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爱修房子,一个给人住,一个给鸟住
2016-06-03陈波
陈波
他们彼此并不相识。一东一西,一老一少,他们都爱修房子。一个修在森林中让人住,一个修在城市中让鸟住。
东方 小林崇 带人上树回归自然
他没有正规的学习过建筑,但从1994年便与树屋结缘,至今在世界各地已建有120座树上城堡。他通过对当地的湿度、气温、日照,随着枝叶的走势来决定树屋的形状与结构。因此,每一座树屋都是独特的,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灵魂。
这些树屋都被修建在自然环境中,远远看去,像是支在树干中的一个巨型鸟巢。其间蕴孕着生命,身居其中,有子宫般的安静温暖。小林崇认为,我们的远祖为了躲避伤害,最初是生活在树上的。那时候的基因保留在我们的体内,所以登上树屋,人们便会有一种莫名的归属感,让人感动。树屋是一扇门,通过它,我们得以回归自然,它使们的倦怠的内心得以休息。
西方 Thomas Dambo带着鸟入驻城市
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扩大,大部份动物的栖息地被侵占,它们的身影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然而有部份鸟类找到了与人类共生的方式。但筑巢地点的选择也是它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丹麦艺术家Thomas Dambo,在过去的7年里,在世界各地城市中做了3500多个鸟房子。他说,鸟类是为数极少能与人类相处的物种。这些小小的房子既为小鸟提供了一个庇护所,也是为了提醒大家,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给小鸟们保留一些棲息空间是很重要的。
他选用的材料都是利用废弃的木料重新钉制、上色。有些系列是利用回收的滑板做成。相比那些无家可归的猫狗,有机会被送到宠物收养所。但没有树木可棲息、没有巢穴,鸟类在城市中便没有可居之地。于是,他不仅自己修建鸟巢,同时,发起了一个“快乐鸟”的活动,带动大家一起制作鸟巢。
五彩缤纷鸟巢,出现在城市的各处,随着鸟儿进出叽喳,这个城市也会变得鲜活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