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汉翻译中的词义表达方式
2016-06-03张可心
内容摘要:词义表达是翻译的基础部分,就是对原文中词语进行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根据词语本身含义以及文章内涵准确表达词义,是所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词义表达时要将原文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及上下文作为重要参考,而不能将思维局限在词语本身,否则就很有可能会词不达意。本文对英译汉中的词义表达进行概述,并分析了英汉翻译中的词义表达方式。
关键词:汉英翻译 词义表达 方法
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语言重新表达的过程,对译者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对原文语言了解透彻,明确作者每个语句、每个词语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在整篇文章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二是深入了解目标语言使用者的语用习惯,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翻译,做到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保持一致,这样才算达到翻译的目标。词义表达是翻译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属于翻译中的基础部分,只有将原文词义准确表达出来,整个翻译才能不偏离主题。
一.英译汉中的词义表达概述
1.选择释义分析
翻译是一个复制过程,要求原文和译文为接近自然的等值体,这种“等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意义上,二是风格上,就是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用目标语言再现出来,属于一种语言实践活动。而英语和汉语这两门语言非常丰富,一个词语中可能包含多种意思,使用范围也不一样,如果不加注意,很有可能会出现对原文理解不到位或者是表达不得当的现象,影响翻译效果。
例如,napkin这个词语,我们都知道它有“餐巾纸”的意思,只要看见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餐巾纸,而在英语中,它还可以表示“尿布、尿不湿”,如果翻译不当,就有可能会引起误会。因此,翻译过程中要对词义进行准确选择,针对英语中的一词多义提高翻译的灵活性。英汉翻译中存在两种词义对等,一是完全对等,二是不完全对等,如果译者不能灵活翻译不完全对等的词义,将词典作为唯一标准机械的寻找对应释义,翻译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要求译者明确该词语本身含义及其在文章里处于什么位置,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既不是随意猜想,也不是机械翻译单词,而是将文章整体作为基础,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释义。
2.措辞研究
英语和汉语在表达形式和表达习惯上都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措辞问题。翻译时我们时常会有这种感觉:按照词典释义将英语翻译成汉语以后,虽然也将原文意思表达清楚了,基本含义没有什么偏差,但是感觉用词不够妥帖,可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此时就需要译者在这个词语的基本意义上对措辞进行深入研究,在不影响原文含义的前提下合理变化措辞,提高表达效果。还有一种情况是意思表达基本准确,措辞也基本妥当,但是在整体结构以及含义上显得不够完整,此时译者就需要对词语的派生含义进行研究,对词义进行适当扩展,使原文结构和含义更加完整。总结来说,就是要对词义进行深度剖析,不仅要做到措辞妥帖,同时还要保证词义和结构完整,做到词义灵活变化,提高英汉翻译质量。
3.词义引申研究
忠实原文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将原文内容客观再现,同时要将原文风格以及情感表达形式再现,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还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思考翻译,做到文章的通顺流畅,做到既符合原意,又符合读者理解习惯。这就要求译者对原文含义、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理解,结合中文的语法和修辞对原文进行合理处理,实现原文内容和情感的再现,满足中文读者的阅读要求,这一过程中就需要用到词语引申。
引申是英汉翻译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变通手法,就是根据文章含义对某个关键词的释义进行延伸和扩展。由于英语词义较多,意义相对复杂,除了表面词义之外,还包括很多比喻义和其他特定含义,但是词典的注释中只能给出一个轮廓,很难将所有释义以及每个释义的适用范围都说清楚。如果按照字典逐字、逐词翻译,译文就会给人一种生硬晦涩之感,一是不能准确将原意表达出来,二是读起来也有些别扭。这就要求译者对语言环境进行剖析,综合考虑内容、含义以及表达习惯,通过引申方式将该词的内涵含义用一个新的词语表达出来,使之与汉语的表达习惯相符合,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而词义引申在英汉翻译中是非常常见的,根据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表达词语,提高翻译的灵活性。
二.英汉翻译中的词义表达方式研究
1.词义的理解
词义理解是英汉翻译的基础,如果译者不能全面掌握词义,翻译就有可能出现基本含义上的错误,就更不用说措辞和引申了。理解词义除了依靠日常积累之外,还要对语法进行分析。例如,名词是否可数除了决定其单复数形式之外,还与一些抽象词义有关,这就会对英汉翻译产生直接影响,比如一些名词变为复数之后会产生新的含义。effect的普通词义为“效果”,而“effects”则表示“财务、动产”;damage一般词义为“损害”,而damages则表示“损害赔偿金”。根据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译者不能全面掌握词义,翻译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出现词义错误。
英语中,一些固定短语表示表示特定的被动含义,如果不对语境进行分析,翻译时就会出现错误。例如:She got the bird when she gave a speech,even though she had done enough preparation.单单说“got the bird”这个单词,词义为“抓到、得到那只鸟”,但是对整个句子进行分析,看出句子中有一个转折:“尽管他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在演讲的时候还是······”,判断出这个短语应该是被动式,实际这个短语可以被译为“被喝倒彩,被嘘”,相当于be hissed的意思。翻译过程中,如果感觉正常释义与语句本身含义不符,就应该考虑到特殊释义,要求译者在平时学习中不断积累。
再比如,一些常用连接词有时候会有转折含义,如果不能根据语法以及语境合理选择释义,对原文理解就会存在偏差,出现表达困难。and是常用连词,表示“和、也”,但是这个词也有转折释义,要求译者根据语句内容进行仔细揣摩,防止翻译出现不通顺的情况。例句:She missed the bus and had to take a taxi.这句话中,如果将and当做连词“和、也翻译”,整句话就变成了“她错过了公交车,也打了出租车”,显然这是不和逻辑的,and在此句中是转折含义,可以译为“所以、因此”,这句话应该被翻译为“她错过了公交车,因此打了一辆出租车”,这样原文语句的意思和形式就被再现出来,非常顺畅。
2.根据语句坐落点确定词义
一词多意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特征,具体使用哪种含义与词语的坐落点有关,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对这一点进行分析,词语使用位置发生变化以后,含义也会随之变化,这里所说的位置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包括词语使用条件、背景以及上下文等。这里以单词follow为例:Amy followed her sister,General Manager Doris got a speech.在艾米发言之前,她的姐姐、公司总经理先发了言;Do you follow my idea?你明白我的观点了吗?She followed the law.她当了老师。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词语使用背景、条件等对词义产生很大影响,翻译过程中不能将等用词直接拿过来,而是要回想改词语的所有释义,然后对词语的“落脚点”进行分析,判断其具体位置,然后再用对应的汉语将词义准备表达出来。
另外,英文中有很多典故和俗语,如果译者对这些不了解,将一些词汇或者短语生硬的译过来,就会误解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读者也会觉得一头雾水。例如,Tom eats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如果按照表面词义理解,这句话就会被译为“汤姆从来不吃鱼,而且玩游戏”,这就完全误解了原文的意思,读者当然也看不明白,实际上句中的两个短语来源于英文中的典故和习语,这句话应该被译为“汤姆既忠诚又正直”。总而言之,在考虑词汇本身含义以及具体落脚点时,还要将俗语和习语特殊对待,直接翻译过来,否则就会曲解原文含义。
3.措辞与引申意义的应用
前面已经分析过措辞和引申意义的应用,强调将词义和语境综合起来考虑,并结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和理解文字的方式将语句含义准确、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例句:With the help of our infinite imagination and the technologies it has produced,now we live better.翻译这个句子时,在“produced”这个词的措辞上存在一些难度,这个词的本身释义有以下几个:一是生产、出产;二是制作、创作;三是产生、引起;四是制造商品(大量);五是展现、拿出。在这个句子中,前面三个含义都比较适合,虽然用这几个释义可以将原文意思表达出来,但是会给人一种措施不是很妥帖的感觉,“制作、创造”与“技术”这个词搭配起来不够通顺,因此最终将produced这个单词译为“创造出”,最终这句话就被翻译为“凭借着无限的想象以及靠着这些想象所创造出来的技术,我们现在生活的更好”。
英汉翻译中,词义表达是重点内容,要想完成翻译任务,首先要做到词义上的对等。对于英汉翻译来说,译者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掌握英文词义,二是用中文将原词词义准确表达出来,翻译过程中不能将词典作为唯一标准进行机械性的翻译,根据语法、原文风格以及语境等作为参考,提高英汉翻译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张红娟.浅谈语境与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定和表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5(10)12:83+97.
[2]郭小丽.英汉翻译如何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词义[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0,11(13)03:61-64.
[3]王竹.英汉表达方式差异及对中国学生翻译与写作的影响[J].中国翻译,1997,9(6)03:23-26.
[4]何小平.英汉翻译中的词义理解与选择技巧[J].新余高专学报,2009,12(14)06:72-74.
(作者介绍:张可心,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2012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