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成绩与其背景因素的关系分析

2016-06-05余仁胜杨宏博

中国考试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师资格在校生平均分

赵 轩 余仁胜 杨宏博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成绩与其背景因素的关系分析

赵 轩 余仁胜 杨宏博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生的背景因素对其成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14年下半年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所有考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考查地区、性别、在学状态、学习形式等考生背景因素对成绩影响的程度。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筛选显著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提供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1 引言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职五个类别,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其中,幼儿园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两科;小学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科;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笔试科目均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三科。笔试每个科目的满分均为150分。截止到2015年年初,教师资格考试累计有13个省(市、区)的127万考生参加,成为一项社会关注程度日益增强的职业准入考试。

为了解考生成绩是否准确反映其入职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与能力,需要对以往的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考生的角度来说,成绩高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性别、地区、在学状态、学习形式、个人知识水平与备考充分程度等。本文尝试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在学状态、不同学习形式的考生群体,分析其成绩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统计模型,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线性拟合,以准确了解考生背景因素对考试成绩的影响,筛选显著因素,以期提高教师资格考试的命题质量。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为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学段6个公共笔试科目的全体考生成绩。将13个省(市、区)划分为:北部(含吉林、山西、河北)、东部(含上海、浙江、安徽、江苏)、南部(含贵州、海南、广西)和中部(含陕西、湖北)4个区域。经统计,北部地区考生13.3万人,占考生总人数的29%;东部地区12.7万人,占28%;南部地区10.1万人,占22%;中部地区9.6万人,占21%。其中,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8.9万人,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科目8.7万人,综合素质(小学)科目12.8万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科目12.5万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19.9万人,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19.3万人。

本研究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1]

其中,Y表示考生成绩,各因素定义为:

性别(xb):男生=1,女生=0。

在学状态(zxs):在校生=1,非在校生=0。

学习形式(xxxs):普通全日制=1,非全日制=0。地区定义为如下3个虚拟参数:

X1~X6表示上述6个变量(xb、zxs、xxxs、dq1、dq2、dq3)。i=1,2,…,N,N为考生人数。Y() i是第i个考生的成绩,X1(i)~X6(i)分别为第i个考生的各项背景情况。bi为残差项,独立同分布于N(0,σ2)(σ为考生成绩的标准差)。a0表示截距(即常数系数),a1~a6表示各变量的系数。

为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对于回归结果,进行假设检验(t检验),计算各变量系数估计的t值、P值和R2值。其中,t值是假设检验的统计量,t值大小与系数值和样本量有关;P值是假设检验的显著性,表示原假设(即该变量与因变量无关)成立的概率,一般来说,P值小于0.05说明显著性较高,接受回归结果;R2值表示模型对因变量的解释度,R2值越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度越高,模型效力越高。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各群体考生成绩比较

3.1.1 不同地区考生成绩比较

4个区域的考生在6个公共科目的平均分见表1。

表1 分区域的考生平均分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6个考试科目中,南部地区的成绩普遍低于其他三个区域,北部和中部成绩相差不大,东部地区成绩最高。由于各科目考生成绩分布都近似于正态分布,考生成绩集中分布在平均分左右,平均分每相差1分,通过率就会相差3%以上。由此可见,不同地区考生成绩的差距十分明显。

3.1.2 不同性别考生成绩比较

有研究显示,在进行群体差异分析时,性别是一项重要的背景因素,对考试成绩存在影响。[2]本研究的全样本数据中,男生6.2万人,占比14%;女生39.5万人,占比86%。分性别的平均分见表2。

表2 分性别的考生平均分比较

表2显示,幼儿园学段的男女生平均分相差不大;小学和中学学段的男女生平均分差异较大,女生成绩明显高于男生。

3.1.3不同在学状态考生成绩比较

全样本数据中,在校生26.2万人,占比57%;非在校生19.5万人,占比43%。不同在学状态的考生平均分见表3。

表3 不同在学状态的考生平均分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在学状态的考生成绩差距不大,正在学校学习的考生成绩略高于社会考生。

3.1.4 不同学习形式考生成绩比较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绝大多数考生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按其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形式分为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境外教育、其他6类。其中,普通全日制考生37.9万人,占比83%;其余5类考生共7.8万人,占比17%。按照普通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类进行统计的考生平均分见表4。

表4 不同学习形式的考生平均分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接受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考生的成绩高于其他学习形式的考生成绩。不同于在学状态,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是影响其考试表现的另一因素,从平均分来看,接受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的考生与非全日制考生之间的成绩差距要大于在校生、非在校生之间的成绩差距。

3.2 多元线性模型回归结果

6个考试科目的考生成绩与其背景因素的回归结果见表5~表10。

表5 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回归结果(R2=0.125)

表6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科目回归结果(R2=0.125)

表7 综合素质(小学)科目回归结果(R2=0.108)

表8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科目回归结果(R2=0.116)

表9 综合素质(中学)科目回归结果(R2=0.091)

表10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回归结果(R2=0.065)

其中,截距项xb、zxs、xxxs、dq1、dq2、dq3的系数a0~a6估计值分别是模型中的系数在本科目中的回归结果。xb、zxs、xxxs、dq1、dq2、dq3系数估计值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因素对成绩的影响越大。其中,表6~表10中的回归结果均显示,相对应的科目中性别、学习形式和地区因素对成绩影响较大,在学状态对成绩影响较小。具体来说就是表现较好的群体为东部地区考生、女生、在校生和普通全日制考生,其中在校生与非在校生之间的差距在4个背景因素中最小。所有系数估计值的P值均小于0.001,说明经假设检验,回归结果可信度高。由于采用全部考生数据进行回归,并没有进行抽样,数据量较大从而造成检验统计量t值较大。表5结果显示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除男女生成绩相差不明显外,其余背景因素均表现出与其他科目相同的结论。

4 结论与讨论

从平均分统计结果可见,不同背景因素的考生群体之间确实存在成绩差异,而且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从回归参数来看,多元线性模型回归结果与平均分统计结果一致。其中,影响成绩较大的因素是地区、学习形式和性别,是否在校学习对考生成绩的影响较小。6个科目均表现出东部地区考生成绩相对较高,西南部地区考生成绩相对较低,北部地区考生成绩在平均水平;普通全日制考生成绩高于非全日制考生;性别方面,6个科目的xb系数估计值均小于0,说明女生成绩普遍高于男生。

在研究考生各个背景因素与其成绩相关性的过程中,对每个背景因素进行分析时,需要固定其他因素,没有对所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但仍能够大概归纳出一些成绩高低关系如下:女生>男生,东部地区>北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在校生>非在校生,普通全日制考生>非全日制考生。按照上述背景因素统计,6个科目中表现最好的组别均为“东部地区、女生、在校生、普通全日制”,这也与分析结果相符。

本研究采用全样本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可以避免抽样带来的估算误差,但由于数据量较大,造成检验统计量t值较大且R2值较小。6个科目回归结果中的R2值均较低,说明因变量对自变量的解释程度不高,除受到样本量大的影响外,可能受限于背景因素的种类。如要增加回归模型的R2值,需要通过抽样方法减少样本量,再增加更多无共线性的背景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常用技术手段,在对教师资格考试考生背景因素对其成绩影响的研究中,在地区因素中采用设立虚拟参数的方式对其进行改良,回归结果与考生成绩分布情况一致。在对考生成绩的数据挖掘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应用。

此外,综合素质(幼儿园)科目的回归结果中,性别(xb)变量的显著性概率P值为0.576,大于0.05,这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性产生矛盾。其原因可能是该科目中性别(xb)变量对因变量(Y)的影响显著程度较小,且与其他几个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为提高考试质量,增强命题的科学性与公平性,可进一步考察这些背景因素对成绩影响的原因。如大部分情况下女生表现好于男生,可能是因为女生对于教师职业的选择倾向要高于男生,这与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考生的性别比例和在职教师的性别比例现状相符;考生成绩的地区差异体现了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区域现状等。可以依据现有数据资源,进一步确定其产生原因,在命题中消除可能对考试公平产生影响的因素。

[1]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惠中,韩苏曼.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性别结构失衡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1(10):66-71.

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en the Examinee’s Test Results and their Backgrounds in the National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ZHAO Xuan,YU Rensheng&YANG Hongbo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aminee’s backgrounds and their test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of six public subject tests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4 involving kindergarten,primary school and secondary school sections,was used in this research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factors such as area,gender,students at school or not and learning form,responding to test results of 6 public subjects of kindergarten,primary school and secondary school sec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National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to improve the testing quality.

National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Factor Analysis;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G405

A

1005-8427(2016)04-0024-5

赵 轩,男,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84)

余仁胜,男,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84)

杨宏博,女,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84)

猜你喜欢

教师资格在校生平均分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基于药学类在校生社会实践调查的人才供求探讨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平均分一半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浅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