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6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2016-06-05龙燕柳闫晓敏徐梅赵波
龙燕柳?闫晓敏?徐梅?赵波
摘 要 “5326实践教学体系”是四川现代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四大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创业创新体系)之一,其核心是通过认知实训、单项实训、综合、认知实习、贴岗实习、顶岗实习六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和分级分段分岗培养模式,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实施“5326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需要一系列保障,如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
关键词 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制度;实训基地;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8-0030-04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明确要求职业院校“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基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探索形成了“5326实践教学体系”,并从2012级部分专业试点推行、到各专业作为实践教学的基本体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优化完善,对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5326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体系指实践教学活动各构成要素有机联系的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等要素。按照教学系统论原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驱动、受动、调控及保障等四个层面,即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支撑体系。
“5326实践教学体系”是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高职教育要求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要素构建的。“5”是指体现高职教育要求的5个基本原则,即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相结合的原则,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这5个基本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形式、教学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3”是指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确定的3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即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项能力、职业综合能力。这3个层次的目标体系是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人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各专业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术技能而制定。“2”是指围绕目标体系要求,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原则确立双主体、双导师的教学支撑体系,即学校、企业双培养主体,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双导师。“6”是指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教育规律和分级分段分岗实施的教学内容体系。为了实现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项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按照基本技术技能训练→专项技术技能训练→综合技术技能应用训练分层进行的思路明确将教学内容体系细分为6个主要环节,即认知实训、单项实训、综合实训3个实训环节,认知实习、贴岗(专项)实习、顶岗(就业)实习3个实习环节。
“5326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为:5个原则是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3个层次职业能力培养是教学目标,校企合作双主体、双导师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支撑,6环节是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核心。因此,6个环节需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一致,通过校企合作双主体、双导师这一支撑体系来完成,并采用分级分段分岗的模式。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具体见表1。
二、“5326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情况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区域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服从于这一总目标。在充分调研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5326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既体现学校的基本要求,又体现各自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学校2013级~2016级累计共有109次专业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覆盖所有专业。下面以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为例,分析其“5326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校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四川省一、二线城市的家具及现代制造、金融及保险、旅游及酒店等行业,从事市场销售及客服类工作,能胜任客户经理和客服主管等一线工作岗位要求,具备相应的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产品销售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专业根据学校“5326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系统论原理及学校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的培养定位构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划分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见表2。
三、“5326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5326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后,要发挥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需有效实施,需要校内、校外全方位各环节的有效建设和衔接支撑。在“5326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主要强化推进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规范校内外的实践教学管理
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制订《关于5326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意见》《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等12个实践教学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安排、过程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明确校系两级管理体系和职责。教务处、学生处、校企合作处是学校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管理的职能部门,在校级领导的管理下,各司其责,其中,教务处发挥整体统筹作用,各教学单位作为学校的二级管理机构,系主任全面负责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主管教学工作的系副主任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主管校企合作的系副主任负责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加强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和内涵规范。各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科学构建各专业“5326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教学计划附表进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独立成表,每一门课程根据专业“5326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大纲)、实训(实习)指导书,严格按教学计划和实践课程标准安排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工作。
严格实践教学运行管理。设置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专职学生管理员,负责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实习环节的落实和组织工作。教务处和系专职教学管理人员根据课程标准(大纲)对实践教学各环节做出合理安排,专职学生管理员负责实训、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指导教师负责实训、实习期间的指导及学生成绩的考核。
重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学校要求各专业必须根据实践教学目的、内容和技能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合理配备师资、进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制定出各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办法,促使实践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学督导、相关职能部门、各系根据PDCA管理模式,按照相关制度加强审核、检查和处理,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二)以项目为导向推进实践课程内涵建设
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对6个主要环节的课程进行设置。按照实践类教学课时必须达到教学总学时50%以上的要求,全校实践教学学时平均占专业教学总学时的59.3%。
校内通过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职业基本能力、专项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综合能力;校外实习主要是固化和提升学生职业专项能力,形成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的实践课程须以项目为载体形成技能培训体系。2014-2015学年,全校共设置和开展1041个实践项目,全部按计划实施。
(三)改革教学基本制度助推实践教学落实
学校实施三学期教学制度,即把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短学期即夏季学期主要用于校内外集中性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集中安排实训课程、认知实习、贴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四)重视和强化顶岗实习管理
确立“基于目标化、信息化、制度化、过程化”的管理体系。目标化指学校对各专业顶岗实习集中安排率、专业与岗位对口率、就业转化率、实习任务下达率、学生提交周记次数、学生实习岗位变化情况、教师周记评阅次数、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深入企业指导次数等均有明确目标考核;信息化指以顶岗实习信息化平台为手段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期间教与学的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和各系通过管理平台每月要对学生周记提交及指导教师按时保质指导等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抽查,并对管理平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处理;制度化指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各环节规章制度,规范运行;过程化指通过相关职能部门、教学督导、各系加强顶岗实习各环节运行情况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确保质量。
建立以实习与就业中心为主的组织体系。学校实习与就业中心、教务处、校企合作处分工合作,加强顶岗实习各环节尤其是实习中的过程性管理、实习期结束后的后期管理。毕业班辅导员归属实习与就业中心专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教学督导参加全程质量监控。大力推进顶岗实习与就业转化力度,促进顶岗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
采用“企校学三方评价”的考核评价方式。“三方评价”指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40%)、学校指导教师(40%)、辅导员(20%)共同评价。评价内容全面、客观,既考核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也考核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五)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企合作基地建设
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管理处,致力于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与管理。一是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二是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三是充分利用园区、协会的政府作用,积极开展校外基地建设,构建基地群。目前,校内实训中心8个,实训室78个,覆盖了全部专业。校外实训实习主要基地群8个,校企深度合作基地220多家,基地利用率在85%以上。学校已初步构建成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条件已基本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六)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5326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各专业实际情况,学校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建设和培养双师队伍。课题研究期间共引进专兼职教师210人,其中校外兼职、兼课教师142人,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和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课题研究期间共组织186名教师参加校级及以上专项培训。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
首先,“5326实践教学体系”为学校各专业科学地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分类、科学合理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落实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切实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实践教学实施中以质量为中心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和教学计划的有效执行。特别是“基于目标化、信息化、制度化、过程化”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使过程化管理和质量监控更加有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顶岗实习“放羊式”管理的弊病。课题研究期间,2012级学生顶岗实习安排率为100%,学生就业率为99.06%,学生实习就业转化率为73%。
再次,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题研究期间,学校共新建校企合作基地127家,2014-2015学年订单培养人数达1024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并成功结题项目24项,校企共同开发教材21本,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88人,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数达1352人。学校与成都中电锦江信息产业公司、成都环球国际旅游公司深度合作,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分别成立了“中电锦江电子学院”和“环球旅游学院”,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