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认知:激活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关键

2016-06-02王刚于瑶

今日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职业专业

王刚++于瑶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内在专业素养结构不断完善与演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激活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专业认知水平,促进教师从角色认知、任务认知、动机认知、质量认知以及前景认知五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反思与评价,进而形成专业发展需求。

实践中,可以从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积极反思,实施标准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人事管理,加速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等方面激励教师不断深化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认知水平。

一、教师专业发展应重视内外动因及其之间的转化

传统的理论观点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外部力量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比如教师在师范学校、职后培训机构等单位培养下实现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更重视外部培训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以及营造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随着组织行为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认知、情感和思维等职业行为的内隐变量受到更多的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凸显。20世纪90年代中期,《剑桥教育评论》(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出版了一期关于教师认知的专刊;美国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也首次为教师情感和教师认知研究举办了专场论坛。今天, 教师认知研究已经演变成一个为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课程研究等诸多领域研究者所关注的跨学科研究,并对教育实践尤其是教师教育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

教师专业认知可以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来理解。动态的教师专业认知是教师个人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所接受的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形成并深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静态的教师认知是教师个人经过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后所形成的一系列有关教师职业的观点、信念和准则等。

教师专业认知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它不仅体现为一种生物学建构,也同时体现为一种社会学建构。对于教师专业认知的理解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点:首先,教师专业认知是一种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及职业各阶段、各环节的一种系统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的指向“既包括他的学生、同事关系、学校的领导组织机构和学生家长,也包括教师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观念以及对教师工作具有现实影响的教育政策、改革措施等等方面”。其次,教师专业认知随着教师对于特定事物认知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是教师各种职业行为发生的基础。“任何人都无法割裂情感与认知与判断之间的联系”,“教师个体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最终取决于教师对于其自身和他人所持有的看法”。教师贯穿其职业生涯的自我认知是理解教师工作和活动的基础。最后,教师专业认知来源于教师个人与其所处的职业环境之间的有意义互动。教师的职业环境促进了教师情感的形成,反过来又受到教师情感的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持续不断的互动关系。

事实上,教师专业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与外因共同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与成效。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因主要源于宏观职业环境与微观职业环境。宏观职业环境主要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育政策及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微观职业环境则是教师工作的学校环境。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是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需求,是有效教师专业发展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有当专业发展成为教师自身职业需要的时候,才能真正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形成一种内在的成长动力,并产生持续发展的自觉性,实现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需求来源于需求认知,需求认知反映出个人当前境况和某些理想目标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带来改变当前境况的需求,进而促使人自觉的实施改变行为。同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来源于教师的专业认知。

内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被界定为一种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终身自我发展过程。这种过程的表现形式是在特定的宏观教育政策导向指引下,教师专业自我与特定的学校职业环境之间持续的、动态的相互作用。这一过程的结果不仅仅表现为教师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表现为教师对自身和其所从事职业的认知的成熟和深化,逐步建立起一种由专业自我、主观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所组成的个性化的素质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应同时注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力量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并重视内、外动因之间的关系和转化。

二、教师专业认知的五个维度

教师专业认知是教师担任教师角色所产生的职业经验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教师专业认知依托于教师所处的职业环境,得自于教师个体与职业环境的互动,能够体现出教师职业行为的特征以及职业环境中对教师个体影响最大的各类因素。具体来讲,教师的专业认知包括五个维度,分别是角色认知、任务认知、动机认知、质量认知以及前景认知。

(一)角色认知就是教师如何描述作为教师角色的自己,回答“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什么样子的?”这类问题

教师进行角色认知的依据是指导教师职业活动的普遍原则、政策法规、改革方案乃至社会对理想教师角色的期望。实践中,教师也常会根据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者将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最终形成角色认知。教师角色认知的结果能够使教师看到自己和“理想”教师之间的各方面差距。

(二)任务认知是教师对其本职工作所应承担的工作任务的认知,回答“作为教师我该做什么和必须如何做?”这类问题

任务认知是教师明确其工作内容的主要方式,也是了解完成工作的方法、工具、流程以及标准的主要方式。任务认知常常成为教师个人的活动决策和发展计划的依据,使教师意识到作为合格教师,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去做,还有哪些新的观点、技术、知识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动机认知是使教师选择成为、继续作为或者不再作为一名教师的内心原因,回答“我为什么从事、继续从事或者不要再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这类问题

教师个人工作动机的强弱差异较大,受到入职时间、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动机认知能够帮助教师坚定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念,进而形成稳定的专业发展意向。当然,也有的教师在进行动机认知后,对职业本身失望、甚至心灰意冷,以至于职业倦怠或者放弃教师职业。

(四)质量认知就是教师对自己工作效能的评价,回答“作为一名教师,我做得如何?”这类问题

质量认知的依据是工作效能,体现在“三效”上,即:效率、效果和效应。效率用单位时间教师完成的教育教学工作量来衡量,单位教育教学时间内教授的知识越多、推进工作进度越快,效率越高。效果用单位时间学生学习的质量来衡量,学生消化、掌握、巩固和提升的教学内容越多,内在发生的正向变化与提升越大,效果越好。例如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力与潜力的提高与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完善都是效果的重要体现。效应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状态的良好程度衡量,由师生活动所形成的场所蕴含的向上的正能量越多,效应越大。例如师生之间的配合度、师生之间互动的和谐度、学生自主学习的投入度和伙伴合作学习的完成度。质量认知能够帮助教师正确评价自身工作的实效,找到影响工作质量的知识、技术或心理的各类因素,进而形成完善知识、提高技术、提升心理等专业发展需求。

(五)前景认知是教师对自己从事这一职业的未来状态进行的预评价

是教师对继续从事教师职业所能达到的水准和所能获得的收益的预判。前景认知通常依据教师职业所能获得的“财富”“权力”和“声望”。具体体现为教师的经济收入,教师在工作中所获得的专业权力和主体地位,以及教师职业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如果教师在“财富”“权力”和“声望”三个方面都不能感受到激励的话,将会对职业失望,也将丧失专业发展的需求。

角色认知、任务认知、动机认知、质量认知是教师立足现在、回顾过往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职业经验;前景认知是教师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职业经验。教师的角色认知、任务认知、动机认知、质量认知以及前景认知均可以产生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实践中,这些认知往往以不同的方式分别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型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决定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不同取向和程度的强弱。而且,随着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教师会持续更正自我描述或自我评价中的某些方面,不断形成新的专业认知,采取持续的专业发展活动提升自己。

三、深化与提升教师专业认知水平的基本策略

当前,一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尚未形成系统、深刻的教师专业认知。因此,必须实施多元激励,不断深化与提升教师专业认知水平,使教师形成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注重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积极反思

要使教师意识到自己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教师专业发展应“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的主体精神,满足教师“自主发展、自我提高”的心理需要,引导教师自主确立自己的努力目标,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实施标准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

学校层面应进一步优化适于教师认知提升的微观职业环境。倡导以“自我指导式”为主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理论研究、调查、试验和反思为依托,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学习活动、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并选择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围绕教师教学实践、融入教师工作生活的学习活动。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核心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优秀教师及其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所处的职业环境和个人的专业自我认知的独特性,在制定统一评价标准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基层单位重视教师个人的职业经历,结合其所处的职业环境制定相应的计划、确定合理的目标、科学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标准细则。

(三)加速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

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及其社会价值,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改善教师的生活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忠诚度;宣传优秀教师典型,提高教师的社会声望和地位。

参考文献:

[1]丁钢.创建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广西教育,2004,(1):18.

[2]姜勇.论教师的个人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56-60.

[3]刘学惠,申继亮.教师认知研究回溯与思考:对教师教育之意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46-49.

[4]易凌峰.西方教师认知与决策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5):5-7.

[5]Kelchtermans. G & Vandenberge. R. A teacher is a Teacher is a……: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rom a Biographical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tlanta[C].1993

[6]Lasky, S. A Sociocultur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eacher Identity, Agency and Professional Vulnerability in a Context of Secondary School Reform.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J], 2005,21:899-916.

[7]Nias, J.Subjectively Speaking, English Primary Teachers Care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J],1989,13(4):391-402.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