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足欣赏成就精彩

2016-06-02张媛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教学情境

张媛

【摘 要】 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三大课型之一,是训练学生对视觉媒体的感受和审美评价能力的主要途径,其教育功能自不待言,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往往是图片展示,学生欣赏,老师介绍,最多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重视一下,主要以“填鸭式”为主,这种教学已经不适合新课程的要求了。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欣赏的手段及内容日趋多样化,鞭策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文化情境;教学情境;自主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观点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小学美术欣赏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改进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重视作品的文化情境,培养人文精神

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到处可见。在美术教学时可以将教材内容与校内外的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在上《现代建筑》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结合我们学校的建筑和校园外的建筑,让学生分析、评论校园建筑以及周边建筑的特点和布局,同时感悟建筑所带给我们的美。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美术对社会的独特贡献。而在欣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时,我们可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艺术特点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通过理解作品的文化情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开国大典》这幅优秀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作品的热爱之情。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视觉感受、意象感受、审美心理及心境共鸣。即先产生视觉上的快感,再进一步体验作品体现的情境和思想感情,从而感受到美,最后产生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审美的视象、意象感受的外在因素就是情境,要使学生产生审美感受,使之内化,就应该重视情境的创设。如在欣赏中国画时,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多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时代的中国画图片,让学生一进教室马上就置身其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在欣赏过程中,教师也可播放一些中国的古典音乐来启发联想,并借助古诗词描述出一幅幅清丽、淡雅的中国画,以此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中国古诗词、中国的古典音乐、中国画三者都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所以借助古典音乐、古诗词既可以渲染学习气氛,又能帮助学生通过情感联想理解中国画的墨分五色、色彩淡雅的艺术特色。

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培养自主欣赏能力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在课堂出示欣赏图片后便一讲到底,好多都是自己学到的知识再介绍,有的人云亦云,有的自主观念造很强,意识片面。课堂教学造成教师投入,自己欣赏的章节兴奋激扬但学生漠然以对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而通过教师的讲,学生充其量只是对作品表面化的理解而已。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运用网络资源,延伸拓展课堂。网络资源很好地给我们提供了欣赏的平台,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先知者,网络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模式,美术课也不例外,大量的图片在网上都找得到,他可以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也可以以课堂为点,网络为面,拓宽知识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更强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有趣的汉字》一课,利用课件的演示,直观欣赏、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大量有突出特征的象形字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象形字的主要特征,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领略象形字的妙趣,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的特征,创造出各种具有特色的象形字。所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当、具有实效性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深入探究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的审美观点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因此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这种带有“权威性”的评论,常常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因为它是以成人的眼光和专业化的要求来看作品,忽视了儿童的年龄特点,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违背了小学美术欣赏课注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原则。其实,对知识的探究不只是成人的专利,学生一样可以做到。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的发言:“我认为……”“这件作品应该……”“我是这样理解的……”,可见对于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并且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及探究欲,所以学生特别乐意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通过探究、讨论,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与同学分享,同时也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感受,完善了审美观点。

小学美术欣赏课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对学生素质全面地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欣赏也随着课堂的改革,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充分地认识到欣赏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其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也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我将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在小学美术教学领域开辟新的天地。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教学情境
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