数据技术对数字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充分体现自身的数字文化建设优势,不仅有助于提升数字文化治理效率,也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根据当前我国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情况,公共图书馆可以成立数字文化治理小组,专门负责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拓展工作,并为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提供指导。实现馆藏数字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对接,将大众需求的社会文化资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注重选择大众感兴趣的数字资源,形成区域数字文化资源发展联动机制,消除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鸿沟”。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在对数字电视、互联网、卫星网等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数字文化资源传播渠道的有效融合,提升全数字网络、宽带网络传输速率,拓展数字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利用范围。

4.2构建完善的社会监督与评估机制

公共图书馆应该构建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以及完善的社会监督评估体系[8]。由于不同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公共图书馆在遵循国家指标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方案时,也需要结合区域背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立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估考核指标,为政府与社会监督提供依据,保障数字文化治理工作有序开展。作为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社会民众对公共图书馆事务最有发言权。公共图书馆社会监督评估人员的选择,应该独立于公共图书馆与政府之外,由社会不同阶层与组织推荐代表,以保障监管的公正公平性。此外,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治理的参与者,须通过官方途径向公众公布决策结果,增强社会各界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认知,进而获得更多社会人士的支持。

4.3确定科学的数字文化治理运作管理模式

公共图书馆应制定合理的数字文化治理模式,加强与不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联系,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交流网络。由政府部门对数字文化治理运作情况进行宏观管理,安排专人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协调不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文化治理工作,加强不同机构与部门的跨系统监督。由图书馆领导负责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工作,确定总体规划方案与治理标准,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由不同学科专业人士组成专家小组,参与数字文化治理绩效评估,并对各项工作进行审议;由财务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组成常务小组,负责对数字文化治理工作进行执行与反馈。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公共图书馆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可以将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紧密联系,适应数字文化治理工作的动态变化。

5 小结

数字文化是大数据环境下全新的文化范式,也是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我国存在的区域公共文化发展失衡等问题,迫切要求公共图书馆推行数字文化治理,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平等性。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将数字文化治理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通过多网融合与大数据技术整合数字文化资源,有利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完善的数字文化资源供给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大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树俊.社会治理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泰州市海陵区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24-28.

[2] 胡唐明,郑建明.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内涵、现状与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2(6):32-38.

[3] 李春娜.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文化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16):92-94,101.

[4] 杨力.基于供需视角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机制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3):66-70.

[5] 王锰,郑建明.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数字文化治理体系[J].图书馆论坛,2015(10):20-24.

[6] 孙红蕾,马岩,郑建明.区域集群式公共数字文化协同治理——以广东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5(10):35-38.

[7] 肖希明,张芳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中行为主体的角色及职能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1):21-27.

[8] 张大尧,高文华.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J].图书馆建设,2012(4):62-65,70.

(修回日期:2016-03-11;编辑:魏民)

·图书馆学研究·

Study on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of Public Libraries during Big Data Era

JIN Yu
(Library of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Ma'anshan Anhui 243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the effects of digital cultural governance on public libraries during the big data era, analyzed the dilemma of digital cultural governance for public libraries, and finally explored the path to achieve digital cultural governance in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big data era.

Key words:big data; public libraries; digital culture governance; realization path

中图分类号:G2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3-0027-04

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6.03.007

作者简介:金玉,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收稿日期:(2016-03-01)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公共图书馆大数据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