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心理学的大学生学习心理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6-04张艳丽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对策研究

张艳丽

[摘要]因为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对学习内涵的认知不够,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存在各种误区。本文基于学习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习心理误区及存在的原因并进行了对策研究。通过研究帮助大学生走出学习的心理误区,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学习、了解学习,端正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科学学习心理,更好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学习误区;产生原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126-02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对客觀现实的认识过程,学习个体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有组织地、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发展能力的活动,通过信息和经验的转化成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的终身过程。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以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等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学习,也是学生狭隘地理解为学习;二是以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生活能力、健体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实际操作能力的智力、动作和社会行动技能的能力学习,是人类融入社会、学会生存,人格生成的内容,三是以人格、人文精神的学习为主的情感态度的学习,如道德感、责任心、爱国主义及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

当前环境下,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存在各种误区。学习心理学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本质,从人的学习过程、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理机制、学习类型、认知理论、信息加工、记忆原理、学习策略、学习技巧、学习迁移等领域人手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学习理论和学说,对当前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心理误区的校正有一系列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学习心理误区

(一)读书无用心理。现阶段,受到社会舆论、互联网及学生自身认知的影响,“读书无用论”的体罚又开始抬头。一方面,是源于学生对枯燥学习的逃避,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失败,大学生善于用学习无用来安慰自己,认为当前社会注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有的大学生认为学习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对于今后的求职择业帮助不大,反倒是多一些社会实践,有可能会有更多帮助,当前大学中出现了重各类实践、轻学习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受到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影响,学费昂贵无法承担,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感觉高额的投入没有带来丰厚的产出,学生家长和学生认为读书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读书不再重要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个别学生还会出现退学、甚至考试退考的行为。

(二)侥幸学习心理。侥幸心理是指在学习中,一些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不重视,对于学习有一种盲目自信的放纵、投机取巧的心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去探寻学习方法,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学习投机取巧,流于形式,考试前临时抱佛教,搞考前突击,实习实训应付了事,不真正的动手参与。大学生这种侥幸心理一旦在学习上蒙混过关,学生在今后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碰到类似的事情不再做充足的准备,认为侥幸可以通过,而一旦遇到阻碍,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巨大的打击,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受到阻挠。

(三)学习功利心理。当代大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发生深刻转型的时代,环境对认知正在形成的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生在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时候,强调个人利益,只学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大学生存在几类学习功利心理的学生,一类学生在学习中,认为学习知识最重要,有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奖学金为最高准绳,只去忙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忽略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实践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一类学生忙于兼职,忽略了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培养;一类学生忙于学生工作,注重情感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入党、评优评奖等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四)学习盲目心理。学习上,学生盲目崇拜老师,缺乏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由于学生受到小学和中学的影响,片面地认为机械记忆、背诵为主的方法获得知识就是知识,大部分学生死记硬背、只记住表面意思、不求甚解,思维得不到发展。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浮于表面,忽视了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事物的复杂性和内在规律性了解不够。

另外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存在对证书类盲目崇拜,忽视专业课程和动手能力的训练的情况。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误区产生的原因

(一)学习内容不清。学生对学习的概念了解不清是学生心理误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学习还包含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态度。导致学生在学习方面出现失衡,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是能力学习方面缺乏,有些学生能力方面强,但是基础知识方面缺乏。以择业为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大学择业的首要选择,这些单位在招考时,考试的内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时事政治为基础,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恰恰是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知识用处不大,学习投入不够。今后学生从事的专业技术类工作,在大学阶段的实习实训中已经有所涉猎,但是因为学习没有基础知识的基础,大学生态度不端正,碰到问题不能举一反三,也是因为学习内容不清。

(二)学习动机不纯。学习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这两个动机是共同影响和存在的。外来动机是指学习活动是为了外部报酬、奖励或荣誉。内在动机是指学生本身的学习活动是对所学充满兴趣,要学会所学的内容本身。学习动机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态度是懒惰的还是独立的。有的学生认为我的学习只要不被老师批评,能向家长交代就可以了,这样的目标比较容易达成,不求成功,但求无过。当代大学生中甚至还出现了“六十分万岁,多一份浪费”的错误说法。

(三)学习过程和方式的问题,尤其是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注意力、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问题和学习方法突出。大学生从认知发展来看,感知觉、注意都达到甚至超过了成人,是能够自己提出学习目的,自己选择注意并进行时间支配学习的。但因为大学生知识、经验的不足,思考问题欠全面,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能力缺乏,对于复杂的学科和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内容没有高水平的批判性思维,不能将所学知识有效的整合,难以完全适应大学学习系统化的要求。导致在学习中经历失败后,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学习都受到打击。

(四)学习环境问题。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面对的学习环境不仅是学校、宿舍、实验楼、课本等支撑学习的物质条件,而且还包括教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任务的安排、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等非物质条件。学习环境良好,学生能够在学校中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利用学校提供的物质资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学习目标。反之,大学生因为周围环境的诱惑、学校教育管理不足等现实物质资源的匮乏,加上人际关系尤其是“从众心理”心理的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出现误区。

三、大学生学习心理误区调整对策研究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许多学生入学开始,就开始对大学的周边环境、学校的学习环境及教师教学方式、教学任务的安排等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时,正是大多數学生从繁忙的高中学习中刚刚解脱出来,倦怠、懒惰心理产生之时。如果适应不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有安全感的校园环境并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并能够针对学生特点,结合新形势要求,及时更新教育的内容、方式和形式,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增加教育的吸引力、有效性和实效性。使得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明确学习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不断练习,积累经验,使得人们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改变,并且这种变化保持的相对持久的一种过程。高校学生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要通过各种主题班会、多种多样的活动等不同途径增加学生对学习内涵的认知,使得学生了解到,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还是情感的学习,都是学习的一部分,也都是自身提高和成长的一部分,通过明确学习内涵,学生学习动机得到激发,有效地避免学习中知识、技能、情感学习认知偏差,能够合理分配精力,自身成长成才得到良好发展。

(三)加大兴趣化知识的研究和教育,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

兴趣在人的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激发人的潜能、开拓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推手。兴趣能够激励个体自觉主动的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利用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不断进行学习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提升和创新。

(四)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中适当增加体验式学习

20世纪80年代,组织心理学家库伯(David A.Kolb)认为:学习是一个通过体验的转换来创造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在生活中自身组织的学习和教师根据学习进行体验式学习情境设计教学程序都是体验式学习的一部分。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在相关情境中获得应用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但学习了知识也学习了技能,体验式学习对于单纯的知识学术的学习是有效的补充。

(五)加强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试和辅导

高校学生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了解学生丰富的学习心理,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展针对性工作。

(责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对策研究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