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中梗阻”怎么破?浙江多地实行干部大交流为发展添活力
2016-06-05
◎本刊记者 李 津
机关“中梗阻”怎么破?浙江多地实行干部大交流为发展添活力
◎本刊记者 李 津
“一次分配定终身、一个岗位奔到头、一个处室到退休”,这是大部分县直机关工作人员的写照。
有媒体报道,中国公务员从科员到县处级干部的升迁比例仅为4.4%。
在晋升渠道狭窄,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大部分机关干部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就能端稳铁饭碗。久而久之,庸、懒、散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成了阻碍发展的“中梗阻”。
如何破解“中梗阻”?
“中梗阻”的由来
“说实在话,十几年在同一岗位,天天做同一类事,主观上已经很倦怠。”张方根是浦江供销社一名科长,在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记者了解到,该县机关干部已十多年未进行有组织的交流。
在基层,领导岗位有限,大部分基层公务员最终会在副科或者正科走完自己的政治生涯。有的人熬了大半辈子依旧没能上个台阶。
2015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将使公职人员拥有职务和职级两个晋升渠道,即便行政职务难以晋升,至少可以凭借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也就是说,公职人员在同一岗位工作到了一定年限也可以提升待遇。
这不失为一种物质的鼓励。然而,有些干部还是会对岗位产生倦怠心理。
“如果说刚到单位的头几年时间还有几分新鲜感,还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惰性。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干部个人能力发挥,也不利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有干部直言。
“熬”的时间久了,干事创业激情也消磨了,很多当初进体制时学历高、能力强、心气儿高的人才,行事有了“老油条”作风:将就行事、应付了事、盼、等、混、熬。
有些人想方设法讨领导喜欢,看领导脸色行事,深怕露了脸、得罪人,处事缩手缩脚,谨小慎微。若遭受个别领导的不公正对待,也只能忍气吞声、消极怠工,影响机关效能提高。
有些人则陷入经验主义,占山为王,形成“利益链”“关系网”,甚至走上了贪腐道路,影响干部队伍整体形象。
……
这些问题,最后都成为了机关效能的“中梗阻”。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该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克服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破解“中梗阻”的用意不言自明。
全员竞岗“大交流”的浦江实践
为破解“中梗阻”,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始探索公务员跨部门交流。
去年8月中旬开始,浦江针对机关中层干部长期封闭不动、职务违纪违法易发、工作激情消退等现状,在全县机关中层干部中开展了“职位归零、全员竞岗”大交流。
交流标准有两类:一类为“外循环”跨部门交流。重点要求在同一机关部门连续担任中层正职满7年的;在同一机关部门连续在执纪执法、人事、资金管理及项目审批岗位任中层正职满6年的等五种情形人员进行跨部门交流。同时,为保证大单位工作不断档,本次跨部门交流对象实行三分之一交流,今后逐年消化。
另一类为“内循环”竞岗交流。重点要求在机关部门同一中层正职岗位连续任职满5年的;在同一机关部门连续在执纪执法、人事、资金管理及项目审批岗位任中层正职满4年的等四种情形人员进行内部竞岗交流。
此举一开始喧哗四起。干部交流动力不足、转任选岗易受人为干扰等问题,让这一实践困难重重。
“专业性较强岗位的干部交流走了,业务跟不上怎么办?干部交流不能形成规范的制度怎么办?”
“学新业务烦、融入新单位难、怕被边缘化。”
“在单位时间久了,我已经习惯了,不想再折腾。”
……
“势在必行!”面对各种声音,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亲自动员,明确提出这项工作各单位不得人为设置阻力。
相关部门则通过密集宣传动员,进行“交流不是处理、交流不是从零开始”等引导,消除思想顾虑,增强他们走出原地的决心。
实际操作中,为有利于干部成长,并充分考虑个人意愿,交流工作遵守“三优先一回避”原则。“三优先”:业务关联部门优先,业务性强的部门,可以设置一定的专业要求;身份对应优先,实行公务员与公务员交流(含参照公务员),下属参公事业单位干部双向交流;满足个人意愿优先,每名干部只能选择一个意向单位,在组织调配中尽可能尊重和满足个人意愿。“一回避”:实行现工作单位、直系亲属所在单位回避。
此外,为严明纪律,确定拟内部轮岗和拟跨部门交流干部人选时,须集体研究确定,不得由领导干部个人或少数人指定;对在干部交流中不如实上报的单位视情况追究主要领导人责任。被跨部门交流的干部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调配,按时到新单位报到。无特殊事由不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或不服从组织安排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仅用半个月时间,组织上确定的38名跨部门交流干部和172名内部轮岗的中层干部已全部到新岗位任职,不仅优化了干部资源配置,也降低了高危岗位风险。
正是这次交流,让张方根有机会走上浦江县市场监管局消保分局局长的岗位。52岁的他边学边干,发挥原单位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把老百姓消费维权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我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张方根说。此次浦江38名跨部门交流干部中,四分之三以上干部都表达了类似感受。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工作面貌焕然一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的“鲶鱼”效应已经初显。
“轮岗换血”成干部使用新常态
近年来,浙江各地干部交流呈现出力度逐步加大、进入常态化的趋势。
2014年,平湖市开始中层干部全员大竞岗,去年年底,该市又开启中层干部跨单位常态化交流模式,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中层干部实行“一个口子管理、一个平台发布”,并明确了单位交流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今年,又收到了2个单位申报的中层干部选调方案。
去年10月,宁波市直单位管理的21个中层(处级)领导职位,实行跨部门竞岗交流,其中包括宁波市发改委法规处处长、市政协信息中心主任、市委组织部副处长、市委政研室副处长、市编委办综合处副处长等职位。像这样的大手笔,在宁波还是第一次。
宁波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安平表示,竞岗交流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难得机会。今后,跨部门竞岗交流和公开遴选公务员将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态化开展,通过持续的交流真正畅通横向、纵向交流渠道,打破干部部门化。
除了中层干部,浙江多地对一般干部也纷纷开展轮岗交流,作为对基层干部员工呼声的积极回应。
瑞安市创新推出年轻干部选拔机制,竞优比选预备干部,并采取“先使用,再提拔”措施,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原岗培养等方式,逐步选派到一线攻坚锻炼,变“考场挑才”为“赛场选才”,真正从赛场上发现“狮子型”“老黄牛式”干部。
台州市黄岩区常态化开展中层及以下干部跨乡镇双向交流工作,目前共异地惩罚交流干部14人、原地教育整改28人,进一步破解部分乡镇干部“庸懒散浮拖”问题。
湖州加强专业型干部的交流使用,引导专业型干部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王宏娟从清华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以安吉县政府雇员的身份安排到县委办公室工作,之后从培养专业复合型干部角度出发,县委将她选派到乡镇担任领导职务,放到基层去“墩墩苗”,后来她又担任街道主任。凭借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去年,她在公开选拔中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被提拔担任湖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这些举措,深受基层干部的好评,他们纷纷向记者表示,让干部在多种岗位上进行锻炼,不仅有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而且有利于干部拓宽视野、丰富阅历,成为工作上的“多面手”,促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击破“中梗阻”,浙江在路上……
2015年8月7日,浦江县召开中层干部交流动员会。图为浦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斌峰(中)在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