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短信服务在社区肺康复中的应用
2016-06-07蒋玉宇周春香郝建凤华皎
蒋玉宇,周春香,郝建凤,华皎
移动短信服务在社区肺康复中的应用
蒋玉宇1,周春香2,郝建凤3,华皎4
[摘要]目的探讨移动短信服务在社区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2位居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等分成3组,均进行运动方案健康教育2周,按方案自行运动干预22周。第1组每周固定时间主动电话与研究人员沟通;第2组研究人员每周通过电话与患者沟通;第3组研究者利用移动电话每天群发短信,患者或照护者每天发短信到指定移动电话进行沟通。干预前后,采用运动自我调控效能量表(Ex-SERS)、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COPD评估测试(CAT)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第3组Ex-SERS评分最优(F=179.53,P<0.001),且与时间有交互作用(F=387.09,P<0.001);第3组mMRC评分最低(F=8.754,P<0.001),CAT评分最低(F=11.32,P<0.001)。结论移动短信服务应用于肺康复管理,可进一步提高患者运动调控效能感,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康复;移动短信;自我运动调控效能;呼吸困难;生活质量
[本文著录格式]蒋玉宇,周春香,郝建凤,等.移动短信服务在社区肺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5): 596-600.
作者单位:1.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江苏无锡市214122;2.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无锡市214122;3.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江苏无锡市214151;4.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无锡市214041。
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esease,COPD)控制策略将肺康复列为中重度COPD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国内一项调查显示,70.5A的COPD患者未接受呼吸康复训练[1]。国外Liddell等发现,COPD患者出院后进行肺康复训练比例低于2A[2]。国内外就社区中开展老年COPD肺康复的方式进行探索[3]。研究显示肺康复教育、电话督导、移动短信服务对院外肺康复管理均具有一定的效果[4-5]。本研究以肺康复教育管理、居家康复管理为切入点,探讨上述管理措施在居家肺康复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4年3~7月,在4所市级医疗机构、2个社区中招募102例COPD稳定期患者。
纳入标准:①年龄60~79岁;②经市级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COPD,处于稳定期;③与家人同居,能进行有效电话沟通;④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⑤无精神、认知障碍,无下肢活动障碍;⑥既往未开展规范居家肺康复;⑦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近1年有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②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并发肺内其他疾病;③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
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第1组)、电话督导管理组(第2组)、电话督导和移动网信息服务综合管理组(第3组),每组34人。各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1.2干预方法
1.2.1健康教育管理
制定健康教育手册;建立居家肺康复训练工作坊;按照两周课程形式统一教育流程和内容,规范教育者的鼓励语言和方法;开展效果评价和患者进阶计划。健康教育统一在医疗机构中实施。
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教育,其他两组将患者及居家照护者共同纳入到教育中。
教育内容包括COPD常识、药物使用、日常饮食、康复训练内容和具体的方法、训练的记录、康复的益处、就医注意事项(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迹象的观察和及早应对措施)。康复训练包括热身和整理运动、呼吸功能训练、步行训练和登楼训练。每次训练20~30 min,1~2次/d,每次训练强度以患者不出现呼吸困难、稍感劳累为度。
采用观察法和自制居家肺康复问卷进行教育评价。训练方法正确且教育内容大部分掌握为合格。教育效果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居家康复管理中。
鼓励语言包括:您做的非常好;您的运动能力很强;您的进步很大;您肯定能完成训练任务。鼓励方法包括:成功个案介绍,自身训练过程中成功事件的发掘。
第3组还教授训练的自我评价,按完全没有完成、大部分没有完成、基本完成、大部分完成、完全完成训练分级,1~5计分,完全完成训练为5分。
1.2.2日常训练管理
患者自行安排训练,共干预22周。
第1组每周在固定时间段主动通过热线电话和研究人员沟通,研究人员针对问题给予指导。每月收集记录单。
第2组由研究者每周1次主动电话询问并记录患者病情、训练内容、时间、次数、天数、强度;鼓励并督促训练者和照护者;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强调训练前后的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是降低训练中肌肉疲劳感的有效方法;告诫患者训练中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不要紧张,应该停止训练,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吸氧,采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均可以控制呼吸困难的症状。
对第3组,研究者将移动电话和电脑连接,建立客户群、客户文件,每天群发短信提醒、鼓励指导训练。短信内容还包含前期教育内容、居家养生常识、常见慢性疾病的自我护理常识等健康信息。患者或照护者每天编辑短信发送到指定的移动电话,内容为训练的自我评价、疲乏、呼吸困难是否发生。鼓励他们用短信方式询问问题。研究者根据患者的自我评价,以短信方式给予反馈性评价,如自我评价为3~5分,发送“真棒啊!加油!”,1~2分则发送“没有训练啊!要加油!”。定期回答问题并给予指导,并将互动短信信息储存于客户文件中以方便管理。对连续3 d没有信息反馈的家庭,进行电话督导,同时督促采用移动通信方式。
1.3评价方法
分别于教育前后和干预末采用运动自我调控效能感量表运动自我调控效能量表(Exercise Self Regulatory Efficacy Scale,Ex-SERS)[6]进行评定;教育前、干预末采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BritishMedicalResearchCouncilScale,mMRC)、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连续测量数据采用一般线性模型检验,组间采用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法,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研究期间脱落病例4例,脱落率3.9A。其中第1组脱落2例,自觉康复训练无意义自动退出。第2组、第3组各脱落1例,均因搬迁至外地而失访。
2.1运动自我调控效能感
Ex-SERS评分,教育前、后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末组间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01)。干预末两两比较,第3组显著高于第1、第2组(P<0.001),第2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01)。Ex-SERS的处理因素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P<0.001)。其中各组教育后均有显著改善(P<0.001);干预末,第2、第3组评分继续显著提高(P<0.001),第1组显著降低(P<0.001)至教育前水平。见表2。
2.2呼吸困难
教育前mMRC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末第2、第3组评分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第3组优于第1、第2组(P<0.05)。见表3。
2.3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教育前CAT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末第2、第3组评分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第3组优于第2组(P<0.05),第2组优于第1组(P<0.05)。见表4。
表2 各组干预期间Ex-SERS评分比较
表3 各组干预前后mMRC评分比较
表4 各组干预前后CAT评分比较
3 讨论
Ex-SERS由Amy H.T.Davis开发,主要用于评价不同情况下坚持运动训练的信心,是运动自我效能的评价工具[6]。肺康复训练的时间跨度大,患者是否能够长期坚持直接影响康复的效果。已有研究显示,在COPD康复中,Ex-SERS水平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相关性[7]。本研究显示,各组教育后Ex-SERS评分高于教育前,说明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从场地、内容、方式、教育对象入手,加强教育环节各要素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建立有效的自我效能感。美国学者班杜拉指出,有4种途径可以促进自我效能的信念建立,分别为亲身经历的成功经验、他人成功的经验、说服性言语、良好的生理和情绪状态[8]。
研究显示,肺康复训练过程对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有影响[9],COPD患者日常体育活动强度的高低也和自我效能水平密切相关[10-11];对患者自我效能的评估可以帮助护士明确哪些方面需要通过肺康复计划来改进[12]。
本研究中,对照组Ex-SERS评分在24周后又恢复至教育前水平,而其他组Ex-SERS评分持续提升。第2、第3组健康教育贯穿整个肺康复过程:在集中性教育后,通过电话督导、信息服务,及时反馈强化巩固。全程规范教育管理能促进自我效能信念的提升,是康复训练行为正性强化的有效措施。对照组只关注短期集中教育的效果,忽视了延续性教育,导致完成训练的信心下降,训练无法坚持。国内外研究显示,系统合理的健康教育才能改变患者的行为,改善生活质量。长期的健康教育结合随访管理、回访式教育可以不断强化教育的效果,改善呼吸症状,促进健康[4]。如果健康教育不足,则引起反复发作和疾病加重[13-18]。
目前COPD肺康复教育主要在患者住院期间开展,出院后缺乏规范跟进,其结果正如对照组一样,虽然短期有效,但不足以保证患者自主管理肺康复过程。可见,开展保证效能信息的刺激量和频率的辅助性工具或手段的研究将是未来肺康复管理的趋势。
COPD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运动训练的关键益处是可以缓解呼吸困难的程度[7]。mMRC是评价呼吸困难程度的重要工具。COPD特异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主要有5种: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慢性呼吸疾病问卷、西雅图COPD问卷调查表、气道量表和CAT[19]。CAT共8个条目,评价的内容有症状、日常活动、自觉精力,临床上常用于评价COPD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第3组干预后Ex-SERS、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均优于第2组。这是因为第3组具备了自我评价能力,并且应用移动短信互动,跟踪管理日常康复训练情况和自我评价,加强延续性健康教育、反馈性评价和指导。
在居家康复训练管理中,研究显示,有家属参与的短信督导和电话督导肺康复效果无差异[5]。国外研究非常关注长期运动训练中训练者的反复(即回到训练前状态)或终止训练的情况[20]。因此,当患者对某种管理方式反应差时,短信干预和电话督导可交替应用,给患者一种新鲜感,有助于提高训练兴趣。第3组正是采用短信和电话督导综合管理的方式,结果优于单纯电话督导,完成运动的信心最高。
远程健康干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电话、互联网、电子邮件等[21-23]。现已有通过移动电话传递信息(文本、多媒体)开展生活方式干预的研究[24-25]。本研究中第3组用阿拉伯数字、简答语句汇报训练情况,医疗服务人员运用移动网群发信息。这种医患互动管理的优点颇多:①语言规范、操作简便;②能及时发现训练中出现的反复和终止;③医疗服务人员工作时间点不受限制,工作效率高;④互动频繁,效能信息刺激量、刺激频率高于每周1次的电话督导;⑤不仅具有短信提醒功能,而且兼有监督、评判、信息反馈的多重作用。Johnson等关于个体行为干预的文献研究也发现上述方式的优势,并指出,只有监督、评判结合信息反馈的方式才能在行为干预各个环节上发挥作用[26]。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认为,移动通信技术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了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是研究的热点[27]。肺康复手机版应用程序(App)已经问世。目前所有的移动电话均有短信功能,但App必须在智能机上才可以运行。因此,以短信为载体的医患、护患康复互动方便易行。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信息反馈的形式应言简意赅。
自我效能理论在康复全过程中应用,并以移动短信为载体,不仅实现全程系统、标准的健康教育管理,而且实现远程个性化康复管理。整个过程简便高效。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均为老年COPD患者,研究结果具有局限性,不能涵盖其他肺部疾病的肺康复管理。本项目没有涉及干预人员工作分工和角色等方面研究,如信息服务人员、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工,信息服务人员的加入是否会影响康复效果等。在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服务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亚红,姚婉贞,康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状况与自我认知的多中心调查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10):750-753.
[2]Liddell F,Webber J.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r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pilotstudyevaluatinga once-weekly versus twice-weekly supervised programme[J]. Physiotherapy,2010,96(1):68-74.
[3]丛玲玲,张娜,蒋玉宇.新型肺康复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1):17-19.
[4]何霏,张雯,陈文华.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1): 1041-1046.
[5]胡波,苗秀欣,朱秀丽,等.不同督导方式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3,33(17): 4115-4117.
[6]Davis AH,Figueredo AJ,Fahy BF,et al.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Exercise Self-Regulatory Efficacy Scale for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Heart Lung,2007,36(3):205-216.
[7]吴丽荣,朱芬芬.中文版COPD患者运动自我调控效能量表的信效度[J].江苏医药,2015,41(7):788-790.
[8]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1997.
[9]Hogg L,Grant A,Garrod R,et al.People with COPD perceive ongoing,structured and socially supportive exercise opportunities to be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an active lifestyle following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 qualitative study[J].J Physiother,2012,58(3):189-195.
[10]Hartman J,Hacken NHT,Boezen HM,et al.Self-efficacy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sight into its benefits are modifiab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in people with COPD:A mixed-methods study[J].J Physiother,2013,59(2):117-124.
[11]Hartman JE,Boezen HM,de Greef MH,et al.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rch Phys Med Rehabil,2013,94(12):2396-2402.
[12]Khoshkesht S,Zakerimoghadam M,Ghiyasvandian S,et al. The effect of home-bas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n self-efficac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J].J Pak MedAssoc,2015,65(10):1041-1046.
[13]刘红艳,赵卉,陆友金.健康教育在COPD稳定期治疗中的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192-2193.
[14]邹世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管理实施模式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6):371-373.
[15]张荣葆,谭星宇,何权瀛,等.不同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4): 3117-3121.
[16]唐金凤,杨晓梅,郑玉龙.出院回访式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中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412.
[17]Myma B,Dean R,Paula A,et al.Device selection and outcomes of aerosol therapy:evience based guidelines: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merican College of Asthma,Allergy,and Immunology[J].Chest,2005,127(1):335-371.
[18]Restrepo RD,Alvarez MT,Wittnebel LD,et al.Medication adherence issues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COPD[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ary Disease,2008,3(3):371-384.
[19]李佳倩,章璐,陈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研究近况[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81-2482.
[20]Wilbur J,Chandler P,Miller AM.Measuring adherence to a women's walking program[J].West J Nurs Res,2001,23(1): 8-24.
[21]Eakin E,Reeves M,Lawler S,et al.Telephone counseling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J].Am J Prev Med,2009,36(2):142-149.
[22]Touger-Decker R,Denmark R,Bruno M,et al.Workplace weight loss program;comparing live and internet methods[J]. J Occup Environ Med/Am Coll Occup Environ Med,2010,52 (11):1112-1118.
[23]Dorough AE,Winett RA,Anderson ES,et al.DASH to wellness:emphasizing self-regulation through e-health in adults with prehypertension[J].Health Psychol,2014,33(3):249-254.
[24]Nundy S,Razi RR,Dick JJ,et al.A text messag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heart failure self-management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in a largely African-American population:before-after study[J].J Med Internet Res,2013,15(3):e53.
[25]Morikawa N,Yamasue K,Tochikubo O,et al.Effect of salt reduction intervention program using an electronic salt sensor and cellular phone on blood pressure among hypertensive workers[J].Clin Exp Hypertens,2011,33(4):216-222.
[26]Johnson MJ,May CR.Promoting professional behaviour change in healthcare:what interventions work,and why?A theory-led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J].BMJ Open,2015,5 (9):e008592.
[27]张傲雪,蒋玉宇,金艳婷,等.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校医,2013,27(2):136-137.
CITED AS:Jiang YY,Zhou CX,Hao JF,et al.Application of short message service for community-bas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 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6,22(5):596-600.
Application of Short Message Service for Community-bas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JIANG Yu-yu1,ZHOU Chun-xiang2,HAO Jian-feng3,HUA Jiao4
1.Wuxi Medical School,Jiangnan Universtiy,Wuxi,Jiangsu 214122,China;2.The Forth People's Hospital of Wuxi,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Wuxi,Jiangsu 214122,China;3.Tongren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Wuxi,Wuxi,Jiangsu 214151,China;4.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Wuxi,Wuxi,Jiangsu 214041,China
Correspondence to JIANG Yu-yu.E-mail:doctoryuyu@126.com
Abstract:Objective To apply short message service(SMS)for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residence.Methods A total of 102 old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in stable situation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randomly.They all accepted a two-week lesson of exercise project,and then took in the project for 22 weeks.Meanwhile,group A phoned to their experts once a week,group B was phoned by their experts once a week,and group C accepted SMS once a day and sent back to the experts.The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Exercise Self Regulatory Efficacy Scale(Ex-SERS),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and COPD Assessment Test(CAT)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score of Ex-SERS was the most in group C(F=179.53,P<0.001),with the interaction of time(F=387.09,P<0.001).While the scores of mMRC(F=8.754,P<0.001)and CAT(F=11.32,P<0.001)were the least in group C.ConclusionApplication of SMS i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for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residence may improve the self regulatory efficacy of exercise,release the dyspnea and the influence on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COPD.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short message service;exercise self regulatory efficacy;dyspnea;quality of life
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6.05.024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71(2016)05-0596-05
基金项目:无锡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CSE31N1329)。
作者简介:蒋玉宇(1971-),女,汉族,江苏无锡市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慢性病管理和肺康复。E-mail:doctoryuyu@126.com。
收稿日期:(2015-09-02修回日期: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