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的心梗更凶险
2016-06-06宋协国
宋协国
70岁的王大爷平时身体健康,也没有心脏病史。前几天冷空气来袭,气温突降。昨天清晨5点多钟,他去了趟卫生间,回房躺下后不久,老伴便发现他呼吸困难、出冷汗,感觉不对劲,连声喊他也不答应。老伴赶紧把儿子喊醒,打了120,将其送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老人心脏侧壁、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一支冠状动脉完全堵塞。经过数小时的抢救,王大爷总算死里逃生。
心梗会“变脸” 贻误很凶险
春季气温起伏较大,“倒春寒”的冷空气是促发心梗的罪魁祸首。因为突然降温让人的血管收缩或痉挛,心肌耗氧指数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可使心肌缺氧;寒冷还可以激发冠状动脉痉挛,血管中的斑块一旦破裂或脱落,就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此外,不少人已经急着换下了冬衣,抵抗力不佳者容易着凉,引发感冒,慢性感染对心脏也是很大的威胁。
一般情况下,冠心病心绞痛的典型表现是胸骨后有阵发性压榨感和闷胀感,这种感觉可持续3~5分钟。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前区疼痛则更为严重,可持续半小时以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也不能使疼痛缓解,胸口像有块大石头压住而喘不过气来,还常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有恐惧和濒死感。
遗憾的是,心梗的典型表现并非每个病人都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很少甚至没有典型症状,而是出现一些五花八门的征候,将注意力引向其他疾病。据临床统计,约有1/4的心梗发生时没有典型症状,常常因此耽误治疗,甚至导致死亡。简单地说,心梗有时会“变脸”,给人以假象,使人失去最佳救治时机而猝然毙命。认清心梗的“变脸”招数,看透它的真面目,对中老年人有重要意义。
心梗“无痛”的三种原因
一是无痛性心梗多见于慢性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这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往往累及多级血管,从冠状动脉主干一直到微小动脉,病变范围广,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较一般的患者严重很多,加上糖尿病患者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功能损伤,导致痛觉迟钝甚至没有痛觉。
二是每个人的病变部位不同,有的在右冠状动脉,有的是后壁心肌梗死,还有的是心内膜下心肌损害,再加之每个人反射疼痛的神经网络分布情况不同,所以有的部位发生心梗疼痛感不明显,甚至没有痛感。
三是由于个体差异,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也不一样,比如酒后、过度紧张、疲劳、情绪的改变等因素,都会让人的感觉变得迟钝,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掩盖了病情。
无痛性心梗亲睐四类人群
一是糖尿病患者,其疼痛感觉神经受损,痛感消失。
二是老年患者,其对痛觉不敏感,对疼痛反应迟钝。
三是慢性血管闭塞的患者,由于心肌对缺血有一定代偿能力,发生血管闭塞时疼痛感觉可能不明显。
四是女性更为明显,超过50%的女性急性心梗患者无梗死前胸痛症状,在无症状和有症状的急性心梗漏诊患者中,近2/3是女性。
无痛性心梗并非都“无痛”
心梗发生前,身体已经通过一些微妙变化向我们发出了警告信号,但是却往往被我们忽略了。比如身体不明原因的短时间阵痛,如上腹痛、牙痛、嗓子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一般疼痛时间较短,只有几分钟,并且一活动就疼,不活动即缓解,这种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排查心梗发作的可能;突然出现从未出现过的胸闷、乏力等症状,或者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要考虑心梗的可能;冠心病患者近一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胸痛较之前频繁、程度越来越重、范围增大、持续时间加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也要警惕心梗发生。
无痛性心梗也能防
首先,要注意调节生活。比如注意保温,恶劣天气避免外出;饮食清淡,低脂低盐;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情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保证生活规律和睡眠充足;防治感染。
其次,高危人群在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应该注意检查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尽早防治,避免无痛性心梗的发生。
再次,利用其他检查手段尽早发现。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如果危险分层属于“高危”,即使心电图正常,也要做进一步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心脏CT等,争取在心脏病发作之前就发现潜在的心脏异常患者。
以下三种疼痛要考虑是否与心脏有关,及时做心电图检查,以及早发现心梗,赢得救治的黄金时间:①突然发作且较剧烈的疼痛,不论出现在哪个部位;②痛感部位找不到病灶的疼痛;③伴有胸闷、气促、出汗、恶心、呕吐等征候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