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考试刍议
2016-06-05魏和平
魏和平
无纸化考试刍议
魏和平
随着考试在中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无纸化考试由梦想变成了现实。本文通过对无纸化考试的定义描述和原理分析,展现了无纸化考试的优势和瓶颈,从而得出实施无纸化考试的必要条件,并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实施无纸化的实例予以举证。最后得出结论:虽然无纸化考试将引领考试技术潮头,但传统纸笔考试仍然会长期占据考试领域的半壁江山。
考试;无纸化;优势;瓶颈
1 产生背景
具有数千年悠久而绵长的考试文化历史的中国,当之无愧是考试的故乡。然而,抛开考试内容,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沿袭着纸笔考试的形式,而且除了在纸和笔形态与质量方面的改进,并无革命性的改变。纵观全球,其他国家都基本上借鉴中国的考试形式来选拔人才,即使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纸笔考试的模式。虽然各个历史时期考试文化发展不平衡,考试的形式和效果不尽相同,但通过考试都起到了选拔、测评人才的作用,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服务,为政权的运转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反过来,为了满足历史发展的需要,考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纸笔考试不仅人工劳动(制卷、运送、保管、收发以及评卷、统分等)负荷重,而且试题的安全保密带给考试管理人员莫大的无形思想压力,大规模考试带来的考试资源、社会安全等压力更是不堪重负。进入21世纪,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为考试管理手段和水平的改进与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考试管理工作者一直梦寐以求的解放考试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无纸化考试的蓝图便由此展开。
2 定义及原理
2.1 无纸化考试的定义
所谓无纸化考试,是以电子信息技术革命为前提,以电脑、网络等硬件电子设备或系统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为手段,以数字化题库资源为支撑,各方面有机联动的教育测量形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不同的教育测量理论(主要有经典测验理论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RT),一般可分为经典无纸化考试和智能无纸化考试。
经典教育测量理论立足于由低、中、高三个基本层次按一定比列组成的知识面,静态测试教育对象对各层次知识(也包括能力)的掌握是否达到最低要求(用合格线分数来描述),以及掌握程度(用分数来具体描述),一般适用于达标或选拔性考试。项目反映教育测量理论则立足于由若干层次环节扣起来的知识链的基础环节(最低层次),一环一环由低向高动态测试,最后,若教育对象被卡在第N层次环节,则其对知识(也包括能力)的掌握水平就定位在(N-1)层(具体用级别来描述),更适用于水平定级考试。实际应用中,绝大多数考试都采用经典教育测量方法,即使在水平定级考试中。
2.2 无纸化考试的原理
无纸化考试是通过网络化的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即在后台题库系统和前台考务系统支撑下,考生通过无纸化考试系统平台考试后,由系统自动评卷生成考试成绩。无纸化考试的原理如图1所示。
考试的具体过程是:前期,命题管理人员组织命题专家,在封闭、保密环境下,通过题库管理系统征集采编试题、审核优化题库;考务管理人员通过考务管理系统采集(包括网上报名模式)考生报考信息、生成考场编排数据。开考前,由考务、系统管理人员共同将考试题库和考生报考编排数据导入无纸化考试系统。考试时,考生通过网络前端考试机从无纸化考试系统平台抽取试题(随机组卷),作答完毕后交卷。最后由系统管理人员利用评分系统(通常集成于考试系统平台中)收集、评阅试卷并统计生成考生考试成绩报告。
3 比较优势和应用条件
3.1 无纸化考试的优势
无纸化考试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缓解了考试的安全保密压力。考生进入考场开始考试时才组题,从根本上杜绝了试题事先泄密的可能性;系统为每个考生随机组题,使得每个考生作答的试卷几无可能完全一致(题库量越大相异性则越大),从而避免了各种作弊的可能(包括相邻考生抄袭、不同批次考生交流、短信传递答案等)。
图1 无纸化考试的原理
其次,节省了考试资源。无纸化使考试得以分批进行,相对于设备和技术上的适当投入,以时间换空间,大大节省了考场(物力)和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人力)数量。
最后,确保考试客观公正。无纸化考试由系统自动评卷和统分,因此,不仅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且在系统成熟、题库无误的情况下,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从而实现了工作质量上的零差错,确保对考生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3.2 无纸化考试的瓶颈
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计算机、网络及软件性能,为无纸化考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这并不意谓着无纸化考试没有任何障碍,其实它仍然存在以下瓶颈(制约因素):
第一,题库方面,一般而言,要确保题多样、数量大、补充更新快,尤其要确保题目对应的答案是可以枚举的(数量是有限的)。前者可以通过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劳动来完成,但后者却非人力完全克服的,它通常与科目的特点相关联,这种瓶颈是客观的。比如最典型是文学科目里的作文题型,可以说任意两个考生写出的文章都不可能是一样的(除非抄袭),而且根本就没有什么参考标准和答案。因此,这种具有且必须有不可枚举题型的科目考试是不可能无纸化的。
第二,考试群体方面,只有考生群体对信息技术的技能性操作不陌生,才敢把无纸化考试的盛宴推送到其面前。考生对信息技术一般操作技能的掌握主要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普及,这是一个时代发展、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客观、自然成熟的过程;而考生对信息技术专门技能的掌握则要靠自己通过专业培训来获得,比如一些专业作图工具的运用等。因此,抛开考试内容上的技能性,无纸化考试的对象至少要具备对信息技术的一般操作技能,否则,它也将是一大瓶颈。
因此,实施无纸化考试的基本条件有二:一是题目对应的答案是可以枚举的;二是考生群体具备对信息技术的一般操作技能。
3.3 无纸化考试的应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简称NCRE)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简称NEEA)推出的一项面向社会、测量应试者计算机综合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考试,分一、二、三、四4个级别。由于4个级别对知识面要求和定位不同,因此,从命题开始就采取经典教育测量方法。这项考试1994年上半年在全国部分高校第一次试点后,于1995年下半年第二次考试开始在全国推广,三五年便初具规模,目前在全国已是年报考人次过千万的大型考试项目之一。NCRE从一开始就注重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相结合,分别采取纸笔考试和上机考试。作为理工类科目,NCRE题目对应的答案通常是可以枚举的,甚至通过题型设计可以做到标准化;作为信息技术类考试,NCRE考生群体必然是具备信息技术的一般操作技能的,二者正好符合无纸化考试的两个最基本条件的要求。
随着各方面条件日渐成熟,NCRE也逐步实现一级考试无纸化、二级考试无纸化,最终于2013年全面实现各级别考试无纸化,并采用新的考试体系,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应用无纸化考试技术最完备的项目。该项目在科目互异性(22个门类)、题型多样性(每科4~6个题型)方面具有代表性。考试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各(直辖市、自治区)考生网上报名后,被安排在相应考点的无纸化考试平台(局域网环境)考试,交卷后,系统收集、汇总考生答题信息(加密),上报NEEA评卷统分(解密),最后下发考试成绩。其中,有几个环节有严格规定,并在技术上做了限定,以确保考试安全和保密。比如,考试系统要求:只能在规定时间(开考前1小时内)导入正式考试题库;考试也只能在规定时段内(几天)结束;考试过程中,管理机上要插入统一配发的USB口考试加密锁,否则系统将无法操作;系统随机抽题,分批安排考试。
4 结论
无纸化是未来考试模式的发展趋势,必将不断兴起,引领考试技术潮头,占领考试技术制高点。但传统纸笔考试在测定思维分析能力方面效度较高,且便于大规模同步测试,虽经历几千年沧海桑田,至今仍然是选拔、测评人才的常用方法,而且在我国现行考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今后相当长的阶段里,传统纸笔考试仍然不会淡出,而且会继续占据考试领域的半壁江山。
[1]黄新宪.传统考试文化利弊考[J].山东教育科研,1996(3).
[2]韩雪娜,关绍云.谈高效无纸化考试[J].教育探索,2009(11).
Discussions on Advantages and Bottleneck of Paperless Examination
WEI Hep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xamin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the paperless examination has become a reality.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its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s, presents its advantages and bottlenecks,then mainly discusses some prerequisites for this examination.Moreover, this paper takes its application in NCRE(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as an example to draw a conclusion that although the paperless examination will be the leader of examination technology,the traditional paper exam would still be the dominant form in a rather long run.
Examination;Paperless;Advantage;Bottleneck
G405
A
1005-8427(2016)03-0028-4
魏和平,男,甘肃省教育考试院,高级工程师(兰州 73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