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论析

2016-06-03赵海青

采写编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赵海青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其结构呈现、内容呈现与价值呈现都十分明晰地批判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容,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秉持与弘扬,也是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逐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建设事业的过程。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中国故事

一、结构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三个方面的要求,具体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层面三重结构并非相互孤立,更非相互排斥,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这一结构的呈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和文明标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所指出的,中国古代历来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追求,中国人的道德修养 从来不是单纯的个体修养,而是集修养、理政、治国理念于一体,具有自下而上、从微至著的鲜明特色。中国人的国家情怀、集体情怀正是在这种家国统一的理念熏陶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种追求个人与国家的至善之境,成为贯穿中国人修身立德的主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在结构呈现与层进逻辑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路径有清晰的继承关系。在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与社会层面看似与个人修养有一定距离,实则形远实近,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引领,没有社会层面的渲染,个人层面的修养就无从谈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氛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念,毫无疑问地成了个人修身立德,塑造完美人格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要求,也只有回归国家与社会的框架中,才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寻得落地生根的深厚土壤。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固有文化对个人,乃至社会和国家提出的极高要求及所追寻的道德境界,道德不是局限于一人一事的细枝末节,更是家国天下情怀凝于人心的家国一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结构呈现,无疑借鉴和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修身立德的独特认知和全面要求。

二、内容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

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从远处源源而来,历经现代沧桑,又流向未知的将来。这一路,经过时间的冲刷和洗涤,既保留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资源,也混杂了不少以时代、阶级为底色的糟粕。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需要新条件下的改造与取舍,切忌简单照搬、盲目推崇,从而陷入泥古不化的复古主义陷阱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吸收,也必须坚持扬弃并行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清晰地体现了这一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者,如国家层面之“和谐”理念。中国文化“和”的思想,确是一种大智慧,囊括人之内心和谐、人与人之和谐、人与社会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国家与国家之和谐。和谐的文化特质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理念中,其价值尤其值得提倡。国际领域中的强权政治、文化霸权,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带来的功利主义,生活快节奏中的内心失衡等,其实都需要和谐文化的滋养与抚慰。更值得注意的是,与西方文化过分强调竞争的一元思维相比,中国的和谐文化更加强调交流、包容,承认在差异性、多样性基础上的和平共处,为世界文明的共存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欧美国家,多次强调中国文化的特质可以帮助世界走出“国强必霸”的认识误区,我们提出的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也始终贯穿了中国文化和谐文化的基因。因此,我们在国家层面提出“和谐”理念,不仅仅是要在国内营建一个全民共享的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内部的和谐;更多还是要在国际领域发出我们的声音,讲述中国自己的故事,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更好、更准确地诠释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这一点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价值,确实是中国不断前行最大的软实力。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合时宜的东西需要舍弃、推陈出新。如社会层面之“民主”理念。中国文化中向来有“民本”概念,近代以来许多学人多以之比附民主,殊不知这其实违背了基本逻辑尝试,与现代民主貌合神离。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自有其价值,这一点我们不必苛责古人。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代表的民本,在君权独盛的既成事实前,确有为民众登高一呼的理论价值。但民本思想并未在理论上真正否认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的合法性。换言之,民本思想不是要推倒君主,而是在承认帝王之势的前提下,建立一种较为宽松的君民关系,规谏帝王善待民众,防止民生凋敝带来的天下失序。所以,民本思想反对的只是暴君,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所有君主,对一些所谓开明君主还持欢迎、拥护的态度。总之,民本文化的实质,还是屈从帝王文化的附庸,民本思想不可能开出现代民主的硕果,与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更是南辕北辙。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利益完全一致基础上的,我们的民主不是阶级色彩的狭义的民主,更不是以“民本”为掩饰的帝王的家天下。

三、价值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未来中国的真正成长,不仅仅是经济建设、制度建设、人民幸福,还涉及到文化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实现。国内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寻找中国最广大民众的“最大公约数”,使其为每一位中国人信仰、秉持、践行,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精神信念。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宏伟蓝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与号召力,这既是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也是它的最终归宿。国际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展示中国的文明特质,塑造中国的崭新国际形象。这种特质和形象,既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也体现了中国当今的时代精神;既展示了中国对国际先进文化兼收并蓄的广阔胸怀,更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因此,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征程中,中国的长久发展需要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诠释,中国故事需要来自历史深层的呼喊,中国的前景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得前进的轨迹。未来之中国,必是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之中国,也是充盈中国精神之中国。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SD151082)及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传统文化视域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HB15MK00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基建处)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