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角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
2016-06-06林航谢志忠
○林航 谢志忠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至今已近300年,纵观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存在着三大历史动因推动着贸易理论大树的不断繁荣壮大。贸易理论的发展,首先是应对贸易现实挑战的需要,国际贸易实践为理论发展提出新的研究问题,给予贸易理论以创新的生机,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甚至实现了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历代贸易理论的演进与更替无不反映特定时代的贸易实践,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次,贸易理论的发展还是其在逻辑上自我完善的需要,当贸易实践相对稳定时,贸易理论的质变所形成的新一代范式就相对固定下来,理论就开始了自我完善式的量变,这种量变既是寻找已有理论在阐述或论证中所遗留下的逻辑漏洞和研究空白,又是其进行自我修正和完善的需要——这既是理论创新的路径,也是推动贸易理论发展的现实动因。最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还不时地充斥着自由贸易主义与保护贸易主义对抗的浪潮,从而推动两派学说的不断争鸣与完善。不同贸易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影响一国内部和国际间的利益分配,而作为政策背后支持的贸易理论自身就存在着强烈阶级性和对抗性——可以说,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史也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保护贸易主义的斗争史。*林航:《国际贸易理论演化中的哲学逻辑和历史线索》,《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第1—4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筑(包括精神的创造),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要素。此外,任何时代经济形态的演化都是由技术推动的微观企业层面的商业组织演变开始,逐渐变革旧有经济形态,最终延伸到中观产业层面和宏观经济层面,最终导致整体经济业态的深刻变革。因此,本文的论述将遵循三条线索进行:第一条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线索,分析科技的进步如何引发社会生产力的革命,进而导致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最终导致新的上层建筑(主要指相关的贸易思想及统计制度)的变革;第二条是“微观到宏观”线索,从微观企业层面的商业和组织模式变革到宏观层面的国际分工形态和产业升级模式转变进行论述;第三条是“贸易思想史”线索,分析贸易理论发展的动因,是如何推动着主流贸易理论从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向新贸易理论,从新新贸易理论到当前正在萌芽发展的跨境电商理论演进,实现主流贸易理论的代际更替。本文将贯穿着以上三条线索,分不同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历程进行系统阐述*林航:《服务全球化时代:一个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及其应用》,《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47—153页。。
一 贸易全球化时代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始发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动力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增强了人类体能,机械开始替代手工,实现了以“工厂”为新型组织单位的大规模生产,社会开始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跨越和转型;蒸汽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火车和蒸汽船等新型的交通工具,同时也铺就了铁路、港口等基础交通设施,从而便利了国际间的商品运输与贸易。当时,大量的企业被新市场的远大前景吸引而向海外拓展。“贸易全球化”,即通过国际间的商品贸易来拓展世界市场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由于世界各国投资壁垒森严,因此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主要是商品贸易。彼时的国际经济,产业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制成品)与农业、矿业(初级产品)的分工。这个时期,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利用国家实力推倒贸易壁垒,将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市场合而为一,并致力于维护这种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体系。对此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这基本反映了贸易全球化时代的特点和大体状况。
这个时期的西方主流贸易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再到20世纪30年代俄林引入多要素分析方法发展出利用要素禀赋结构和相对价格差异来解释国际分工的贸易理论(H-O模型),最终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将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集于一体、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础上的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从而实现产业间贸易理论在逻辑上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其共同的理论前提是只有商品在国与国之间能够自由流动,生产要素则不能跨国流动——能够较合理地解释这一时期国际产业间贸易的基础*这种产业间贸易的基础主要是国与国之间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基于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国际间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及其带来的现实利益。
二 制造全球化时代
制造全球化的浪潮伴随着19世纪后半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而逐渐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质是“能源革命”,它带来了均质化、统一的、相对廉价的电力——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导产业;新的工业大生产需要更大规模的资金以及生产风险的分散,于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社会更具适应性的生产力单元,支撑起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逐渐走向“电气时代”的成熟阶段;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廉价的能源供给诞生了汽车和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并进一步更新与升级了传统的火车和轮船等交通方式,共同造就了现代化的全球交通网络,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西方社会,企业面对的大体上是一个物质短缺的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相对单一、产品生产供不应求。与之相适应的是B2C*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这里是指企业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接受什么;它是对物质稀缺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模式的描述。为特征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以生产厂商为中心,对大众消费者一视同仁,通过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生产同质化、无差异的功能性产品,以尽量大地获取规模经济利益。相应地,社会生产是一种核心厂商主导的、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为竞争基点、协作范围相对有限的线性供应链,并伴随着以科层制、职能分工和科学管理为典型特征的“泰勒制”组织模式,共同塑造了工业经济在微观层面上最为坚实的内核。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社会经济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其社会的主要经济产出是以初级产品(农矿产品)和产品(制成品)为主;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工业经济完全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产品(制成品)成为社会的主要价值载体,“小品种、大批量”的规模经济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
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向世界的扩展,世界经济开始进入到制造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从产业间逐渐深入到制造业内的不同产品层面,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的相互贸易,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虽然在制造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成品与初级产品间的贸易形态仍占较大的份额,但随着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二战后逐渐居于主导地位,约占2/3,甚至更多。;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投资、贸易壁垒的不断降低,跨国性的大企业开始在低薪国家投资设厂,进一步推动了国际间的产业内分工。商品贸易和跨国投资(FDI)成为制造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的主要纽带;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召开,标志着贸易展会开始与传统的贸易代理方式一起成为主流的国际贸易销售渠道。但理论的发展往往落后于贸易实践——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理论界才提出了能够恰当阐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新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新古典理论的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通过市场结构、规模报酬、需求属性等方面的假设,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较合理地解释发达国家间制成品相互贸易的现象;而稍前时期诞生的“技术差距说”“产品周期说”“重叠需求说”等贸易理论也从不同角度对国际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阐释,它们共同完善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逻辑框架。
贸易全球化时代和制造全球化时代,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角,国家之间是以不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的分工为主。与此相适应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是IMF建立在“居民”和“非居民”划分基础上的国际收支账户体系(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 BOP),其本质是以一国关境为核算基础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贯彻属地统计原则),能较为合理地解释在生产要素跨国流动较少的国际环境下各参与国的贸易利得。工业经济时代,以行业分工为主要特征,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界限泾渭分明,各产业内部的行业边界大致清晰,因此传统的纵向产业结构理论(即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划分方法)以物质生产加工对象的差异来划分产业、分析经济动态、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是有效的。于是,在国际经济中,对一国“产业升级”的一个暗含判断思维是重点加工对象的转移或主导产业的更替,即以国民经济中二产(工业)或三产(服务业)的比重或主导产业的比重*该观点认为,主导产业的更替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如鼓励经济(偏轻)工业化地区政府部门推动重工业发展,以重工业在工业或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一国(地区)产业升级的水平。来判断一国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这就是典型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陈羽、邝国良:《“产业升级”的理论内核及研究思路述评》,《改革》2009年第10期,第87—89页。。
三 服务全球化时代
20世纪70年代,IT技术的进步引发了第一次信息革命,推动着制造全球化逐渐向服务全球化迈进。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本质是“计算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让专业计算成为可能。商业智能逐渐成为社会生产主流,延伸至上下游的“产业链”成为竞争与合作的有效载体。传统的数据中心和数字通信网络开始发育,为产品和服务的跨国贸易奠定了技术基础。
除了IT技术革命性的进步以外,20世纪70年代工业文明在许多发达国家相继发展到了历史的高峰*钢铁是工业经济时代最基础的制造业原材料;以美国为例,1973年,钢铁产量达到了13680万吨的历史高峰。——在工业经济为社会生产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后,几乎所有行业都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标准化大生产方式已无法有效满足消费者,市场格局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社会需求开始呈现出差异化的多变特征。为了应对市场格局的变化,企业也开始了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改造和探索。终于到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定制这种商业模式开始出现。所谓大规模定制*这种大规模定制以戴尔电脑为典型,戴尔公司针对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提供一种模块化、菜单式的有限选择,仍然倾向于让消费者去适应企业既有的供应链。,就是企业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柔性制造技术为支撑,以产品模块化、零部件标准化为基础,以专业化分工和供应链协同为策略和手段,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生产的成本、质量与速度的平衡。根据体验经济理论*具体详见[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 H.吉尔摩:《体验经济(更新版)》,毕崇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对产品进行规模化定制可以使其自动变成服务。因此,大规模定制的出现,实质上是社会从工业经济进入服务经济的微观表现。这种模式兼顾了规模经济的利益和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所呈现的经济形态的本质是建立规模经济基础上的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形成的经济性,即厂商将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的生产状况。。与之相应地,传统的金字塔管理体系也受到冲击,企业组织模式处于急剧变革的过渡期,以科层制为特征、以科学管理为核心的“泰勒制”受到严峻的冲击。
服务的跨国转移,在20世纪50年代已初露端倪——美国1964年实行9800税号,鼓励劳动密集型制造工序向国外转移,标志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制造业产品内分工的兴起。但服务业真正的大范围跨国转移却是在第一次信息革命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凭借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更大范围的普及以及各国政府对离岸服务业经济规制的进一步放松,大大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信息技术打破了过去服务生产和消费不可分离、服务不可储存等方面的制约,使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逐渐由产业间、产业内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并扩展到服务生产的不同工序和产品生产过程的某些支持性的服务流程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生产体系下,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中间品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也随之大幅上升——传统的“货物贸易”越来越多地转变为“任务贸易”*详见世界贸易组织、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东亚贸易模式与全球价值链: 从货物贸易到任务贸易》,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11年。。《国际收支手册》2008年修订本根据贸易属权的原则,将加工贸易从货物转移到服务项下,更进一步突显服务全球化的全球经济图景。
服务全球化时代,借助资本和信息技术的力量,跨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自由度大大增强——它可以自由地将生产价值链上的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成品组装、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不同的环节配置于全球范围内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主体地位愈加突出。据UNCTAD在2013年统计,2010年全球大约80%的总出口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相关联,这既表明跨国公司网络已成为服务全球化时代的主流贸易渠道,也说明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载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呼唤国际贸易理论范式新的变革——终于在21世纪初诞生了新新贸易理论,从微观的企业视角分析企业贸易行为。学术界公认的新新贸易理论发端于异质性企业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异质性企业模型以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为基础,回答了不同生产率水平如何影响企业的出口决策以及贸易自由化如何影响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将国际贸易的研究从宏观(国家)与中观(产业)层面推进到微观(企业)层面,使传统贸易理论在逻辑上进一步完善。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则主要探讨国际化企业的外包、一体化等全球生产组织行为的选择,突显跨国公司主导全球价值链的现实,更具国际商务学科的研究特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两派理论日益深入融合*Helpman(2006)开始将Melitz和Antras的理论进行了综合,探索不同生产率的企业在进行跨国生产过程中有哪些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选择。,并逐渐融合新经济地理学、全球价值链等理论的最新成果,日益发展成熟,为最新的跨国企业国际生产组织提供了一个全新和更具说服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服务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生产销售的全球战略,使得国际贸易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国界划分的模式,导致了当前以原产地为基础的贸易统计体系不能准确反映国家或地区间的实际贸易关系——这往往使得有大量FDI净流入并处于全球生产链下游的国家的出口被严重夸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品内分工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以属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体系,来如实反映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贸易投资一体化格局下国际间实际贸易利得。*宋玉华等:《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差额统计体系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11期:123—127页。所谓的“以属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体系”,即是从交易商品所有权所属国别的角度对各类商品的国际贸易流量进行统计的指标体系和核算框架。近年国内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现行的以关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体系反映国际贸易现实的滞后性。针对这一局面,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先后提出建立以资本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体系,将跨国公司活动纳入贸易差额统计,则代表着国际贸易统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传统的纵向产业结构理论是以产品为基本分工对象,以产品不可再分性作为暗含前提,于是任何产品按其不同的自然属性归入不同的产业类型中。服务全球化时代,以商品、资本、信息的全球流动为纽带,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全球得到广泛的延展,生产性服务业已经不断脱离一、二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同时又与一、二产业全面融合特别是向制造业全过程的渗透,已经完全颠覆一、二、三产业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式。三次产业的纵向结构由于其横向的相互交融变得更加复杂,很难确定某个行业或产业在纵向中的具体位置——传统的纵向产业结构理论体现出理论解释的局限性。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界开始转向基于“价值链”思路的“产业划分”和“产业升级”研究。Gerrifi*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1(48),pp37-70.注重提高一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获取,将一国产业视作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将产业升级看成该国(地区)的企业以及产业整体在价值链上或不同价值链间的攀越过程。国内学者林民盾和杜曙光*林民盾、杜曙光:《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2期,第30—36页。打破以商品作为最小研究单位的传统产业理论假设,提出横向产业理论——根据知识和附加值在形成商品生产阶段的不均匀分布程度,把所有产业横向切分为三个层次:研发产业、制造产业、营销产业。横向产业理论实质上仍是基于“全球价值链”思维对“产业划分”的新判断——它以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产业或生产环节比重的高低作为判断一国(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准,即主张一国(地区)的产业升级必须从以制造产业为主导向以研发(技术)和营销(品牌)产业为主导转变。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和横向产业结构理论为我们在服务全球化时代,衡量一国(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和比较各国的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
四 体验全球化时代
近年,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进步引爆了第二次信息革命,社会经济开始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升级,这也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由服务全球化向体验全球化跨越。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本质是“数据(DT)革命”——在数据技术浪潮中,中美两国正在全力争先,数据成为激发生产力的核心资源。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开始普及,正在替代“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发展轨道,为社会提供低成本的计算资源。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开始拓展到“物联网”*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它在互联网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网络。领域,寻求万物智慧互联,拓展了人类智能。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用户可直接接触到的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为数据采集和服务提供奠定了物质基础。新一代的“云+网+端”基础设施“叠加”于传统的农业、工业基础设施之上,搭建起全球贸易与交流的网络平台,引领新兴商业生态,成为全球创新和贸易涌现的基石。如果说,IT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信息文明的开端,当前云计算和DT技术的发展则意味着信息文明逐渐走向成熟。
随着社会同质化产品丰裕度的显著上升,社会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差异化、碎片化和个性化的特征——消费者“从‘我想做正常人’转向了‘我想与众不同’。”*[美]安德森:《长尾理论》,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152—153页。同时,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消费者日益见多识广、相互联系和积极主动。市场环境的转变倒逼着商业组织向“平台+小企业(个人)”的“云端制”组织模式*“云端制”是阿里研究院对“大平台+小前端”这一概念的精炼。所谓“云端制”组织模式就是企业以后端坚实的云平台(服务平台+业务平台)去支持面向消费者的业务部门前端的灵活创新,并以“内部多个小前端”去实现与“外部多种个性化需求”的有效对接。这种“大平台+小前端”的结构,已成为DT时代许多企业组织变革的“原型”结构。以海尔企业为例,为满足互联网时代个性化的需求,海尔大规模取消中层管理人员,将8万多名员工,转变为自动自发的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将组织结构从“正三角”颠覆为“倒三角”,继之以进一步扁平为节点闭环的动态网状组织——这是典型的“云端制”的组织变革形式。去演化,这样才能“接得住”大量“小多快”的需求。云计算和大数据也为企业大规模的个性化营销提供技术支持——借助搜索引擎的个性化推荐、大数据挖掘、SNS营销等手段,企业终于可以快速接近个性化营销的极致,直达无数分散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使之聚合为具有一定规模、能够支持个性化生意得以成立的细分市场。数据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在倒逼着企业生产端的柔性化和供应链的社会化——基于大数据的、大规模实时协作的价值协同网逐渐成为现实。相应地,社会主导的商业模式也将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个性化定制的C2B模式*所谓的C2B是Consumer to Business的缩写,是DT时代新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原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是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先有消费者需求的产生而后有企业的定制生产。——在C2B模式中,企业生产受消费者的需求驱动,产消达到良性互动,价值由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创造,使体验成为企业产出的主要价值载体。根据体验经济理论,对服务进行规模化定制可以使其自动变成体验;C2B商业模式的出现,是社会从服务经济时代迈向体验经济的微观表现*在未来,C2B商业模式将与B2C模式并存,但C2B的份额、机制和影响力将持续上升;即便是原有的B2C模式,也将被C2B模式的属性所改造。。C2B商业模式下,企业的竞争基点转向了以体验为主,于是精益求精、为达到产出的极致而不惜耗时耗力的工匠精神开始兴起。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更多网络平台的搭建和延伸,市场将进一步平台化*邹小红、陈金龙、占永志:《网络效应的平台型供应链金融融资的演化博弈》,《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第21—31页。;企业过去层级式的管理模式将演变为扁平式,企业也将进一步平台化;小微企业和个体开始基于网络平台发挥自我能力跟市场直接对接,手艺人*这里的手艺人是指各行各业精通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面向顾客开展产品和服务定制的生产者群体。的力量开始崛起;基于平台的产出也将愈加多样化,社会经济形态将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的范围经济。随着DT技术和“云+网+端”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普及,未来“市场平台化、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创客(Maker)的“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与文章中的“手艺人”具有相同的内涵。化、用户个性化”的趋势将进一步突显。
在可预见的体验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的跨国公司主导地位,一场“去公司化”的商业运动正悄然开始——小微企业和个人正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角。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公司”组织方式依赖于看得见的科层制,需要付出的是内部管理成本;而“市场”组织方式依赖于看不见的价格机制,付出的是外部交易成本。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比内部管理成本下降更快,企业的边界和规模持续缩小,大量的商业流程漂移出企业边界之外,企业出现平台化、小微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平台经济的崛起*近年,互联网平台日益成为新经济的引领者。截至2015年5月,按市值计算的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均为平台型企业,其中美国11 家,中国4家。这15家大型平台性企业的市值接近2.5万亿美元,是20年前的144倍。具体详见阿里研究院:《平台经济》,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为小微个体与世界市场的直接对接创造了条件。服务全球化时代下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全球价值链的局面或将被打破,小微个体借助电商平台的力量,开始成为全球贸易的主力军。*详见裴长洪:《跨境电商标志全球普惠贸易时代到来》, http://finance.sina.com.cn/meeting/2016-07-02/doc-ifxtsatn7958711.shtml。在这个DT时代*DT时代主要从主导技术的层面来描述新经济,体验经济时代则是从产出特征的角度来刻画;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往往是一个时代主导技术的变革导致其主流产出形态的变化,因此,它们是从不同观察的角度对新经济时代进行描述。,数据将成为比土地、资本、劳动等更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并与传统生产要素深入融合,成为联接全球经济最为基础和主要的纽带。与原有经济注重行业分工不同,新经济主导的分工体系开始更强调平台共享的重要价值。在DT技术的作用下,新信息基础设施叠加于传统的工农业基础设施之上,成为通用目的的技术载体;大型的平台企业面向全球共享基础设施,输出强大的电商平台服务能力,将全球各地的供给信息深入到全球每个角落,为小微个体面向全球的创新贸易奠定平台基础,从而重塑全球贸易的新格局*电商平台与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完全是不同的贸易渠道和贸易模式。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分销渠道按照盈利最优先的原则在全球建立的;而电商平台可以延伸到世界很偏僻的角落,它比跨国公司网络的覆盖面更广泛,对全球市场的整合与细分也深入得多。。如果说,前全球化时代主导的国际分工形态是基于产业间、产业内或产品价值链分工基础上的协作的话,那么新经济的主导分工则是基于平台共享前提下的分工——这种分工形态主要体现为小微个体力量的崛起和产出的多样化。对此,多年前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就评论道,“如果说全球化1.0版本的主要动力是国家,全球化2.0的主要动力是公司,那么全球化3.0的独特动力就是个人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全球化3.0时代,只要有宽带,只要你有恒心,不管你在哪里,都不会被边缘化,竞争的立足点平等了,小虾米可以与大鲸鱼平起平坐了……全世界的人们马上开始觉醒,意识到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可以作为一个人走向全球;他们要与这个地球化其他人进行竞争,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与之进行合作。”*[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今天,弗里德曼关于全球化3.0的预言正在一点点地变为现实。面对国际分工形态的转变和小微力量崛起的全球化现实,需要贸易理论的创新,甚至迭代升级。可以预见,跨境电子商务不仅是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形态,也将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实践却全球领先。201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则达到24.5万亿元,而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则达到5.2万亿元(其中出口达到4万亿元),占了整年贸易额的20%以上;近几年,中国跨境电商整体增速在30%左右,未来增长率估计也在20%到30%之间。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跨境电商的发展,2015年美国就发布了跨境电子商务十年规划,规划到2025年美国跨境电商规模要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70%,欧盟与日本也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可以预见,在未来跨境电子商务将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形态。。当前经济学界,贸易理论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实践,国内以阿里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实践派专家学者就跨境经济、普惠贸易、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电商平台治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观点*这些观点主要体现在阿里研究院推出的关于信息经济前景的系列研究报告中,具体参见阿里研究院:《激活生产力:DT时代的模式升级与范式转移》,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0767.html.和《新经济框架:从行业分工到平台共享》,http://www.aliresearch.com/blog/article/detail/id/20858.html.。,代表着跨境电商理论*作者认为,虽然当前跨境电商理论仍在萌芽发展,但其将是有别于新新贸易理论范式的新一代贸易理论——其所依赖的商业组织模式以及国际分工形态与原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的最前沿。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还比较碎片化,远未系统化,并且跟主流贸易理论的研究*当前国内外贸易学界的主流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以及实证方面,而面对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现实,贸易学界反映则是比较迟钝的。呈严重脱节的状态。总体上,跨境电商理论还处在萌芽的发展阶段,而处于全球电商实践最前沿的中国,正处于跨境电商理论创新的攻坚阶段*对外经贸大学王健教授(2016)认为,当前中国正在进入跨境电商理论、政策和规则的创新攻坚阶段。。
以(资本)属权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能够大体反映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各国贸易实际利得状况。但在体验全球化时代,随着生产要素在全球更大范围的流动和手艺人力量的兴起,资本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在国际产出价值创造中的贡献日益突出,以属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体系无法剥离出属于要素所有国的真正贸易利得,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新贸易得利格局。*赵玉焕、常润岭:《全球价值链和增加值视角下国际贸易统计方法研究》,《国际贸易》2012年第12期:25—27页。在此背景下,基于生产要素国别属性的增加值贸易统计体系被提上议程。所谓的基于要素国别属性的增加值贸易统计是以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国民属性作为国际贸易收益衡量和测定的基础,以客观反映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并参与国际生产的现实。*周琢、陈钧浩:《外资企业生产出口过程中的贸易增加值构成研究——以生产要素的国别属性为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第54—59页。它虽然起源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但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当前基于平台共享前提下的国际分工的实际利得。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当前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新经济格局下,从行业分工入手,应用原有产业划分理论框架,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新经济现象。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行业之间跨界现象愈发显著——应用原有的概念和框架,对新经济的分析会造成“视差”。在未来,当全球性的网络平台已铺就,世界将愈加平坦,平台将“赋能”小微个体开展大规模的创新创业。届时,个体所处的行业领域已不重要,任何领域的产业升级都将取决于构成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和个人的产出升级*根据体验经济理论,任何产业的升级都取决于构成产业微观个体的企业的产出升级,即从提供低价值的产出转变到提供高价值的产出,具体来说,就是从提取初级产品、提供产品转变为交付服务,甚至营造体验和变革。详见林航:《体验经济视角下制造业升级路径探讨——以德国、意大利为例》,《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第11期:第55—59页。——微观个体越是能够根据顾客的需求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就越可能实现其产出从产品、服务向体验,甚至变革的转变,进而实现更高的价值增值,相应地,在新经济中,对产业的划分,更多是基于微观经济的产出类型(初级产品、产品、服务和体验)的划分,并以高附加值的产出类型在经济中的比重来衡量一国(地区)产业水平。未来的世界将不再像一座金字塔——有高下之分且越高越窄,它将愈发像似一盆仙人球,随着网络平台的延伸,它的表面积必将越来越大,任何个体只要发挥工匠精神,勇于创新,就可以扎出表面,成为一根傲然迎风的刺。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政府一方面应从政策上支持具有优势的平台企业,对外共享输出强大的新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和电商平台服务能力,助力全球普惠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创造激励国内小微经济自由创新的发展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以大规模激发微观个体创新和贸易的活力,实现微观产出的升级,进而推动一国(地区)整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五 不同全球化时代的演进特点
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史,每一时代的主导科学技术的进步,将造就了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基础设施,导致了所在时代生产管理模式和经济形态的深刻变革,从而演化了不同的国际分工形态,进而诞生了不同的全球化主角,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统计体系和产业升级模式。其具体的演进过程如表1*表1仅是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国际贸易实践与理论的演进进行粗略的描述;现实中,新旧全球化的过渡时期,往往是多种贸易形态和贸易理论并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微观商业组织的创新,国际分工必将进一步深化,新兴贸易形态将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促发贸易理论的迭代升级。所示:
表1 不同全球化时代贸易实践与理论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