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全球化视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逻辑
2016-06-04徐保军
徐保军
摘 要: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从现代化看,就是从传统制度向现代制度的发展;从全球化看,就是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就现代化而言,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现代化的经济、民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制度安排;就全球化而言,全球化具有三大逻辑:资源的优化配置、优胜劣汰、优势互补。全球化的逻辑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民主体制、法治进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交织与重合,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外动因,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一把重要钥匙。
关键词:现代化;全球化;中国特色;制度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3-0014-08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逻辑,可以从现代化全球化的角度来探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交织与重合,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外动因,是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一把重要钥匙。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是世界上每个民族和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现代化与全球化两大潮流分别从时空两个维度,推动了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巨大变化。现代化使社会进化理论成为公理,全球化则从物理空间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交往和交流,不同的制度和文化之间进行正面的接触与碰撞。全球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现代化进程在世界范围的展开是全球化的反映。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从纵向看,就是从传统制度向现代制度的发展,从横向看,就是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
一、 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一)制度变革是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的前提
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如亨廷顿所言:“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1]这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没有国家制度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因为,没有国家制度现代化,一个国家就难以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经济发展,也不可能为实现现代民主政治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制度的每一次有效的变革,都在推动着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构建现代化的制度,是现代化的首要条件。
(二)两类不同的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制度
依据世界各国现代化起源的不同,学界把现代化道路归为两类:一类是内源型的现代化,这是由自身经历漫长的社会变革发展而成的,外来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另一类是外源型的现代化,这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变革的道路,其内部创新居于次要地位[2]。现代化先行国属于内源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属于外源的现代化。
现代化先行国的内源型现代化之路,其原动力来自于资本主义自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现代化的发展,经济生活由不断扩大的市场来调节,而政府只保证经济的自由运转,发挥“守夜人”的职能。正是在这种自发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先行国依靠自身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由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依次发展,形成了现代化的制度框架:私有制、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三)中国现代化及其制度安排
自从现代化先行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现代化便显示出它的强大和优势,以它强大的扩张力向全球推进。现代化迫使每个后发国家不可逆转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现代化不再是一个自然而然、可紧可慢的过程,它成了急迫的任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现代化不是个要不要的问题,它是非要不可、无可选择的。”[3]与西方国家内源型现代化特点比较,中国近代的现代化的变革不是像西方那样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要求上层建筑变革,而是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下为救亡图存而对外部世界的回应,受到外部因素的牵动。由此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的探索进程涉及三个方面: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现代化的整合力量建设,高效有力的根本制度、现代化的具体制度安排。
1.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
追求现代化成为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集团都在不懈地探索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首先是在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再转到政治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转向文化层面的“新文化运动”。最终在涌入中国的西方各种文化中,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对时代变化、人类社会演进趋势及中国社会的考察,通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确立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发展道路。
由于社会主义一开始就是为了超越资本主义,为我国提供了一种代替资本主义而又适合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对于刚刚面临工业化的国家来说,社会主义是迅速积累的一种手段。正如W.布鲁斯一语道破个中玄机:“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以外的一个阶段,而是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效仿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除去极例外的情况——在今天对它们来说是不可能的,它们要弥补落后,就迫切需要国家形式的积累和按照宏观经济标准进行计划性资源配置。”[4]在中国的现代化语境中,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5] 229
2.执政党担负着整合现代化诸多要素并为之提供制度保障的历史重任
中国在现代化探索进程中的整合力量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先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强大的市民社会和法律秩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整合社会的重要力量。其政党在社会整合中固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市民社会在社会整合中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中国:(1)由于一直存在着强政府弱社会的状况,社会自治能力较差,推动社会的发展基本上靠的是政权的力量。(2)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被强行拖入现代化进程中,在“落后挨打”和“亡国灭种”的严酷现实面前,中国不可能像先行国家那样自发进入现代化建设进程,而是在缺乏相应的社会条件的状况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启动追赶现代化之路。(3)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由于新旧社会势力的利益冲突,新旧观念的碰撞,现代化变迁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传统秩序的瓦解和严重的失范现象。如果没有重塑社会权威进行社会整合,任何现代化建设都将无从谈起。如著名现代化学者罗荣渠认为:“外源性现代化,特别是延误了的晚近现代化,在其启动阶段,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大于经济因素的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国家即中央政权在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6]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的近代中国呼唤适应中国国情的新的政治权威,这一历史责任是由中国共产党承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这个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的权威中心。中国社会政治主导的特质和中国外源型现代化的逻辑的确为中国共产党谋求领导地位提供了历史合理性[7]。
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强大的国家机器与政治资源动员能力,以刚性方式来排除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政治动荡与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这种强势国家资源作为“看得见的手”,来维持转型期秩序的稳定,实现了经济体制的顺利转型[8] 。这种强势政治权威,恰恰是西方那些预言“中国崩溃论”之所以至今无法应验的根本原因。这种强势政治权威可能不符合所谓现代西方民主模式的标准,但它却被历史证明为是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条件。
3.现代化健康发展的过程即制度安排逐步科学化的过程
由于不同于西方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制度有可能和必要探索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新的制度建构。正如现代化问题专家布莱克认为,现代化“落脚于不同的土地,就结出不同的果实”[9]。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建立了现代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独立的民族国家。独立的民族国家使中央政府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权威与效能,消除了许多严重不利于现代化的障碍,“澄清了中国的主权所在,显示出自己沟通中央和地方的能力”[10],中国现代化由此步入了自主性建设的阶段。但由于对历史限制条件认识不清和赋予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过高的期望,1956年到1978年,在经济制度方面,重视追求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体制上,形成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强化阶级斗争忽视民主法治,最终导致发生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们与现代化目标渐行渐远而不是加速进步。
面对重大考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对具体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合现代化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体制,成功地解决了现代化与制度建设的矛盾,把中国的现代化推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一,中国顺应经济发展体制演变的历史潮流,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制度体系。中国没有选择当今世界被奉为主流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是直接以利益为导向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的作用,为了在生存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人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最直接的制度根源。
第二,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从事一切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是按经济规律办事,这就塑造了经济关系上的独立人格,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展开,市场主体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被唤起,为民主政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和观念上的民主思想真正走上了中国社会舞台。中国没有推行当今世界被奉为主流的自由民主制度,而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1],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当代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提出中国政治结构最鲜明的制度特征。
第三,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为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1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为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给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最深刻的变化。
第四,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论证改革开放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日益巩固;第二,社会意识出现多元化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复苏,西方文化大量进入中国,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有所滋长。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审美功能、娱乐功能和其他功能等越来越凸现出来,这些功能是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得以广泛传播的。在这些变化的基础上,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13]由此,文化体制改革成为“五位一体”全方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五,市场经济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体制建立。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市场经济促进中国传统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市场化”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取向,市场经济原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从而给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进行社会体制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把“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这意味着我们开始自觉地把社会同经济、政治并置,把社会主体对公共产品配置的参与和协商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运行逻辑,重组社会生活,建设新的社会体制。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社会体制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框架的要素之一。
第六,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态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内在地要求建立生态体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会使人们自觉维护生态平衡,有意识地去改造、利用和保护自然,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以扭转生态环境整体上仍在恶化的趋势,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2004年,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应对我国的生态危机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高度,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
在不改变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合现代化需要的各种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由此,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了现代化与制度的矛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二、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
(一)全球化与中国发展的关系
当今世界,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迅猛之势席卷全球,把越来越多的国家自觉不自觉地纳入了“世界历史”,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都不仅取决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社会发展状况。如果说,现代化是自身历史的纵向比较,全球化则是在世界体系中横向比较。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现代化,是一个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进入中国的双向进程。这就意味着,我们对制度问题的考查,必须具有全球的视野,必须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性交互作用中考察社会发展的矛盾和机遇,选择和确定适合自身的制度模式。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希望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发展关系。但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在思想上越来越左,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应对不完全得当,以及国内的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与外界世界处于相对脱离状态,错失了科技革命提供的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同世界的差距被迅速拉大,延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这种脱离的原因是:中西一直处于严重的冷战对峙状态。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封锁和经济制裁;另一方面,中国对资本主义采取极端的排斥和敌视态度。这样一来,我们不知不觉地从被人封锁逐渐走向了自我封闭的死胡同。事实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5]78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新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发展日渐深入。不同性质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全球化纳入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社会主义各国由于其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不能适应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而停滞不前,陷入低谷。在全球化浪潮与社会主义发展低谷双重作用下,中国作出了历史性的战略抉择:改革开放。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和国际已经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改革就是对内开放,而对外开放本身又是改变我国的对外政策的结果。所以改革和开放不是相互分离、互不相干的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没有对内开放即国内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同时,对外开放又推动着对内改革。可以说,改革和开放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共同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逐步地融入全球化的过程。
(二)全球化的逻辑
全球化的逻辑说到底也就是市场经济的逻辑,即第一个逻辑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个逻辑是优胜劣汰,第三个逻辑是优势互补[14]。
1.第一个逻辑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与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世界的经济联系很少。有学者将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称之为“单干式的现代化道路”,基本上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是一个相对自我满足的实体,特别是在毛泽东时代当中国与世界更加隔绝时情况尤其如此。”[15]既禁止外商在华投资,基本没有外债,也少有产品打入除香港以外的海外市场[10]414。这样就割断了国内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抑制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对外贸易产业部门的发展,最后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16]。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经济全球化,我国从发达国家获得了自身所缺乏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交通、通讯等设施和手段为我国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21世纪,随着全球信息产业的推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仅居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除了对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之外,显而易见的是,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扮演了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世界为中国提供了市场,显然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17]。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世界经济是有利的,为各国提供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中国的发展利用了全球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逻辑。
2.第二个逻辑是优胜劣汰
参与全球化的国家都面临优胜劣汰的风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球化对于一个国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抓住发展机会,就是机遇,失去发展机会,就面临着淘汰的危险。
由于全球化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扩张的产物,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上保持领先地位,把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在全球推广,构建话语优势。试图通过经济全球化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以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正如美国的一些统治精英所设想的“美国利用高科技的有利地位,变全球化为美国化”[18]。社会主义国家起点比较低,经济水平和科技实力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是个极大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急剧转型,西方国家在两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短短几十年内集中暴露,客观上使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能够找到更多载体和着力点,他们不遗余力地诋毁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试图消除这个妨碍其称霸世界、统治世界的最大障碍[19]。正如邓小平多次指出:“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5]311面对这种情况,在政治上,邓小平明确反对在中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中国如果照搬你们(美国——引者)的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5]244在经济上,坚决反对私有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只有公有制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与国际跨国公司比拼。“作为后发国家,依靠私营企业很难与欧美日跨国公司比拼。”[20]在融入全球化潮流的同时,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因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存在于一个国家的内部。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否则,很难想象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景,也很难设想中国在1989年后的命运。
3.第三个逻辑是优势互补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在过去一百多年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制度层面,总体上说谁也没有能战胜谁,谁也没有能消灭谁[21]。不仅如此,全球化还使两种制度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导致在国家关系中国家利益第一,社会制度差别第二,进而改变了以往的那种彼此以意识形态划线、你死我活尖锐斗争的状况,为了各自的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合作,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程度。一方面,两种制度国家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问题,其影响都是全球性的,谁也不可能置之度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发展,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广阔的市场。“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这是一个战略问题。”[5]3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优秀成果,获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社会主义国家也深受其影响。因此,全球化促使两种制度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中国学习了西方的长处——市场经济。反之,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社会主义的很多做法,如资本主义国家主动通过宏观调控,保护弱势者的生存权、发展权等权利,让被雇佣者分享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进而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稳定的社会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逐步完善
根据上面的论述可知,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发展完善的机遇,具体而言:
1.全球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健全
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离它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之所以如此,首先应该说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中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马克思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5]258。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资本主义的前提下搞了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也有了几十年,从而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本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如彼德·巴恩斯所说:“这意味着,中国可能有机会为其经济发展另辟蹊径,从而在享有市场经济的要义精髓的同时,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病。”[22]因此,全球化可以为建立、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借鉴。
2.全球化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
全球化不仅增强了经济、贸易和金融往来,也增强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与交往,带来各国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因此,从这方面说,全球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机遇。
虽然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是,不可否认,二者存在着某种联系。这是因为:“民主”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历史进步,其中包含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虽然我们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长期革命过程中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但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由于长期的封建传统使我国社会养成了深厚的权威主义价值倾向,这种权威主义价值倾向的影响根深蒂固,缺乏一般性的平等、尊重、平权的概念。所以,我们应该借鉴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的某些做法,“从清除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废墟开始,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23]。虽然按阶级实质来说,资本主义民主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但在实行“民主”的形式上,积累了数百年丰富成熟的经验。因此,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中,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批判地吸收和接纳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建设的有益经验,利用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政治中的某些普遍形式和原则,如民主选举、司法制度、权力制衡、保障人权等,赋予它们以社会主义的内涵,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3.全球化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法治进程
从法治的历史进程来看,一般说来,资产阶级的“法治”,是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人治”而言的。资产阶级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这个法律原则来调节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就此而言,资产阶级的“法治”比封建社会的“人治”无疑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由于我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权大于法”的“人治”传统还相当顽固,所以还有必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补好“法治”建设这一课。同时,这也是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人权和法治等领域内开展国际对话和交流的需要。在国际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游戏规则”和国际惯例办事。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在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上与国际“接轨”。这样一来,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中国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小 结
1978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首先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它实际上就是中国开始平稳地、全面地走上现代化道路。从历史发展的横向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35.
[2]张弥.后发优势与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3).
[3]钱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4]〔波〕W.布鲁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与政治体制[M].郑秉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2-13.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97.
[7]陈明明.中国政治制度的价值结构:冲突与调适[J].社会科学研究,2008(2).
[8]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115-116.
[9]〔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0.
[10]〔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94.
[11]江泽民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3.
[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
[1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72.
[14]石齐平.“全球化”让世界强国更强弱国更弱[EB/OL].[2013-07-03].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jd/sh/detail_2013_07/03/27078584_0.shtml.
[15]〔澳〕加里·西格利.中国的政治体制:政府、治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刘玉安,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7(10).
[16]李建民,邓如辛.世界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起点[J].生产力研究,1999(5).
[17]刘瑜.中国能否塑造世界的未来[N].中国青年报,2014-01-21.
[18]杨雪冬.美国学者罗西瑙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作用及其后果[J].国外理论动态,1998(3).
[19]齐世泽.论中国模式[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17.
[20]胡鞍钢.山河频入梦[N].光明日报,2013-04-18.
[21]黄宗良,孔寒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理论、历史和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69.
[22]〔美〕彼得·巴恩斯.资本主义3.0[M] .吴士宏,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07:8.
[23]胡绳.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1.
Abstract: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viewpoint of modernization, such relationship is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system to the modern one, and from the viewpoint of globalization, i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n terms of modernizati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has determined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nature and direction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of China, the core leadership that CCP has gained,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areas like economy, democracy, the rule of law, culture, society, ecology, etc. In terms of globalization, it has three logical these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nd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The logic of globalization has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ystem,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in China. The intertwining and coincidence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 which has created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n important key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modernization; globalizatio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ystem
责任编辑:翟 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