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6-07赖志锋
赖志锋
摘 要:学导式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学在前面,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与新课改下所倡导的“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吻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所以,为了锻炼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科特点来有效地将学导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活动中,以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求知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做好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导式教学模式;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我们一般将学导式教学法分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四个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尝试练习、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中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存在价值,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就以学导式教学法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应用为例,对如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论述,以大幅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自学环节
自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自主看相关的演示、自主尝试练习、自主发现难点的过程,也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基础,更是学导式教学模式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的自学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地读、写分数。之后,我针对“分数的意义”制作了相关的微课,引导学生在微视频的辅助下先通过自主学习来自主进行学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相关概念”。之后,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尝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题,如:(1)5千克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千克的( ),每份是( )千克。
(2)把2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1米的( )。
(3)为12个苹果涂色,如果要求将1/3的苹果涂成红色,应该有几个苹果是红色的?
同时,在学生尝试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之后,我还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在自主学习环节遇到的问题。如,有学生提出:单位“1”应该怎样理解?还有学生提出:一个分数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更有学生提出:分数与除法之间是否可以互换?
二、解疑环节
解疑环节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题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该环节,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相信学生,要给学生搭建自主解疑的平台,使学生在互相讨论、互相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的解疑环节,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学环节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尝试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以确保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自主地解决问题。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单位‘1的理解”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对“为12个苹果涂色,如果要求将1/3的苹果涂成红色,应该有几个苹果是红色的?”这一题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解答和分析,比如:分析12的1/3应该是多少。可见,这样的解疑环节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精讲环节的前提。
三、精讲环节
精讲环节是帮助学生突破教材重难点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学生在解疑环节依旧存在问题的部分。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环节的精讲环节,我首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即:理解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点点拨,之后,对单位“1”的理解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借助微课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单位“1”的含义,以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大化地实现。同时,我还针对学生尝试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点拨,比如:有的学生并不理解每份占1米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说,学生对分数中“1”的概念理解不清楚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对概念进行详细介绍,还要结合相关练习题进行分析理解,以帮助学生真正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演练环节
演练环节是学导式教学法应用的最后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完成了下面几道练习题,如:
(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一块蛋糕的1/6分给了小丽”中,把___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____份,小丽得到了___份。
组织学生自主进行练习,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明确巩固的方向;另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的自学效率,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给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确保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进而也能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做好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林晖玲.“学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探讨[J].吉林教育,2014(17).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