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云起落武举制

2016-06-05武兵

少林与太极 2016年8期
关键词:考试制度

文/武兵

风云起落武举制

文/武兵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在中国历史上,隋朝首先创立了选拔文官的科举制度,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武举创立之前,科举制度呈单轨运行状态,那些虽有武艺却不善文的武士被拒之门外,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所以,增设武科,笼络和安置武勇人才,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便成为社会的需要。

一、武举制度的创立与艰难发展

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在科举史上,武科延续的时间仅次于进士科,这与唐朝首创武举之功是分不开的。科举制度中武举制度的正式出台,改变了选文不选武的做法,给当时普通的武术人提供了一个进入官场的竞争机会。历史上武举考试一共进行过约500次。武举主要选拔将才,与文举比较,其重要性不及文举,武举出身的人地位也不及文举的进士。

武举制度能够选拔优秀的武术人才为皇权统治服务,这是武举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延续1000多年的重要原因。虽然武举制度为统治者培养了部分军事人才,但出于对武人掌权的恐惧,后来的各代统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武举制度时而重视时而忽略,因此几经朝代变更,武举制度步履维艰、时断时续。

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发布“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考试内容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此外还要考靶射、骑射、步射、身高相貌、言论、举重(翘关)、负重摔跤。唐代武举制度还不够完备,只能说是其创制时期,并且规定凡触犯令者、工商之子、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考试。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唐王朝停废武举,时间长达10年,这是武举史上的首次被停废,起因是谏议大夫田敦认为武举人拿着弓箭出入皇城,可能会威胁到皇帝的安全,上表请求废止武举。直到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在朝野上下的呼声中,唐王朝恢复了武举。但是到了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由于军阀混战,战乱频仍,武举再次停废。

到了北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宋王朝重设武举,恢复了自五代停废的武举考试。

二、武举制度的完善与兴盛

武举的兴盛时期是在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

清朝统治者由于出身于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因此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

宋代开始,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孙子、吴起)兵法等。武举制度此间臻于规整。

到了明朝时武举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

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著名的武举出身的武将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徽宗授武状元),等等。

武科举考试其实是等级考试,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的《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中有规定:

第一等:步射一石弓,十发三中;马上能射七斗弓,并掌握五种马上格斗武艺;《孙吴兵法》十道题答出七道,“时务边防策”五题“文理优长”,法律题十道答出七道,就可以出任低级武官。

第二等:步射八斗弓,十发二中,马上能射六斗弓,有三项马上武艺,答出一半兵法题目和法律题目,可以见习低级武官。

第三等:步射六斗弓,十发一中,只有两项马上武艺,兵法、法律只能答三题的,记录在案。

每三年考试一次,任命武官不过30人,后来逐步增额,以至于三人取一,每次都有百人入流,比文科举得官还容易。

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朝廷开始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其余的入武学。

南宋时期进一步改革武举,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开始由皇帝亲自“廷试”,合格的都赐予武进士,授予武官衔“保义郎”、“承节郎”等名目,但实授的职务往往并非军官。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武举进士也比照文科,有第一、二、三名的排名。以后又规定参加廷试的都必须由各地方长官先行选拔,作为“武举人”保送朝廷。这样一来,武科举体系与文科举体系趋于基本相同。

南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明确了武科状元之称谓。朝廷规定,凡武状元愿意从军者,一律授予正将之职,第二、三名授予副将,第四、五名授予准备将。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明朝武举根据太监王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

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定武举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后又改为三年一试。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

明万历末年(公元1573年),曾有过一次实行改革的议论,有朝臣主张设“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显然易见,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提议,可惜并没有引起朝廷重视,只是说说罢了,若提议被接受,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参加武会试的举子中,能运百斤大刀者只有王来聘、徐彦琦两人,然发榜后徐彦琦榜上无名,议论腾起。当时正“锐意重武”的崇祯皇帝认为有人作弊,将考官、监试御史等一大批官员下狱、撤职,令倪元路、方逢年等主持复试。复试后选取百人,依照文榜例分三甲传胪赐宴。崇祯亲自调阅前三十名试卷,钦定一甲三人,王来聘居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武状元,授副总兵职。正式有武状元之设,王来聘是第一人。之前明代武举一直没有殿试,也没有设立一、二、三甲的区分和鼎甲名号。

明代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所以明代武举出人不多。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名臣熊廷弼,他是一位难得的文武通材。《明史》本传说他“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

清代武官虽然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但武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在军中占有相当比例。加上封建国家大力提倡武举,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民间习武之风兴盛一时。

清代武举制度中的考核,依文榜程序,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

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

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

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规定,武状元授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予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予三等侍卫,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予守备等营职。雍正以后,各朝武进士的授官情况还有一些变化,不过所授品阶基本上以康熙朝定制为准,没有太大的变更。

清朝武举各级考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每科录取人数也有定额。但常科以外还时常增设所谓“恩科”,常额以外也增加一点“恩额”。这类“恩科”、“恩额”都由皇帝直接掌握,无非笼络人心,吸收更多的武勇人士为统治者效命。考试办法差不多与明代一样,分一、二、三场进行。

一、二场试考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考策论武经,称“内场”。一场试内容为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乾隆年间,一场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俗称“拾帽子”,专为考察伏射能力。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子,石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形,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屡有变动。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这样一味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当时社会上歧视武人之风很盛,经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们看成粗野的武夫,武举的社会地位与清代前期相比已大不如前了。

三、武举制度的弊病和废止

康熙皇帝已经注意到了科举文武分途不利于造就兼备人材的问题,他曾要求打破考试中的传统界线,允许文武生员举人交叉考试,武科举人可以改考文科进士,文科举人可以改考武科进士。

康熙认为:“如此则各得展其所学,文武两途,皆得真才矣。”然而,整个清代,文武交叉考试者寥寥无几,文武各成畛域而壁垒森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文武兼长的人材也就越来越少。文武分途的考试制度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材,却很难造就出能文能武的博通人材,应该说这是科举制度的弊端之一,也是清朝中后期政坛上出将入相人才日见匮乏的原因之一。

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以后,频繁的御侮战争中逐渐显露出武举人材不能适应新的战争,除了长矛大刀与坚船利炮之间的差距外,更重要的还是基本素质和军事思想上的差距。然而朝野上下株守陈规,玩岁日,武举考试一直被延续下去。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荣禄首先提出废止武举考试。他说:“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习非所用,与八比试帖之弊略同。积弱之端,未始不由于此。”他主张各省创设武备学堂,以西洋军事课程培养新式军人。然而荣禄的倡议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朝臣的响应,武举废止一拖便是几年。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照例举行武举会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不久,要求改革的呼声又一次响起来,“内外臣工请变更武科旧制,废弓、矢、刀、石,试枪炮”。然而依旧未能实行改革。

此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武举制度已经不能有效发挥其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外不能抵御外敌入侵,对内不能维持社会秩序,甚至成为社会的对立面。这时,地方督抚的权力开始膨胀,打破了清初的绝对皇帝权威,他们开始对旧有的武举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武举的存废问题上与清朝中央势力展开了三个阶段的争夺:其一,督抚上奏,谨慎处理;其二,危机重重,有效采纳;其三,困境革新,废除武举。随着湘军、淮军的编练和军事学堂的开办,武举制度的功能被替代,最终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止武举制度。至此,武举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无疑,武举制是中国武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文科制的并行设立,在当时重文轻武的社会背景下是体现武术人的价值的一个有力依托,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武举制度自身的局限性,武举制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武术的发展,延缓了武术发展的步伐。特别是武举制度在清朝的延续和废止,为我国武术运动在民间全面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武举制度的结束,是武术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当下,各种臻于完善的武术制度,若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最后也只能是步武举制度的后尘,被淘汰,被抛弃。

四、武举制度的轶闻趣事

清代的武会试,自顺治三年(丙戌)开科,到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截止,一共进行了112次。也就是说一共产生了112个武状元,还各有112名榜眼和探花,总计武科前三名(鼎甲)是336名。

112名武状元的姓名都有记载,但目前能确知其籍贯者只92人,其余20人还有待于考求。这92个武状元,河北出的最多,共32名。以下山东13名,浙江8名,江苏6名,河南、山西各5名,广东4名,甘肃、福建各3名,江西2名,四川、陕西各1名。此外,汉军旗6名,满军旗3名。

也许这个统计不是很完备,也不是很准确,不过大体可见各省武举基础的差别。所谓武举基础,可从两个方面认识,一是尚武风气,二是文教水平。

清代武举为国家提供了大批人才,其中产生了不少杰出人物。

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是“独占三元”,即一个人得了三个第一名: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清朝二百多年中,文科得“三元”者仅2人,一个是乾隆时代江苏常州的钱,另一个是嘉庆时代广西临桂的陈继昌。武科得三元者只有1位,此人是清初浙江仁和的王玉。说来这个王玉不止是“独占三元”,而是“独占四元”。他本来是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浙江武乡试的解元,入清以后又参加新王朝的武举,获顺治八年(1651)武乡试解元,接着获顺治九年武会试会元,殿试又得状元,是名副其实的“连捷三元”。王玉体貌伟岸,武力绝伦,甚得顺治赏识,曾任天津镇总兵等职。

江苏泰州人刘荣庆,是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公元1784年)武状元。只隔了3年,他的弟弟刘国庆又获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公元1787年)武状元。兄弟两人都是武状元,这在清朝是唯一一例。

(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考试制度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让制度意识深扎于心实践于行
三本书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某些单位的制度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