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托克维尔“多数暴政”思想

2016-06-04杨敏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专制民主

杨敏

[摘要]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阿历克斯·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系统阐述了自由与民主的关系,为后世展现了一幅美国民主的政治画卷。在书中他写出了民情、法制和自然环境对美国民主的影响,最后把关国民主制度长期繁盛的原因归结于美国的民情,书中多次阐述了他对“多数暴政”的担忧,本文欲从托克维尔的历史经历出发探索其思想背后历史原因。

[关键词]民主;专制;多数暴政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110-02

一、托克维尔“多数暴政”思想

古人治史常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而成一家之言”为标榜。这句话从横向、纵向和整体对圣人先贤治史做了一个全面的标准。而19世纪法国社会政治理论家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不仅为19世纪的美国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参照材料,也为今天的美国人重新审视自己提供了一面宝贵的镜子,可以说是一个法国人写的美国的历史,但却使美国人为之震惊。

这时,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一个法国人不写自己的国家亦或是邻近国家(比如说英国)的政治制度,而要去写哪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异国?他写的文章能够被世人所认可吗?答案是:是的,他写的这部著作可以用“成功”这一词来概括。就像是露丝·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虽然本尼迪克特在写此书之前从未到过日本,但这本《菊与刀》却真实形象的道出了日本国民的信仰,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使日本人为之一惊。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庸先生的《华山论剑》不少庸迷为之痴狂,但那时金庸先生从未到过华山。虽然我们提倡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史学家治史也讲究“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但是,“二手材料”未必不好,以上这些例子证明,只要我们认真探究材料,去伪存真,是可以弥补时间和空间的差距。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道出了后世视之为经典的思想,那就是他的“多数暴政”的理论。他运用了哲学思辨的方法为我们展示了民主的本质,他之所以过分的担心多数的暴政,是因为他对祖国即法兰西历史命运的担心。此时的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动荡之中,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而这场革命给他带来了情感和理智上的艰难抉择,他目睹了大革命时期政权一次次的被人民推翻,以致我们后来提到法国大革命时可以用“激烈”这一词语来形容之。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托克维尔出身于贵族家庭。虽然他摒弃了贵族的一些特质,但他从小所受的教育所接触的人群思想或多或少都是代表贵族的,他是以一个统治者的姿态来发表演说的,在法国大革命这一幕幕的起义之后,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多数导致的混乱,此时的他害怕了。虽然借访问美国监狱制度之机去美国过考察,但心系祖国的那份赤子之心却始终未改,到美国后他看到了美国民主的繁荣,惊叹美国民主制度这个“尤物”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尽管身在美国可他日夜惦念的还是自己的母国,他希望借此对母国的历史产生一定影响,以完成一个历史哲学家应尽的责任。

通过对美国的考察他得出影响美国民主制度的因素有三:一是自然环境,二是法制,三是民情,他认为法制比自然环境的作用大,民情比法制的作用还要大。但是,仔细剖析这三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正是这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托克维尔口中所谓的“多数暴政”。过分的民主其实就是一种专制,用哲学上矛盾具有向相反方向转换的理论来说恰是如此。就像我国道教中所持有的“无为”观点,无为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民主社会的本质是由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统治,因而,在民主条件下,谁也无法与社会中的多数对抗,多数的意旨即是真理,美国是一个代议制社会,这便使多数不仅控制了立法权,还掌握了行政权进而渗透进了司法权。一个社会如果太过于民主便会走向民主的对立面即专制的产生,托克维尔深谙此点,此时他不由自主的就会与母国的情况联系起来,可以说是美国之行让托克维尔意识到了法国的民情和法制对大革命的影响。托克维尔把民主理解为人民的权利、多数的统治,把美国的民主的最根本的特质归结为多数的统治。他认为:“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对抗不了多数。”“一切权利的根源都存在于多數的意志之中”。他一直担心多数的统治可能会导致多数专制的危险。但它并不是反对多数的统治,并不是否定民主的,而是出于对专制的一种担心,他主张合理的运用民主,规避民主制可能产生多数暴政的危险。所以在文中他一再提到:“我最担心于美国的,并不在于它推行极端的民主,而在于它反对暴政的措施太少了”接下看我们一起品味一下托克维尔书中所述的影响美国民主制度的三要素。

二、影响美国民主的三要素

(一)地理环境和先天特质

首先,美国地处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有这两洋天险作为天然屏障,南北分别与墨西哥和加拿大接壤,这使得美国没有强大的邻居,因此不必担心外敌的入侵和近邻的征服。这就使得美国没有崇拜军事荣誉的传统,人们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不必为建立庞大的军队和征收巨额的税收作为军费。

美国人的起源也是影响其民主共和制度的一大因素。当第一批清教徒登上北美大陆时起,平等、公正、博爱等理念就深深扎根在了美国先民们的心中,这些特质后来就形成了民主共和制得以建立的条件,他还培育了与民主共和制相适应的民情和生活习惯。

(二)法制因素

美国比较突出的制度就是他的联邦制度、乡镇制度和司法运作制度。首先联邦制可以很好地将共和制大国的强大型优点和共和制小国的优点结合起来,国家制定符合全国性的法律,其他的留给地方制定,保障了联邦的持久安定和繁荣强大,这也是美国民主制的一个特点。

(三)民情

托克维尔在文中多次表示民情对美国民主制度的重要性。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潘多拉魔盒”承载着美国的民主制度,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发挥它独特的优势,但我们如果想要具体来看看这一神奇的魔力究竟是什么,他似乎是一种根植于美国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种让我们说不出道不明的东西,但不可否认他却是引导着美国社会的,影响着美国的民主制度。

三、托克维尔“多数暴政”思想的来源

托克维尔在文中多次提到“多数暴政”这一词,而暴政又是与专制等词语相接近的,为什么托克维尔在感叹美国民主制度的同时又在担心多数的暴政?这正是一个伟大思想家的高瞻远瞩,他意识到民主的发展是历史之大潮流并不反对民主,只是比常人看得更远一些。多数专制的提出,是民主理论的一大进步,他提醒人民不能盲目崇拜多数的权力,防止将多数的意志绝对化。

评价一个人物我们要将其置于他所处的时代中去,而了解一个思想我们更要将其身后的背景联系起来。在创作完《论美国的民主》之后,托克维尔又创作了另一部巨著,那就是诞生于1851年到1856年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此时法国正处在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建立第二帝国时代,书中浸透着托克维尔对法国历史命运的深刻忧思。他之所以担心多数的民主,同时又赞扬美国的民主制度这与他在法国的出境或者说和法国的制度有关。

我们前面提到了美国没有一个形成一个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首都,美国的政治中心在华盛顿,经济中心在纽约,文化中心在波士顿,军事方面,总统虽然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但动用军队需经国会同意。如果有政治风潮则乱在华盛顿;发生经济危机则纽约动荡;如果文化上产生波动波士顿则有起伏。这三者他是分离的,不会在一起发生产生或为的共振效应。同时我们再来看看法国的情况,法国有漫长的贵族历史,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巴黎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太阳王路易十四将各地贵族迁徙于巴黎,使其在天子脚下生活,这固然是出于政治目的,然而巴黎城人为地集中了这么多的豪门显贵更进一步促进了其经济文化的繁荣。而国王又有一只常备军,这便是的巴黎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这四方面于一身,以至于当时有一句话叫做“法国是巴黎的郊区”,这便使得巴黎成为一个众星捧月之势,和平时异常繁荣,一旦出现动荡足以成为星火燎原之势,多方力量的结合,民众的积极参与使得巴黎处在革命动荡之中,大革命时期巴黎人民一次次的起義即是见证。

法国素有封建主义的“堡垒”之称,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民主”“平等”等观念已深入人心,封建主义已无法包住大革命的熊熊烈火,但是,此时资本主义尚处于成长阶段。封建主义的大旗已倒,资本主义尚在成长,这便出现了一个“真空”阶段,所以法国大革命曲折反复。美国则不同,最初踏上北美大陆的那批清教徒从母国带来了新的思想,希望在此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希望之乡,美国没有封建“包袱”,他没有童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成年,所以美国的民主制度相较而言比较成熟、稳定,这也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动力。

《论美国的民主》为我们展现了美国社会的一个全貌,虽然我们未踏上北美大陆,但已经对美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民主发展历程中美国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责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专制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专制”与“民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欧洲早期印刷业应对专制统治的方式与成功原因探析
1789年的法国社会危机及革命的成熟性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周恩来的民主观
批评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