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定位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2016-06-06赵庆年
赵庆年 祁 晓
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定位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赵庆年 祁晓9
摘 要: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定位存在发展目标定位盲目攀高、学科发展定位“多而全”、学校原有发展特色淡化,重点建设高校发展目标定位单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一般本科高校相同,行业院校定位与一般地方高校定位无异等突出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制订高校分类设置标准、组织实施全国性高校分类、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等宏观调控措施。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应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应在高教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行业院校应在行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关键词:高校定位;地方高校;重点高校;行业院校
* 本文系华南理工大学“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决策咨询重大课题“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高校定位问题可以从具体的院校层面和国家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层面两个视角进行研究和审视。就高校层面而言,高校定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多地取决于高校自身的状况。就国家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而言,高校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取决于高校自身的状况,还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状况有关——即便所有作为个体的高校定位都是科学和合理的,但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未必是科学和合理的。由于高校办学定位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和功能的完善,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从国家层面而言,我们首先追求的不是高等学校自身定位的合理性,而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合理性。为此,从高等教育体系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高校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定位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80所一般地方本科高校、99所“211工程”大学和16所农林院校为样本,以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文本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资料依据。实证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定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一)地方性高校定位虚高、雷同,缺少特色和差异
1.地方性高校发展目标定位盲目攀高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沿袭重点大学发展之路,发展目标定位盲目攀高。以“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为关键词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目标进行归类,有26所高校发展目标定位中出现了类似的核心词汇,占一般地方本科高校总数的32.5%。这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在效仿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尽管当下不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一梯队,但仍将其发展目标定位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第一梯队,目标明显偏高。
2.地方性高校学科发展定位“多而全”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发展定位“多而全”,学校原有发展特色淡化。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定位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有76所,占一般地方本科高校总数的95%,只有4所高校提出了“发展有特色专业和学科群”的定位。覆盖9-11个学科门类的高校有18所,占一般地方本科高校总数的22.5%;覆盖6-8个学科门类的高校有35所,占一般地方本科高校总数的43.8%;覆盖3-5个学科门类的高校有19所,占一般地方本科高校总数的23.8%。当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主要集中在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和法学六个学科门类。这表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科定位存在较大程度的趋同,致使一些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原有办学特色淡化。
(二)重点建设高校定位单一、空泛,缺少对理想和使命的追求
1.重点建设高校发展目标定位单一
重点建设高校单一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完全符合国家高等教育整体战略规划。以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定位的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有26所,占重点建设高校总数的26.3%;以世界高水平大学为发展目标定位的有70所,占重点建设高校总数的70.7%;另有3所未提及。这表明,定位为世界一流或高水平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发展目标定位的群体性特征。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我们暂且不考虑能否有这么多的大学建成世界一流或高水平大学,单从高等教育系统的维度来审视这一群体定位,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由于各类排行榜中所呈现出的世界一流或高水平大学均是以学术成果为导向的,如果都以这样的发展目标建设国家重点高校,势必会导致这些大学对学术成果的单一追求。这不仅不利于重点高校建设的多样化,也与国家实施重点高校建设战略初衷相悖。
2.重点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空泛
重点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一般本科高校相同,不适应国家对卓越人才的需求。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体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培养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等)、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修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等)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类高校共85所,占重点建设高校总数的85.9%。第二类是培养适应社会、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这类高校共12所,占重点建设高校总数的12.2%。另有2所无明确表述。与一般本科高校一样,大多数高校都用了“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等词汇表述人才的内涵,内涵空泛且雷同。这一现象表明,目前我国重点建设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一般高校一样只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大众化人才的需求,而没有很好地适应国家对卓越(精英)人才的需求。
(三)行业性院校办学定位中庸化,缺少行业特质
行业院校定位与一般地方高校定位无异,行业特质逐渐丧失。在16所农林院校中,有15所明确提出建设“多科性”大学,1所明确提出建设“综合性”大学,其学科主要集中在农、工、文、理、经、管、法等7个门类;定位为研究型大学的有3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有8所、教学型大学的有5所。这表明,行业性院校虽然保留了学科发展的历史印记,但学科综合化仍是其主要特征,行业性院校类型定位是全国高校类型定位的缩影。此外,农林院校发展目标定位均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等关键词进行表述,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关键词同样是“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等。这表明行业性院校发展目标定位与地方高校类似,行业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所属行业之间的相关性不强。
二、导致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定位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定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相互间不协调、高等教育系统受外在发展逻辑驱动未能实现结构和功能的分化、对高等教育资源重点配置策略的制度性路径依赖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与以国家供给为导向的行政化资源配置模式密切相关。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不协调
在我国目前现存的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和分级负责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高校的纵向权力链条是逐级递减的。虽然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授予了一定的自主性权力,但是这种授权是相当有限的,而且权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性。学科专业点的审批、高校的设置、招生规模的确定、办学质量的评价以及高校结构调整等事关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主要的管理和办学权限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而地方政府则主要承担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投资的义务。
目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制基本上沿袭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和办学模式。在行政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下,各级地方政府基于功利性的考虑,为了获得国家层面上的合法性认同,无形中都遵循着统一的国家主导型办学模式。地方政府在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自主权发挥得不够充分,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在客观上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各地区普通高校办学定位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水平。
(二)高等教育系统在外部发展逻辑驱动下未能实现结构和功能的分化
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从起步开始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其发展受政治、经济等外在逻辑的驱使,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受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的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是在各种社会条件相对不充分的环境下启动的,实施的是系统性的规模扩张策略。国家在资源配置上并没有对不同性质和类型高校给予差异化对待,在国家财政性经费没有相应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主要是依靠非完全性的市场化机制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既定的国家主导型办学模式下,为了追求短期功利性的目的,不同性质和类型高校间的竞争大于合作,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他们在层级、学科、类型等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按照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实现分化。不同性质和类型高校在单一行政性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下,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采取了非对称性不合作发展战略:在办学发展定位上“盲目攀高”;在学科发展定位上“贪多求全”;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趋于追求满足社会短期性的“大众化”需求;在社会服务面向定位上以“资源获取”为价值取向,其结果导致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紊乱:一方面造成不同性质和类型高校之间办学定位的严重趋同,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制约着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办学效益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不同性质和类型高校之间的非对称性竞争增加了制度性寻租的空间,造成了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内部资源的无谓损耗和浪费。
(三)对高等教育资源重点配置策略的制度性路径依赖
高等教育系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处在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艰难境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性挑战。从历史上看,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起的总体性发展模式就是不要“四处出击”,坚持重点发展策略,要自上而下地集中资源,实施“攻坚战”。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实践中,同样实施的是资源的重点配置策略。我国先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1计划”等重点建设工程就是鲜明的体现。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资源重点配置策略并不局限于对重点院校的配置,还包括普通高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基地等等。高等院校是诸多资源重点配置方面的一个主要载体,还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作用的对象。
这种制度性的资源重点配置策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制度性的重点配置策略都是由高等教育系统之外的功利性价值所赋予的。对这种外在的制度性配置模式的路径依赖,导致了我国高校定位失范现象的出现。
从整体上讲,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资源重点配置的制度性依赖,是制约我国目前普通高校定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对于我国普通地方本科高校来讲,它们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资源的能力较差。但是,在既定的体制下,普通地方本科高校为了追求短期功利性的目的,获取更多的资源,欲通过发展目标定位的攀高以及规模和结构的“大而全”进入各级各类的所谓“重点发展的体制内”,导致了其在办学目标、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等各种定位中的毫无“重点”的发展现状。其次,对我国的重点院校而言,我国的各级各类重点建设院校原有的办学基础相对较好,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加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的努力,顺利地进入了各级各类“重点发展的体制内”。可是,对于高等教育这一纯公益性事业来讲,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既定的体制下,出于短期功利性的目的,为了追求获得更多的资源,不少高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学科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出现了趋同和空洞化倾向,缺少对理想和使命的追求。再次,针对行业特色型院校来讲,其原有的办学基础相对较好,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系统性的原因,行业特色型院校被从“重点发展的体制内”剥离出来,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不少高校在办学实践中故意实施“去特色化”(去行业化)发展策略,毫无重点发展可言。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不同性质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趋同、办学效益低下,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的特征,其根源在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问题。
三、改进高校定位的对策——政府的维度
追求高校定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高校、社会和国家的共同诉求。为此,围绕解决高校定位问题,就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制订高校分类设置标准,指导高校分类
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是实现高校科学定位的前提。高等学校的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为了实现对高等学校分类管理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应主要依据人才培养类型的差异来建立高等学校类型划分的科学分类系统。从学理上讲,人才可以划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型。研究型人才是指以探索事物规律为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的人才,其外部表现就是知识的创造,其身份指向是科学家;应用型人才是指以运用专门的知识或技术于实践以推进生产力提高为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的人才,其外部表现就是知识的运用,其身份指向是工程师(包括律师、中小学教师、医师、药师、会计师等);职业型人才是指充分发挥现代劳动技能,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本位的人才,其外部表现是常规技术、先进经验或技巧的熟练运用,其身份指向是高级技师。对应不同的人才类型将高校分别划分为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职业型高校;在每种院校类型下,依据教育的层次(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把同一类型的高校划分为不同的亚类型,具体的划分依据及标准如表1所示。[1]
表1 高校类型分类
三种不同类型高校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职能取向。同时,科学研究的职能也因人才培养上的不同而需求各异。研究型大学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型高校以应用研究为主,职业型高校以直接的技术服务为主。
(二)组织实施全国性高校分类,明确高校定位
由于只有个别地区在我国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期间组织开展了专门的高校定位工作,绝大多数高校的定位都是因评估的要求而自主进行的。因此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开展一次高校定位工作。教育主管部门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致设定各种类型人才的在校生比例和学校数量并向社会公布。高等学校依据自身的现实情况作出自己的初步选择,教育主管部门最终通过专家评议的方式予以确认,并通过公告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选择、评价与监督。经教育主管部门确认后的高校类型定位原则上应长期不变,但可以在同一类型之内的不同亚类型之间进行转换。对于之后新建高校而言,在其申报时应明确高校的类型定位。通过高校的类型定位,实现高校的类型分类,进而实现对高校的分类管理。基于高校分类管理的高校分类与高校分类管理政策、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应通过法律法规予以明确,提升其强制执行的约束力。
(三)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定位
政府、社会以及高等学校自身,应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质量要求、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避免对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办学质量进行直接比较,进而促进办学的多样化。鼓励同一类型高校之间的办学质量进行直接比较,进而促进办学质量提升。建议对三种不同类型高校实施“分类考试、分类录取”,将不同潜质和兴趣的学生从大学开始切实按照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成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实现分类培养。依据学校类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职业型高校打破对学历的唯一追求,注重聘用具有丰富实践阅历的高学历人员担任教师;研究型大学破除现行的科研考核机制,建立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评价制度。
(四)改革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强化高校定位
改革现行单一行政主导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力争实现以供给能力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向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转变。在具体的配置实践中,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应强调公平配置的原则,同类型高校之间强调竞争性差异化配置的原则。国家财政应对全国公立高校采用统一的生均拨款标准,保证人才培养对办学基本经费的需求,避免因地方财政困难而导致生均资源出现严重差异,同时归避不同类型高校间在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实现不同类型高校之间既分工又合作的发展格局。在同一类型和亚型之内实施重点建设计划,进而实现同类型高校间的良性竞争发展态势。重点建设高校既可能是那些办学水平相对较好的高校,也可能是水平相对不高但有特色的高校;既可能是学校整体,也可能是某一专业、某一课程、某一实验室、某一教学团队,也可能是某一管理制度——避免高校通过单一发展规模来提升实力和赢得社会地位。重点建设的手段主要不是采用多投资的办法,而是通过指导与引导,使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所需经费之外的发展经费通过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竞争性项目获得。
四、改进高校定位的对策——高校的维度
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松散的联结体,其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从系统内部培养不同参与主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需要在国家实施必要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下,发挥不同类型高校在定位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根据自身的实际办学条件和原有基础,通过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必要的分工与合作,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差异化发展和同类型高校间竞争性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增强。
(一)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应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应该定位于满足区域需要的发展目标、非均衡发展的学科发展目标、专业范式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区域的社会服务目标,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1.定位于满足区域需要的发展目标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办学基础相对较差,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因此,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不应将国内一流甚至是国际有影响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更不应该效仿国内重点建设大学发展的路子,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寻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将办学特色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以此提升办学实力和竞争力。
2.定位于非均衡发展的学科发展目标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得益于我国系统性的规模化发展策略,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通过举办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学科和专业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未来适龄入学人口的下降,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和速度的加快,人们在就学观念上更趋于理性。单纯依靠以往粗放式的规模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应坚持差异化发展的理念,坚持走学科非均衡发展的道路。学校首先要选择那些“面向当地支柱产业发展的重点学科、面向当地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面向当地社会进步发展的人文学科”[2]作为优势学科进行培育,坚持“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将资源有选择地投向这类学科,重点发展某个或某几个特色学科和学科群。
3.定位于专业范式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无论其建校历史的长短,在教材的选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的配置等方面均与传统本科院校无异,沿用的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学科范式。这是导致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标准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为此,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应确立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的范式培养多样化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适应多元化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发达地区需要大批本科及其以上高层次人才,因而有实力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适当培养一部分研究型人才;欠发达地区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初、中期阶段,为适应这一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为主。
4.定位于面向区域的社会服务目标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是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作为地方投资的高校,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应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主动扮演好地方发展“生力军”的角色。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定位于面向区域的社会服务目标,紧密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和科技方面的多样化需求,适时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科学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切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应在高教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国家重点建设高校是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应围绕国家重点建设的核心目的进行定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较其他本科高校有更多更重的担当;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应该定位于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发展目标、精英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目标、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服务目标,在高教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1.定位于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发展目标
首先,重点建设高校仍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更应强化教学的核心地位,把主要工作集中到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上来。其次,重点建设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精力不应该放在实现规模扩张的学科门类的齐全上,而应努力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通过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等途径来有效地提升办学的实力与水平。再次,在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发展目标定位过程中,少量学校可以将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一流大学,而大多数高校最高也只能将个别学科定位为世界一流。对于大多数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而言,其比较合理的发展目标定位仍是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
2.定位于精英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重点建设高校和一般本科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只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众化需求,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精英人才的需求。首先,重点建设高校应提出更为明确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培养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社会精英人才。其次,重点建设高校应采用学科的范式培养研究型人才,在本科阶段重点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在研究生阶段则加强前沿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3.定位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目标
大部分重点建设高校的知识生产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学术系统正常运行对知识增长的需求。为此,作为高等教育第一梯队的大部分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应该发挥其学科齐全、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独特优势,将科研的着力点聚焦到基础研究上。因为基础研究的水平不仅制约着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水平,同时还制约着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3]目前薄弱的基础研究已经成为我们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瓶颈,加强基础研究势在必行,而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最有条件、最有理由承担这一历史使命。
4.定位于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服务目标
重点建设高校的责任更多地应该体现在社会的前瞻性需求,即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上。因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竞争。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软实力对于提升一国的综合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社会的发展进步呼唤大学为其提供与以往不同的服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应承担起向社会提供道德伦理标准、先进思想观念与核心价值观、先进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服务的重任。这一点也与重点建设高校大多作为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的本质特性相契合。
(三)行业院校应在行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行业性院校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具有特殊优势的部分,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下,转型升级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个基本态势。行业的转型升级为行业性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行业性院校应该定位于依托和立足行业的办学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目标、面向行业的社会服务目标,在行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1.定位于依托和立足行业的办学目标
由于历史的原因,行业性院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院校调整过程中,随着高等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主要归地方政府领导和管理,但是其与原有的行业之间的联系仍然存在。在随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的规模化扩张过程中,由原来的行业化办学模式转向了地方化办学模式,原有的行业化属性日益淡化。但是,其地方化发展依托的还是原来行业化的办学基础。因此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过程中,应该打破狭隘的传统地域观念,走依托和立足行业,凸显行业特色的办学道路,进一步拓宽办学资源来源渠道,更好地满足所在区域和整个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多方面需要。
2.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我国的行业性院校是我国学习前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产物,其创办的最初目的就是按照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对人才的特殊需要,分别安排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高校来分门别类地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对口培养行业性或专门性人才。随着国际贸易大环境的转变,在客观上需要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我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各个行业对人才的综合性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当前我国早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但是当前,一方面我国各行各业面临着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困境;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面临着找不到合适工作岗位的困境。因此,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再是规模问题,而是质量问题。行业性院校应该抓住我国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宏观形势,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通过与行业内各企事业单位间进行产、学、研等多种机动灵活的合作模式,把行业的现实需求通过结构化的课程模式整合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来,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和针对性。
3.定位于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目标
我国原有的国民经济结构相对简单,对科学技术方面的需求不高。我国行业性院校诞生初期,其主要的职能就是培养人才——虽然其在办学实践中也开展一些与生产实际需要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但是,包括行业性院校在内的高校科研工作在我国整个科研体系中的地位尚不突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对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不同行业之间竞争的关键是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实力的竞争。重点院校和行业性院校具有学科交叉与融合等多方面的优势,在我国整个科学研究体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和作用,是我国整个科研体系的主力军。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的新知识不可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单个人“闲逸的好奇”在封闭的环境下产生;知识生产的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新的知识只能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依靠团体协作在开放性的环境下产生,而且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界限也日趋模糊。行业性院校应该紧密围绕行业升级改造对技术的多方面需求,定位于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目标,针对行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需求,通过多种形式采取联合攻关等策略,以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导向,在服务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中赢得生存和竞争的能力。
4.定位于面向行业的社会服务目标
行业性院校肩负着为整个行业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支持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管理权限的下放以及办学体系开放性的增强,高校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主权。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性院校基本上都是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转化;高校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或是获取各种办学资源。因此,行业性院校应该定位于面向行业的社会服务目标,由过去根据自身的供给能力来提供社会服务的服务理念转变为依据行业和社会需求来提供社会服务的服务理念,主动把行业发展中的现实需要整合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之中,通过服务行业来进一步拓宽办学资源的来源渠道,提升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庆年.高校类型分类标准的重构与定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150-151.
[2] 叶芃.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106.
[3] 麦均洪,赵庆年.优化科研主体功能 提升基础研究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15(12):90-94.
(责任编辑 于小艳)
Common Higher Schools’ Orientation Problems, Reasons and Measures
ZHAO Qingnian & QI Xiao
Abstract:In Chin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ommon higher schools’ orientation: local higher schools development goal orientation ascends aimlessly, their subject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is ample and comprehensive,its origin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fade out and the development goal orientation of key universities is single. the objectiv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key universities is the same with comm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ides, the industry colleges’ orientation is the same with common higher schools and industry colleges which lost their specialties.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should work out college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to guide higher schools’ classification; National college classification activity should be organized to clear the orientation. College classifi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 to guide the orientation. Resources allocation methods of higher school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strength the macro-control measure such as higher schools’ orientation. Common local higher schools should play a main role in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National key universities should play an unique role in building a country with strong higher education and constructing innovation-oriented nation. Industry colleges should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Key Words:higher schools’ orientation; local higher schools; key universities; industry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62(2016)02-0025-08
收稿日期:2015-12-01
作者简介:赵庆年,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广东广州,510641);祁晓,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