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连手短打(上)

2016-06-05文/大

少林与太极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右拳左掌右掌

文/大 侠

少林连手短打(上)

文/大 侠

连手短打是少林派的一套秘传套路,据传为宋代少林住持福居禅师所创。其技击特点为贴身短打,挨膀挤靠,滚出滚入,周身七拳十三捶,踢、打、摔、拿、跌手手相连,三十六势循环相接,出手是一击不中再击,再击不中继续追击,一势接着一势,紧逼敌人;出手快捷,拦截挤靠,踢打搂抱,勾挂绊扫,虚实相间,技击手段丰富,可谓武林之瑰宝。

1.退步跨虎

敌我对峙而立(图1)。

对方右垫步进身用右冲拳朝我方面部击来,我微收左步,内裹左臂格敌右臂外侧化去其攻击力(图2)。

当对方见右拳攻击失效,而紧跟踢出右边退,踢向我左腰侧时,我方右脚向右前侧摆半步,缩身收左腿成虚丁步,同时,左手下拦勾挂敌右小腿,化去其攻势(图3)。然后可随意点打敌正面任何一穴。

【要点】

在运用此势时,左手的内裹和下拦挂要灵活自如些。在临阵对敌中,敌方用冲捶夹边腿是非常厉害的杀着,其拳是可实可虚的,利用跨虎之法对之,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的。在下拦手时,要用冷脆之劲,击伤敌腿,一旦挂住其腿,制敌之法就可随意了,或抱腿别脚摔,或踢其裆。

2.双穿喉

敌我对峙而立(图4)。

对方进右脚上前接近我方,同时,用右冲拳朝我面部击来,我方右腿蹬力微左偏身,左手拍压敌右拳腕并下压,同时右掌直戳向对方咽喉(图5)。

当对方后仰身抬左手架格我的右掌时,我可反掌下压抓拉其左手,同时,右腿提膝重心向左压,左掌再度戳向敌咽喉穴(图6)。

【要点】

此法的戳喉掌可连续使用,两掌连环出击,不能让敌有喘息的机会。步法上可以用前滑步跟进的办法,反正不能让对方脱离我方的攻击距离,只能让其两手招架;步步紧逼,使其退步不及,招架失灵,则其喉就会被我方的左、右掌戳击而窒息了。

3.掏肋掌

敌我对峙而立(图7)。

对方前滑步用左拳朝我的面部打来,我速右偏身,并前拥,上翻左掌格敌左腕,向其右推化(图8)。

在左手防敌左拳成功的同时,我方以右掌锋为力点,斜击敌左肋部(图9)。

【要点】

此势的防守法要见机而行,尽量促成以敌之手封其手。如果敌用右拳攻击我方,我则应以右手作防守,左掌攻击之。

4.绞手翻

敌我对峙而立(图10)。

对方前上右脚一步接近我方,用右拳朝我胸心部击来;我即收左步沉身,内裹左臂格化敌右臂外侧(图11)。

紧随左臂内扣下压敌臂,左脚进步绊于敌右脚跟后侧,左手压臂并向前下伸捞抱敌腰或臀部(图12)。

在上身前拥逼敌的同时,我右手推锁敌喉,两手交错用力,将敌制翻(图13)。

【要点】

这一招法是特别突出的短打。格化敌臂之时有如灵蛇缠枝一般,但在压敌右臂时,我方的右手要有防护之劲,以防敌方的左手攻击;绕压敌臂只是一种虚势,其目的是要伸手搂抱其腰。左手的搂抱应与右手前推同时进行,右手锁喉、扑面、推胸,可任意而行。此势最关键点在于绊封其足跟。

5.剪子手

敌我对峙而立(图14)。

对方左移步,右脚踏我方洪门而进,猛出右拳击打我胸心而来;我左手一拍,在接触其腕的同时,扣指粘抓,右手前伸用掌托其右肘关节(图15)。

随即,右手掌贴住对方右臂下侧滑收,左掌前滑,待右手滑至其右腕部时,扣指扣住其脉关,右腿后撤退一步右旋体,两手交错用力,折伤其臂(图16)。

【要点】

这一势的用法,要求速度快而手法稳,其间的几处小手法相当细腻。左手扣其腕脉,右掌前托彼肘时含有拿穴之妙,拇指可扣其曲泽穴,中指可扣其骨缝之麻筋;而且是一触即收,快捷稳健,旋体剪臂要自然灵活而带脆弹之劲。

6.单劈掌

敌我对峙而立(图17)。

对方进右脚一步于我裆前,同时右拳击向我胸心部而来;我速后撤左步,上提右臂格于敌右臂内侧(图18)。

紧随外翻臂滚压敌右拳臂,并朝前推力;同时,左脚上步于敌右脚后侧,翻出左掌踏劈敌头顶(图19)。

【要点】

单劈掌的用法应视敌所出何手而决定一守一攻的姿势。不论怎样的防守,武学之绝秘都以走边为主,也就是防格敌攻击手之外侧,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和阻止敌另一手的出击。在这一势中,不论是左手防或右手防,一旦格住敌攻击臂即须压格,另一手迅速翻出劈击敌头。如果一击不中,可将劈手下压,跟上另一手又劈出,要连环出击,直至敌被打伤而跌为止。

7.双分捶

敌我对峙而立(图20)。

对方在前上一步接近我方的同时,以左右拳成双峰贯耳之势朝我方头部打来;我速收身两手交叉成十字手架于头前方,阻截住对方的左右小臂内侧(图21)。

随即,猛地前拥身,左右手向两边猛地分开(图22)。

在敌臂被压而露出前胸的瞬间,两手猛地一抖,用鸡心捶撞向其胸部或腹部(图23)。

【要点】

这一势纯为传统打法,在现代搏击中,很少有用双峰贯耳的。但作为传统拳法,在解析每一招术时,必须按部就班;而我们现代人不一定要拘泥于原法,所谓“守规矩后而脱规矩”,方为修武之正路。

8.守门势

敌我对峙而立(图24)。

对方前上右脚一步接近我方,同时,右拳打向我的前胸而来;我速左旋身右手横拍敌右肘内侧,并向下压力(图25)。

紧随着,左手抓压其右腕向下压推,同时右脚上进一步,右掌劈击敌前胸(图26)。

【要点】

这一势实质就是左、右两势开门法,也称警戒势。从表面看只有防守之法而无攻击之机,其实这种姿势与敌的接触面较小,手、肘能迅速到达头、肘等部位防护,步法灵活也便于进攻和防守。这里讲解的技法,只是其中之一,灵活的变化更多,熟则自能生巧。

9.连环掌

敌我对峙而立(图27)。

对方在上进右脚一步的同时,以右冲捶打向我方面部而来;我方见其势猛,退左脚一步,右手上挑格敌右腕内侧(图28)。

紧随着,趁敌出拳“旧力略过”之际,左手上挑格敌右臂内侧,前进左脚一步拥身右掌直扑敌胸。此时对方很容易用左手臂阻架住我右掌(图29)。

在右掌受阻时,左掌跟着打出扑面掌(图30)。趁其忙于防守之机,我方急进右脚一步,双掌夹击敌颈部及左肋(图31)。

【要点】

连环掌,顾名思义就不难理解其技法的特点了。当然,也不是说一左一右地推出双掌就能达到制敌目的,完全要视敌当时的身态姿势来决定双掌的轮流交叉递进连环法。但有一点要记住:它是在快和猛之下完成的。最后的双掌夹击,切忌盲目使用,只有在攻击得敌方手忙脚乱而疏于防守时,方能一举奏效。

10.顺手脚

敌我对峙而立(图32)。

对方在猛地上进右脚接近我方的同时,用右拳朝我方胸心部击来;我见拳到之刹那间,双拳臂下砸格其腕部(图33)。

随之,我前滑步出左掌劈击其面部。敌仰身避过我的左掌(图34)。

紧随着,我左脚猛地弹击其裆下部(图35)。

【要点】

这一招相当厉害,不遇歹徒是不能滥用的。在搏斗中,对于掌中藏腿之法,敌往往是只防其掌而疏漏了腿的攻击。这种招术用于攻敌有神效,而同时也提醒我们自己,不要顾此失彼,防敌用这类招术攻击我方。

11.怃毛篮

敌我对峙而立(图36)。

我方采取主动进攻,拥身进左步用左拳击向对方面部,对方缩身收步上挑左手格住我左拳(图37)。

遇此,我速顺势左手伸指扣抓住敌腕往回收拉,紧随着上进右脚一步,同时,右手屈臂上提挎敌肘臂部(图38)。

此时,敌必会屈收左肘臂来化解我方之力,我则松左手,右手旋力猛地前点拳,击敌前胸穴等(图39)。

【要点】

这一招实为断骨之法,但在实用中不能拘泥死板。拳诀有“好擒不如烂打”之说,在抓住敌腕时,如拉不伸其臂,上之法就不能产生效果。在左手抓敌腕时,如没有旋拧劲,一旦用右臂去,由于敌肘能屈,其肘尖骨最易顶中我方之曲泽部位,形成制敌不成反受其害,这是习者特别应注意的。

12.开弓势

敌我对峙而立(图40)。

对方在滑步接近我方的同时,左冲捶打向我面部而来;我右手提臂裹旋,格化于敌左臂外侧,将其攻势化解掉(图41)。

紧随着,左手上翻叼扣住敌左腕,随之上进右脚绊于敌左腿后方,同时,右拳猛击敌左肋部(图42)。

【要点】

这一势的技法,有点类似于太极拳的“弯弓射虎”势。在招法的运用时,只要领会其意,具体的动作姿势就得见敌所攻出的姿势而随机变化了。可防后用拳,也可闪避用拳,或主动攻击。开弓时要左右连环开弓,不拘次数,打倒敌人后方止。 (待续)

(编辑/高 翔)

猜你喜欢

右拳左掌右掌
少林黑虎拳(下)
易筋经(七)
少林黑虎拳(上)
大红拳(三)
大红拳(八)
古传潭腿(下)
古传潭腿(上)
白猿通背拳前八手
杨氏八卦掌之撩阴掌技击法
大力金刚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