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2016-06-05占挺
占挺
摘 要 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对个人发展具有较高定位,学校自身发展与外部环境均要求学校不仅要重视创业教育,而且要从更高起点发展创业教育。基于区域经济视角,对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外部力量介入不充分、创业活动缺少与区域经济联系、服务保障不足等问题,明确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与原则,提出建立与区域经济相协同的多层次模块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服务保障条件,为高校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区域经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8-0016-04
在当前新经济常态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专业特点鲜明、高素质、复合型的创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所在。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解决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两张皮”问题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区域经济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要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必须建设机会导向型多层次模块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因此,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同时应与地方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创造具有专业内涵与文化环境内涵的创业教育交互机制,构建知识资源转换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区域经济与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交互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一)结合区域商业文化培养学生创业素质
创业素质主要包含了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和创业协作等方面[1]。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创新的意识、创业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思维和创业能力。高校创业课程的设置应融合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素质课程,突出地方的创业精神,让学生结合区域特点了解创业一般规律,从技能和方法上开发其企业家潜能,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从心理层面解决学生创业意愿薄弱的问题,为区域经济培养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实现区域经济与学生个体的协同发展。
(二)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培养学生创业知识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产业结构,每一个成功的创业一般都要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经历“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创建阶段—新企业生成与成长阶段—扩张阶段—维持阶段”,这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涉及新创企业的盈利模式、需求搜集、资源整合、团队管理、业务协同、商业模式设计、成长过程、企业文化、财务安排等内容。因此,高校应结合区域产业结构,总结出创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开发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具有特色的创业课程。同时,构建基于区域经济特点的创业过程情景,通过理论的教学和实践的反复训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使其主动构建起基于创业过程和活动事件的知识体系,获取创业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
(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创业能力是学生构建创新创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重要媒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具有区域特点新创企业的管理能力及解决创业面临各种问题的能力。具体创业能力包括:团队建设与管理、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资源整合、市场选择、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整合等,并以创业课程为载体使学生尝试将所学创业知识运用于创业管理实践中,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创业过程内在规律,能够在不确定性环境中通过创新性活动整合区域资源创造价值并实现快速发展,从而成功跨越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二、区域经济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原则
(一)遵循本土化与实用化相结合原则
创业实践和研究均已证明,资源、机会与团队是决定创业的三个关键因素。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引进企业合作,弥合教学与创业实践的距离,并且与企业合作能直接带来学生创业的商机,与区域创业孵化机构共同开发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项目,为学生创业提供较完备的辅导与孵化服务,降低学生创业学习过程中的风险与成本。高校通过改变单纯以知识传递为主的课程模式,借助园区建设,搭建课堂与实训地点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三合一”创业项目预孵化平台[2],将教研成果与学生创业活动联系起来,将创业机会因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接触与参与具有专业内涵的创新创业项目,让课程教学改革获得使其落地实施的载体,并将其作为激发学生创业动机的着力点,实现知行合一。
(二)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创新是创业的核心要素。传统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内容繁杂、知识重复、课程安排缺少时间与空间的整体性,诸如此类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创业的热情和能动性。在个别高校创业教育开展中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学生热情而来,踌躇而去。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创业课程的开设基本都是教师闭门造车,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课程内容往往过于偏重理论,呈现空、散、软等特点。因此,高校在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应改变课程体系单向沟通的问题,通过提高实践课时比例、课程协作、创业定向、进程调整等方式,使教学计划围绕学生创业行为规律科学推进,使课程成为学生创业的动力而不是压力。
(三)遵循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原则
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其发展背景与培养目标虽有区别,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两者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对于高校而言,专业教育和学科渗透是形成创业教育复合型课堂的基础[3]。高校应根据行业的发展动态与人才需求标准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立以分管教学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创业教育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全校创业教育发展格局,专门负责从专业的角度推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园区建设、科研等工作。通过创业教育观念强化、创业政策扶持、项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融合、师资队伍培养以及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升,保证专业型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真正实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遵循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原则
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行校企联合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并掌握创业规律,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课时比例应超过70%,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避免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在课程选择上,贴近学生创业实际需求,围绕与初创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选择、客户开发、商业模式构建、新创企业市场营销等业务需求开设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将关注点聚焦创业,教师间通过集体备课,不断完善协作式教学,减少重复性的讲授与活动项目,在每门课程完成特定知识的学习后,作业、实践及实训环节通过共同的项目来实现,让教学资源互通,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创业教育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的能力。
三、与区域经济相协同的多层次模块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协同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学生创业行为规律来科学确定。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百森学院创业课程开发的理念,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创业培养需求,明确学生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将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与机会因素纳入课程体系,分阶段推进创业教育,构建包括通识课程、技能课程、实践课程三个层次课程体系,多层次模块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如图2所示。
第一层次是创业通识课程,旨在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激发学生的创业梦想,加深学生对企业家应有素质的理解。这类课程模块包括:“创业认知”模块,该模块主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设,由创业专家担任主讲,提高新生创业认知、普及创业知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模块,该课程以全校公共选修课形式开展,目的是通过讲授创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燃学生的创业梦想,侧重于学科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创业管理”模块,该课程以全校公共必修课形式开展,主要立足创业与专业相结合,围绕创业要求,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企业家精神”模块,该课程以全校公共选修课形式开展,主要通过聘请专家或知名企业家用自身实践经历来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流程、艰辛并且从中吸取经验,加深学生对企业家应有素质的理解。
第二层次是创业技能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创业技能,使学生具有开展特定创业管理活动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这类课程围绕创业过程中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才能,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学生技术、创业企业组建与管理、资源整合与创业融资、新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具体课程包括:创新思维与决策工具、团队建设与管理、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创业投资与风险管理、商业模式、新创企业市场营销及创业项目实施等。这些课程主要通过在全校开设辅修专业,针对有坚定的创业信念、较为清晰的创业计划以及在启动资金、市场调研、团队组建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开展。
第三层次是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和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通过真实项目的操作,将创新成果产品化与社会化,并实现项目增值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来的创业活动中获取成功。这类课程包括:“跳蚤市场实训”,该课程以全校公共选修课形式开展,主要让学生进行创业体验,提升自我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并能够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把这种反思作为经验积累下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的创业需要。“模拟创业实训”,该课程以专业必修课形式开展,主要在学校创办仿真市场,让学生通过“创办各类企业、经营各种商品”这个真实的项目完成创办企业的15项任务,培养创业能力、商品经营和企业管理能力,同时用学生具有商业价值的经营理念、投资方案和创业设想,进一步提高学生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SYB创业培训”,该课程主要面向大三的学生开展,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五学期职业能力选修课,目的是提高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且能够正确对市场进行评估,减少创业盲目性,降低创业风险,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得到知识,而且获得机会,获得争取创业政策优惠的资格。
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条件
(一)师资是关键: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一支既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又具备创业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强,热爱创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高校通过创新师资培养模式,以创业教育师资培养为重点,实施多渠道师资培养途径。具体培养途径:建立以专业创业师资为主体,以普及型创业教研活动为支撑的师资培养模式;集合校内外创业导师资源组建全校性多元化的创业教学团队,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业人士开展创业师资专项培训,对校内外创业兼职教师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培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校内外创业师资教学、实践水平;坚持以教师的专业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升创业教育质量,从而构建以创业领域带头人、创业教学骨干为核心,以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二)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运用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是高校提高创业教育课程覆盖面,破解教学资源瓶颈的有效手段。因此,高校可以引入“微课程”设计理念,对创业课程进行“微课”开发与设计,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将创业课程建成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条件。结合创新创业活动特点,构建向学生、教师、企业、院校、创业者的开放式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化,便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创业所需的学习资源,自主高效地学习创业知识和开展创业实践。
(三)实践基地是依托:建设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
高校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应根据校内实训与校外创业孵化相结合的原则,以区域经济的需求为牵引,以“实战型”创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配合创业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建设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可以协同各专业发展,将创业实训室与专业实训室相结合,建成免费开放式创业服务平台;对学生自发的项目提供一批低成本办公场所,配套创业导师、实践课程、资金支持;在校园内建立大学创业产业园,打造创业者聚集的圈子和创业项目资源集合地,使之成为创业种子培育平台、创业机会开发平台、创业团队组建平台、创业资源交互平台、创业信息共享平台、创业项目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资源和较完备的辅导与孵化服务,最终为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条件。
参 考 文 献
[1]李昆益.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30-39.
[2]黄雪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4(8):20-21.
[3]王红雨,闫广芬.师生认知视野下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问题描述与改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4(5):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